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在三秦】面向重大原始创新 破解核心技术难题

来源:陕西日报 2024-07-22 08:37

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实现重大原始创新、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创新合作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45个,按照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遴选工作安排,已完成10个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申报工作。目前,已获批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34个,推荐申请重组新建3个。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对获批新建和重组成功的在陕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别给予1000万元、500万元奖补。今年,对已重组和新建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补助4900万元。

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惠久等前辈建立的,1995年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材料力学行为表征与评价、表层材料性能及表征、高性能材料及其应用、严酷工况下材料服役性能4个研究方向开展特色研究。

近年来,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承担了以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防军工重大重点项目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要科技任务,形成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军等一批知名学者为学术带头人的创新团队,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实验室成立以来,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突破了多项制约我国相关领域发展的材料技术瓶颈,多项技术成果应用于国防、航天以及核电、油气管道等国家重大工程与装备的研制和生产领域,为科技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说。

西安交大拥有全省高校中数量最多的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能源、制造、材料、信息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实验室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等。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名单上,西安交大以2项金奖居全国专利权人获奖数量首位,其参与研发的重大成果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

“我们今年暑期的重点工作是汉江流域的典型支流水体调查。”7月12日,在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潘保柱和他的水生态过程与模拟研究团队正在准备外出调查的设备。

“我们通过野外调查自然水体,比如江河、湖泊中的各类水生生物,来评价水体健康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生态修复方案。”潘保柱说。

多年来,潘保柱教授团队在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开展了系统的水生态调查,为陕西境内100多条河流、30余个湖(库)进行“体检”。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以来,围绕大西线调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与海绵城市建设等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承担科研项目140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3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260余项专利获国家授权,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人类活动的干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我们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我们围绕解决旱区水资源短缺和环境脆弱问题研究的成果,应用在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我们将继续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旱区,紧密围绕西北旱区生态水利与工程等问题开展研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罗兴锜说。

近5年来,我省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任务,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在推动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3年度,在陕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在我省获得国家科技奖的18项通用项目中,在陕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作为主要完成人的有10项;

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2595项,获得研究经费约15.3亿元,其中国家级课题2087项,获得研究经费约12.9亿元;

拥有国家级人才(团队)285个,其中两院院士43人。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链,在陕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年完成成果转化100余项。其中,空天地一体化综合业务网全国重点实验室与陕西丝路天图卫星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价值1000余万元的6项发明专利的转让协议;氟氮化工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7项成果共计转化2297万元;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成果转化57项,合同额9720万元。

空天地一体化综合业务网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6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围绕网络强国和国家安全,突破了新型网络通信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难题,解决全域信息论和密码基础理论、空天一体化大容量高安全组网、高保真智能信息传输与服务等重大科技问题。

“根据国家级科研平台的使命定位、建设要求、运行保障及发展需要,学校按照‘一室一策’的工作思路,强化任务、队伍、平台、资源一体化配置,保障实验室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西电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田聪说。

近年来,一系列重大成果相继在西电产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牵头的“高密度柔性天线机电耦合技术与综合设计平台及应用”项目获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教授马晓华牵头的“高能效超宽带氮化镓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及在5G通信产业化应用”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数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

为推动在陕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和质量“双提升”,从今年开始,省科技厅在省级科技计划中设立实验室重点项目,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成果转化,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目前,我省正在积极推动高校院所、科技领军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融入国家实验室“核心+基地+网络”体系。同时,加强优势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后备力量培育,在已遴选出20个拟培育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积极对接科技部和国家实验室,在陕布局建设更多国家实验室基地和网络节点,发挥实验室有组织科研作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记者 吕扬)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