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上布局 “新”处着眼 集群发力——渭南高质量发展一线见闻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4-23 07:53

4月18日,位于白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陕西白扬绿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扬绿能”)年产6GW高效光伏电池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目前,厂房钢结构主体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地坪施工、外立面设计和供水管道铺设等工作。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能填补渭南市在光伏电池制造领域的空白,还能带动整个产业链集聚发展。”白扬绿能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林江伟说。

白扬绿能年产6GW高效光伏电池项目是渭南市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的重要成果之一。渭南市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链上布局,“新”处着眼,集群发力,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市传统产业稳步转型升级,特色优势产业聚链成群,推动产业集群整体提质增效。

4月16日至18日,陕西日报社“高质量发展渭南行”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团走进合阳、白水、渭南经开区等地,感受秦东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链上布局 强化产业协同

轰隆的机械声中,废旧塑料瓶在传送带上快速“流动”,智能分拣机精准识别颜色。经过粉碎、清洗、甩干等20多道工序后,不同材质和颜色的塑料瓶被分类粉碎,并“流进”不同规格的产品出口。

位于白水县的陕西海仪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仪环保”)2号厂房占地2万余平方米。这座“魔术工厂”每天“吃掉”400吨废旧塑料瓶,“吐出”280吨高值再生原料。

这些再生PET材料可用于窗帘、服装、玩具填充物制作等,实现资源循环利用。“4.5个废弃可乐瓶原料,就能制作一件防晒衣。”海仪环保总经理徐剑峰告诉记者。

“白水县海仪循环经济产业园废旧塑料再生利用项目通过智能化生产设备对城市废旧塑料进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白水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蔡晓鹏说。

2021年,白水县相关负责人赴长沙招商时偶遇到兄弟企业“串门”的徐剑峰。双方一拍即合,决定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白水县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发展。

目前,白水县海仪循环经济产业园已试运行。徐剑峰说,二期项目拟新增再生纤维生产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项目全年税收贡献预计可达1.2亿元,将成为县域经济“绿色增长极”。

蔡晓鹏介绍,白水高新区借助入驻企业“朋友圈”,大力开展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已构建起装备制造、新能源、食品精深加工3条主导产业链,合作持续深化。海仪环保招引的生物质热源站项目顺利推进,由入驻企业中交天和牵线招引的上海风岭、渭南博纳等项目已如期落地。

“我们将强化产业链布局和产业协同,继续做细做实服务,为项目落地当好勤务员。”蔡晓鹏说。

“新”处着眼 聚焦创新驱动

4月18日,在陕西蒲城万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德科技”)实验室,公司总经理刘立强向记者展示一种会“变色”的材料。

“这是公司最新研发的热敏显色剂,在精细化工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刘立强说。

万德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医药中间体、光电新材料、热敏显色剂等精细化工新材料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万德科技聚焦科技创新,不断推陈出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精细化工的“分子魔法”打开全球市场。公司生产的替格瑞洛系列医药中间体、二苯酮、羟乙酰碘化物等产品远销日本、印度、德国等国家,年产值超过2.5亿元。

“我们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刘立强告诉记者,作为创新驱动型科技企业,公司每年拿出产值5%左右的资金用于科研。“去年投入700万元左右的研发资金,今年预计突破1000万元。”刘立强说,公司目前拥有11项发明专利,2021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瞪羚企业。

作为首批入驻渭南经开区的企业之一,万德科技见证了渭南经开区的跨越式发展。

“刚来的时候,周边只有我们一家新材料企业。如今,这里已形成精细化工、合成树脂、生物医药等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刘立强说。

渭南经开区布局食品、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临空经济4个产业聚集区,入驻企业达141家,2024年技术交易合同额达1.2亿元。

集群发力 赋能转型升级

在陕西蒲城海泰新材料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蒲城海泰”)中控室,工作人员通过数字化控制中心平台查看各项数据。

“这个平台让我们所有产品的生产过程、能源管理等一目了然,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数字化、可追溯。”蒲城海泰经理李超平说。

蒲城海泰是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专用有机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做好OLED材料主业的同时,不断开辟新赛道。“我们主要生产OLED光电显示材料和液晶显示材料,同时拓展医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等新领域,产品在全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李超平说。

近年来,凭借在显示材料领域关键环节积累的丰富经验,蒲城海泰与国际知名医药企业深度合作,生产的医药中间体产品被用于生产肺癌靶向药。

过硬的技术和产品质量,造就了持续的领先优势。

作为渭南经开区新材料产业聚集区的重点企业之一,2023年,蒲城海泰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这意味着企业在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方面的工作得到了认可。

这背后是企业抢抓发展机遇、推动转型升级的不懈探索。

渭南经开区紧盯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发挥龙头企业产业链、供应链资源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德昌环保、空气化工等入驻,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产业创新建设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平台建设,促进产业生态优化,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渭南市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刘印 渭南日报记者 彭一鹏 通讯员 雷苗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