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9万到13.2万吨!延安杏子川老油田“注”出新生机

来源:西部网 2025-07-31 18:35

烈日炙烤着黄土高原,在延安市安塞区的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杏子川采油厂郝742注采井组,一根根管道正将源源不断的水流注入大地深处。这不是普通的水管,而是延长石油杏子川采油厂的“油田生命线”。从年产油量3.9万吨提高到目前的13.2万吨,这里通过精细注水技术,使老油田实现了“逆生长”。

786ccc20757636af330ede9bbf5f2f87.png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杏子川采油厂郝742注采井组

为什么要给油田注水?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杏子川采油厂总地质师张金良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一个连通器。注水,就是把经过处理的地表水,包括我们生产采出的污水注入地下油层,保持油层压力,补充能量,然后将地底下油层里的油采出来。”

时间倒回到2015年,郝家坪油田已显疲态。自1993年开发以来,这里一直采取自然能量开发方式。随着开发效果逐年变差,区块年产量从1998年最高的28万吨下降至2015年的3.9万吨。

油田开发如同开采一个巨大的地下“能量包”。张金良介绍,油田投入开发后,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油层本身能量将不断地被消耗,致使油层压力不断下降,地下原油大量脱气,粘度增加,油井产量大大减少,甚至会停喷停产,造成地下残留大量死油采不出来。

转机始于一场技术攻坚——延长石油集团研发的控速增渗注水技术成为激活老油田的关键钥匙。为了弥补原油采出后所造成的地下亏空,保持或提高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并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对油田进行注水便成了关键的一环。而通过注水井向油层注水补充能量,保持地层压力,是目前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方面应用最广泛的一项技术措施。

2015年以来,杏子川采油厂郝家坪注水项目区先后转注111口、注水井补孔措施63口,压高井治理65口,分层注水31口,年产油量从3.9万吨提高到目前的13.2万吨,增加了9.3万吨,日产油由97吨/天提高到目前的410吨/天,增加了313吨/天,较成立前增长了3倍,单井产量从成立前的0.31吨增加到目前的1.32吨;自然递减率由6.8%下降到-3.3%。这意味着油田不仅停止衰老,反而开始“逆生长”。张金良告诉记者,今年,杏子川采油厂的原油计划目标是88.5万吨,按目前的运行情况,能达到90万吨以上。

“预计到2027年,通过精细注水实现稳产并适度增产,同时通过南区的整装注水开发实现产量提升,将增量和存量加起来,用3年时间,达到百万吨产量。”张金良说。

起点新闻记者 惠璇璇

审核 康乐群 左田昊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