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岭,感受祖脉风华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2025-01-23 10:02

在秦岭,一场关于旅游的实验正在持续展开,让人们走进秦岭领略其不同的风华。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姜辰蓉 编辑高雪梅

28c622b86518141c6eb85b92d64f08f6.jpeg
陕西秦岭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秦岭不止是一座山脉,它还是我国南北地质、地理、生态、环境、气候的天然分界带和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2024年9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了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陕西中华祖脉·大美秦岭生态旅游线路入选。这条线路串起了秦岭沿线知名生态景观,将这座人们耳熟能详却又蒙着神秘面纱的山脉推到公众眼前。

在秦岭,一场关于旅游的实验正在持续展开,让人们走进秦岭领略其不同的风华。

何以祖脉

中国山脉众多,各有千秋。但惟有秦岭能被称为祖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王学斌撰文指出,何为“祖脉”?简言之,它犹如万流之源,绵延不竭,祖先诞生于此,民族形成于此。

从地理位置来看,秦岭处于中国版图的正中央,是世界上公认的具有地理分界意义的山脉。与淮河一道,构成中国南方、北方分界线。以秦岭为界,形成了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最大支流渭河、长江最大支流汉江都发源于秦岭。秦岭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是其中的名片。

从人文历史来看,一座山脉,半部国史,巍巍秦岭不仅滋养了115万年前的蓝田人,还诞生了华胥立邦、伏羲结绳、女娲造人、神农教民、轩辕征伐、周公吐哺、老聃讲经等历史和传说,更见证了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兴衰更替,承载着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维系着中华民族共同起源的情感认同。

从文化象征来看,“中华”“华夏”的“华”源于秦岭的华山,“三千里大秦岭,五千年华夏史”。周礼秦制在这里立国,汉风唐韵在这里兴邦,经学、佛学、关学在这里纷呈,诗经、汉赋、唐诗在这里放彩,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在这里交融,关中、巴蜀、荆楚、中原、西域等文化在这里汇合,彰显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厚度、文明的高度、精神的温度。

从区域发展来看,秦岭雄踞我国版图中央,由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兰州—西宁城市群等五大城市群拱卫,是中华大地“一山两水核心生态圈”的枢纽。

生态为基

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让秦岭成为绝佳目的地,而多年来的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区域生态旅游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秦岭主体在陕西境内。从2018年开始,为巩固秦岭专项整治成效,陕西从严开展专项行动,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2019年12月1日,《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2020年7月1日,《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以这两部地方性法规为代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走向制度化和法治化。

目前,秦岭生态保护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分区管控体系初步构建,五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全面建立。陕西出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优化整合秦岭视频综合监管系统功能,形成“视频监控+有奖举报+明察暗访”监管体系。初步摸清生态环境保护“家底”,建成秦岭保护数据库。此外,持续推动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438 座小水电整治全面完成,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169个矿业权全部退出。

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质量呈逐年向好发展趋势,山更美、水更绿、天更蓝、物种更丰富。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优良等级区域持续扩大,面积占比达到99%;植被覆盖度一直维持较高水平,2024年植被覆盖度为82%以上。

串起“明珠”

2024年9月,陕西中华祖脉·大美秦岭生态旅游线路上榜全国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它以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为起点,呈U形依次串联了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木王国家森林公园、宁东旬阳坝自然体验基地、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河国家森林公园、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秦岭国家植物园和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共涉及8处自然保护地、1处国家植物园、1处自然体验基地和1个研究中心。

这一线路不仅具有由东部低山丘陵植被向西部高原植被过渡的自然景观,还有着众多的人文历史景观,集中展现了秦岭自然生态之美和其所孕育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牛背梁是秦岭东段的最高峰,海拔从1000米到2800米不等,因其山脊形似牛背而得名。这里不仅是重要水源涵养地,更是中国首个以保护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层峦叠嶂、云海翻滚,每年5月,高山杜鹃竞相盛放,蔚为盛景。

佛坪地处秦岭腹地中段南坡,静卧于秦岭的腹心,其森林覆盖率高达91.19%。佛坪县域面积一半以上分别被划为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秦岭大熊猫分布的核心区域,佛坪大熊猫自然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中国熊猫第一县”。西成高铁的开通,让佛坪与省会西安之间的行程时间缩短到四五十分钟,良好的自然环境吸引着各地游客,成为新晋的熊猫网红打卡地。

