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 带着“中国动画” 闯天下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2-13 10:49
2月10日晚,影迷在中影国际影城西影CINITY店自助购票机上查看《哪吒之魔童闹海》介绍。
记者 师念文/图
当地时间2月8日16时许,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一剧场举行首映礼。这是《哪吒2》在国外的首次放映。
截至2月8日18时39分,《哪吒2》票房(含预售)突破80亿元,成为全球影史第39部票房超过80亿元人民币的影片,打破80亿元人民币票房俱乐部好莱坞影片垄断。
视觉奇观的极致呈现
《哪吒2》今年春节档上映后,票房一路飙升,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根据票房数据平台给出的最新AI预测,该片票房有望冲击110亿元。
《哪吒2》制作耗时5年半,总参与人数超4000人,总镜头2427个,特效镜头达1948个。
“每个环节都希望能够做到极致。”制片人刘文章介绍,“我们整个制作是一个偏流线式生产的过程,意味着必须在前期的分镜完成之后才能去做后续的开发,所以谁也不愿意成为‘木桶的短板’。各环节之间达成了良性的竞争和合作关系,都想让自己的制作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从浩瀚的东海到巍峨的陈塘关,影片中每一个场景都经过精心设计,既具有宏大的史诗感,又不失细腻的质感。这种场景构建能力,标志着国产动画电影制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哪吒2》的特效体量巨大,设计制作涉及138个中国动画公司,不同的公司负责不同的环节,其中包括动画制作、特效合成等。所有团队在电影的幕后名单中都有展示。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不同制作团队相互托举,凝聚集体的力量!”
西安数字怪兽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0月参与到《哪吒2》项目中,影片中海底龙宫坍塌、哪吒回陈塘关时的岩浆、烟雾、火山灰等细节特效和飞天猪变风火轮特效等均由其制作。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视效导演,到《哪吒2》的视效总监,公司创始人石超群一直带领团队投身创作一线。在《哪吒2》中,他主要负责全片三维特效部分的动态设计指导、特效质量把控以及最终特效成片展示效果。
传统IP的现代演绎
2月9日晚,长安国际影城(钟楼店)《哪吒2》放映厅座无虚席。
观众齐亚茹说:“144分钟,我没有一秒钟走神。从开场的紧张对峙,到中段的温情互动,再到高潮的生死抉择,电影情节推进张弛有度,真的太精彩了!”
《哪吒2》在剧情设计上大胆创新,突破了传统神话故事的框架。影片将视角聚焦在哪吒与敖丙的友情发展上,展现了更具人性化的角色塑造。这种改编既保留了原故事的精华,又赋予了角色新的生命力。
在人物关系处理上,哪吒与父亲李靖的亲情线、与师父太乙真人的师徒线、与敖丙的友情线交织并行,构成了立体丰满的情感网络,大大提升了故事的戏剧张力。
《哪吒2》在视觉设计上充分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影片中的场景设计融合了水墨画、剪纸艺术等传统元素,创造出独具东方美学的视觉风格。特别是对龙宫、陈塘关等场景的呈现,既保留了传统神话的韵味,又赋予了现代审美的新意。
从乾坤圈、混天绫等法宝的设计,到五行元素的运用,影片的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既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又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这种对传统文化进行的创造性转化,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文化表达提供了新的思路。
多重情感的细腻刻画
哪吒的形象最早见于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哪吒闹海”一段广为流传。哪吒生而不凡,却因“魔童”身份遭受误解。哪吒代表着抗争,也象征着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觉醒和担当。
在《哪吒2》中,哪吒的叛逆个性鲜明。哪吒的形象不仅贴合当代年轻人对个体价值的追求,也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逆天改命”的精神。
在友情与亲情的刻画上,影片展现了东方文化特有的温情。哪吒与敖丙的友情超越了种族界限,体现了包容与理解的重要性;哪吒与父母的亲情线则展现了传统家庭观念的现代解读。这些情感表达既具有东方特色,又容易产生共鸣。
影片中,哪吒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是最为温暖的部分。在去玉虚宫前,母亲为哪吒准备了许多食物,还叮嘱他要冷静、学会照顾自己。这些细节看似平常,却蕴含着最深沉的爱。哪吒被施了穿心咒,浑身是刺,母亲却毫不畏惧,坚持要抱抱儿子,并说出那句让无数观众落泪的话:“娘只想再抱抱你。娘不能陪伴你长大了,今后的路,你要自己走。”
《哪吒2》无疑成为中国动画影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导演饺子说:“我觉得国漫崛起的趋势是一定存在的,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过程中,大家互相打气,彼此看得到对方做出的优秀作品,从而不断刺激自己,进一步去寻求突破。一个人是孤木难撑的,现在这么多人齐头并进,我们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永远都没有真正的新高度,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