工程加速 文旅火热 航线上新 西安今夏解锁关键词:“燃”!
来源:西安日报 2025-07-08 08:25
交通基础建设加快推进,以体育会友促民心相通,率先实现通航中亚五国八城……千年古都西安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呈现多元发展良好态势。这个夏天,西安“燃”动全城。
交通项目再提速
近日,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
6月30日,央广网发布报道《西安南二环雁塔立交项目改造完成》,介绍西安东南片区交通转换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视频转发了最新的通行指南。
7月1日,西安东站站房主体混凝土结构顺利封顶。中国新闻网发文关注:“西安东站作为西北地区特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投用后,车站旅客年发送量预计将达到3650万人次,极大缓解西安铁路枢纽客流压力。”
7月1日,西延高铁顺利实现轨道贯通。“标志着西延高铁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已进入最后集中攻坚的关键阶段。”新华社撰文表示。
光明日报7月2日刊文介绍,西延高铁穿越黄土高原沟壑区,全线桥隧比高达91%,施工过程中涉及长大坡道铺轨地段16处,铺轨施工难度大、工期紧,作业精度要求高,交叉施工作业频繁。
7月2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播发消息表示,西延高铁是陕北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铁,线路全长299.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开通运营后,西安至延安的铁路运行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左右。
7月2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空铁联运项目左右双幅万吨大桥成功跨线转体。人民网报道《西安超万吨双幅桥成功跨线转体》聚焦此次“空中对接”。文章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拉近西安浐灞国际港与空港新城、航空基地及周边产业园区的距离,实现陆港与空港的高效联动,进一步增强西安在中欧班列运输网络中的枢纽地位。
以赛促旅引客来
多场国际体育盛事近日在西安举行。人民网6月30日文章《以赛事为笔 绘古都新景》讲述西安以体育为媒,以开放之姿成为全球瞩目的“城市会客厅”,不仅让世界人文之都的金名片愈加闪亮,更谱写出文体旅商深度融合的精彩篇章。
7月1日至2日,陕西省与美国怀俄明州青少年冰球友谊赛在西安举行,50余名小到幼儿园、大到大学的冰球运动员混搭组队,进行比赛、训练与文化交流。新华社刊文《中美青少年球手共叙冰上友谊》,报道这场架起文化桥梁的体育赛事,文章还记录了美国青少年对西安历史的了解和对美食的喜爱。
这个夏天,文旅盛宴足以吸睛:据中国新闻网6月30日报道,我省各级文旅部门、重点企业等,精心策划推出暑期文旅活动1216项2792场、夏季旅游精品线路111条,发放价值2000余万元的暑期惠民卡券,为全国游客打造精彩实惠的夏日之旅。与此同时,新华网《西安多家博物馆暑假延时开放》,国际在线《陕西考古博物馆MR虚拟可视化导览上线》等报道引发关注。
国际航线频上新
2025年暑运已经开启,人民网7月1日报道《陕西铁路暑运今日启动 预计发送旅客3183万人次》介绍,为满足旅客暑期出行需求,暑运期间,西安铁路局共计加开列车71对,加开多趟热门旅游方向列车,各车站将优化安检班制,科学设定旅客进出站流线。
7月1日新华网报道表示,南方航空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航线网络持续优化,通航点达23个,日均计划进出港航班量达106班。
7月3日,中国新闻网发布消息称:西安开通直飞奇姆肯特航线,标志着西安在全国率先实现通航中亚五国八城。文章说,截至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累计新开、恢复58条国际客运航线,其中西安往返中亚国家航线每周往来航班增至18班,为中国和中亚国家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搭建起了“空中丝绸之路”。
盛夏时节,乡村如画。第五批西安市乡村振兴十大案例7月1日正式发布。新华网、央广网详述了十大典型案例的经验做法,并撰文表示“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西安各级各部门在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成果,为基层干部群众提供了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生动样本。”
人民网6月30日报道《终南山下荷花开》,讲述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清水头村发展“荷花经济”,推动农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此外,西安驾照考试增设暑期“周末专场”、2025年西安马拉松赛7月5日开始报名等消息在中国新闻网、新华网、国际在线等媒体平台持续推送。
(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