楼观台,别称“说经台”,坐落在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秦岭北。这里竹海幽深、林木茂密、溪流密布、峡谷险峻,是中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传说老子在此讲授过《道德经》。区域内共有30余座宫观,其中包括一通中国书法名碑和五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秦岭圭峰山下的西安市长安区东大街道祥峪村,曾经建有占地263亩的秦岭北麓违建别墅,如今已成为乔木、竹子、滨水植物竞相生长的秦岭和谐森林公园。初冬时节,秦岭西安段(终南山)层林尽染、风景如画,在秦岭和谐森林公园,不少游客流连忘返。“山间云雾缭绕,我不禁想起‘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唐诗,秦岭真是一部广博的大书。”西安市民张波说。

边走边看

12月6日,百余名旅客登上Y666/7/6次旅游专列,从西安站出发,开启一场为期3天的“环秦岭”悠闲之旅。这是中铁西安局集团2024年首次开行的“环秦岭”旅游专列,该专列途经安康、石泉、汉中、勉县、宝鸡、凤县等市县,带领旅客深度游览秦岭沿线的山水美景和人文风光。

本趟“环秦岭”旅游专列线路以秦岭山脉的壮丽景色为主线,涵盖了汉江三峡、石泉老街、留坝、狮子沟牧场、凤凰湖、灵官峡等景区。旅客可在安康汉江边乘坐游船,近距离游览“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江景;也可漫步在石泉老街极具历史特色的建筑中,感受明代小城的闲暇时光;亦可在汉中留坝的狮子沟牧场,欣赏如诗如画的牧场美景……

除了“边走边看”的行进式游览,秦岭沿线民宿也方兴未艾。屋外碧水蓝天、林荫茂密,屋内整洁明亮、设施齐全,绿色健康的特色美食,以及无处不在、充满负氧离子的空气成为秦岭民宿特色。秦岭民宿日渐成为城市居民亲近自然、康养身心的好去处,对于当地居民来说,秦岭民宿则是把风景变现的重要产业。

b3aed198e7ada8476aafaf5f501dc596.jpeg
2024年9月6日,客人在位于秦岭南麓的陕西汉阴县凤堰梯田一处民宿的阳台上聊天休闲(邵瑞/摄)

在地处秦岭腹地的留坝县,民宿已成为一张金字招牌。这里的“星空住宿”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晴朗的夏日,在水面上搭建的玻璃星空房内,按一下遥控,房顶的帘子被打开,星空尽收眼底,房内还配有望远镜供客人仔细观察。走出房间,有朱鹮在附近安家。晚上观星,白天赏鸟,满足了游客对秦岭田园风光的想象。

提起秦岭,作家贾平凹写道:“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在写秦岭。写它历史的光荣和苦难,写它现实的振兴和忧患,写它山水草木和飞禽走兽的形胜,写它儒释道加红色革命的精神。”

2023年9月,西安市成立了“挖掘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和人文价值工作专班”。仅在秦岭西安段,就梳理出秦岭北麓西安段历史文化资源2329处、不可移动文物2483处、非遗代表性项目83处。这些文物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共生共融、密不可分,“诗与远方”持续良性互动,为游客带来双重愉悦。

“保护秦岭,我们要牢记‘国之大者’,当好秦岭卫士,守好秦岭生态保护底线、红线,还秦岭宁静、和谐、美丽。”西安市鄠邑区委书记李化说,“同时,也要让人们能看到和感受到秦岭生态之美、人文历史之美。”

“风过秦岭听风曲,云漫终南看云舒”,在西安市鄠邑区,每一座秦岭山脚下的民宿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诗句。听风,看山,涂鸦,喝咖啡,听爵士乐,学皮影戏,看田野放映,淘手工造物……在这里,艺术和诗意重新定义乡土空间,田野化为展演现场,传统乡村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的美学无缝衔接,给人们带来全新体验。

“有了文化艺术赋能,城乡正在互为生活场景,农村也变得五彩斑斓。”李化说。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岭余脉骊山曾见证烽火戏诸侯、秦灭六国、西安事变等历史大事,文化遗址极为丰富。近年来,根据史实创作的演出《长恨歌》《复活的军团》《12·12》等火爆出圈,“原址上演历史”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风云变幻、爱恨情仇纠葛。

随着秦岭保护进入新阶段,区域人文山水、史前文明、古村镇、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系列文旅产品和路线正在不断形成。随着数字技术赋能和探索持续深入,秦岭游不再是单一模式,而是在守底线的前提下有了无限可能。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