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周西安阴雨 预计主要降水时段在14日10时至17时
来源:华商报 2024-07-14 07:49
新一轮降水即将抵达。
7月13日陕北晴间多云,关中、陕南阴,关中西部及南部部分地方有小雨。西安城区最低气温26.5℃,最高气温32.5℃。
根据预报,受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和低层切变共同影响,预计未来三天我省大部地区有降水天气,陕南部分地方有大到暴雨。其中14日汉中南部局地、安康南部局地有暴雨;15日榆林局地、汉中西部有暴雨,汉中西部局地大暴雨。
具体预报为:7月14日陕北多云间阴,关中、陕南阴。陕北局地有小雨或阵雨,关中西部及南部、陕南大部有小到中雨,秦岭山区局地、宝鸡局地、汉中部分、安康南部部分地方有大雨,汉中南部局地、安康南部局地有暴雨,单点可能有大暴雨。陕北大部有4-5级偏南风,关中北部及东部有4级左右偏东风,阵风可达7级以上。7月15日陕北阴天转多云,关中、陕南阴。陕北大部有中雨,关中、陕南有小到中雨,其中榆林部分、延安局地、关中西部部分、汉中大部有大雨,榆林局地、汉中西部有暴雨,汉中西部局地大暴雨。陕北大部有4-5级偏南风,关中北部有4级左右偏东风,阵风可达6级以上。7月16日陕北多云,关中、陕南阴转多云。陕北大部、陕南大部地区有小到中雨,关中大部有中雨,延安南部局地、关中北部及西部局地、秦岭山区局地、汉中北部局地、商洛东部局地有大雨。
西安市气象台7月13日16时发布天气预报:受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和低层切变影响,预计未来一周西安市阴雨相间。与前期预报相比,13日晚到14日的降雨量级有所调小,降雨开始时间有所推迟,预计主要降水时段在14日10时至17时,城区及偏东、偏北区县阴有小雨,偏西区县小到中雨,周至西部及偏南地区局地大雨。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 通讯员 朱文静
陕西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陕西省水利厅与陕西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预计7月13日20时至7月14日20时,南郑区、略阳县、镇巴县、紫阳县等县(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大(橙色预警),西乡县、宁强县等县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黄色预警),城固县、勉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商南县等县有可能发生山洪灾害(蓝色预警),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山洪隐患巡查排查,做好山洪灾害站点监测,及时发布区域风险预警信息,提请地方政府依法提前组织人员安全转移避险。
西安三日天气
今天 阴有小到中雨 24℃~32℃
明天 阴有小到中雨 23℃~32℃
后天 阴有小到中雨 24℃~28℃
明日入伏
今年“三伏”又是40天
已连续10年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7月15日正式入伏,今年的“三伏”又是40天。从2015年至2024年,已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
所谓“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大约在每年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正好处于小暑与处暑节气之间,天气最为炎热。待到暑退出伏,早晚才渐有凉意。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三伏”的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历法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组成,一共10个;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一共12个。
天干和地支按顺序搭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可以不重复地记录60个,俗称“六十甲子”。当一轮结束后,再从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记录,如此循环不绝。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带有“庚”字的日子,称为“庚日”。
我国传统历法规定,从夏至日开始数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初伏。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则不固定,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
为何中伏会有长有短?杨婧解释说,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以今年为例,6月21日夏至,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是6月25日(庚申日),第二个庚日是7月5日(庚午日),第三个庚日是7月15日(庚辰日),第四个庚日是7月25日(庚寅日),第五个庚日是8月4日(庚子日),8月7日立秋,所以今年在夏至与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中伏就为20天。而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8月14日(庚戌日)才进入末伏。
本世纪至今以来,仅有2004、2006、2008、2010、2012和2014这6个年份的“三伏”是30天,其他18个年份的“三伏”都是40天。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