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沙海化为绿洲 陕西榆林荒漠“生金”绿意浓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30 11:00


位于陕西最北部的榆林市,占陕西全省面积的四分之一。由于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这里曾经黄沙满天飞。如今 ,榆林依托“北治沙 南治土”,使陕西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沙的省份,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飞跃。一起跟随记者到陕西榆林去看看那里“以绿治黄”的变迁。

北治沙 南治土

荒漠“生金”绿意浓

走在樟子松树林,厚厚的松针落叶里长出了肥美的赤松茸菌,这种蘑菇喜欢生长在潮湿温润的地方。这里是位于陕西神木市的毛乌素沙地,在缺水少雨的陕北地区培育食用菌,这是陕西省科学院毛乌素生态试验站治理沙地的最新试验成果之一。

陕西省科学院毛乌素生态试验站负责人 张应龙:我们唯一缺的就是水分,选择这种20年龄的大一点的樟子松林地,一个是给赤松茸遮阴,第二就是水分保存得很好。

传统的治沙理念是把沙子当做环境的破坏者来防堵,而张应龙却把沙子当做可用之才化敌为友。在他看来山水林田湖草沙,可以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生态链,只要学会护沙、用沙,就可以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科学治沙的新路径。

陕西省科学院毛乌素生态试验站负责人 张应龙:我们提出治沙的三步理念,第一就是控制沙子的流动,管住风,保住水,让它不要流动,更多的植被恢复起来。第二就是保护它,利用它。包括枯枝落叶下来,分解以后变成养分。第三,人工生态林系统完善了以后,我们要寻找一个生态良好,产业发展,循环利用,把这个模式建立起来。

20年来,土壤、水文类专家学者们来到这里,建成各类生态实验站、监测体系,推出生态经济林模式、林下养殖模式、林下食用菌天然生产模式,让42.8万亩沙海化为绿洲。通过系统化思维治沙,养肥土壤,建立良好的微生物和动植物和谐共生环境。让治沙绿化,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科学院毛乌素生态试验站负责人 张应龙:现在看到这5万多亩林地,更多的是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把土壤、空气、树木、花草、动物、植物、昆虫、微生物,给它们建造一个合理的生存环境。

2017年,毛乌素生态试验站开启了“微生物改良土壤”的研究,有效改良了土壤结构、减少虫害,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实现了有机废弃物转化利用,成功将治理区林草覆盖度从3%提高至65%。神奇的微生物改良土壤,是榆林由绿色向深绿转变的法宝,也是从过去单纯追求绿色面积向追求林地质量、生态系统转变的必经之路。

陕西榆林林草局局长 吕瑞卿:截至目前,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达93.24%,860万亩流动沙地基本得到了固定或半固定治理。陕西省成为全国第一个率先“拴牢”流沙的省份,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飞跃。

“北治沙,南治土”。与北部风沙草滩区不同,榆林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这里濒临黄河,过去水土流失严重,农田种植极为困难。而现在当地广为流传“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的说法,说的就是当地展开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坡底沟底修建“淤地坝”,拦截水土流失的成效。

目前,榆林生态区已实现“由黄变绿”,陕西省的绿色版图向北延伸400公里,植被覆盖率达36%,黄河流域的年均入黄泥沙量从2000年之前的5.13亿吨降至2.12亿吨,构建起集生态、水资源、农业及绿色产业发展于一体的全域生态保护治理新格局。

毗邻毛乌素沙地的

“西北蔬菜第一村”

从黄沙遍地到国家森林城市,记者在陕西榆林调研采访中看到,近年来,这个缺水少雨的陕北高地,不仅生态版图越来越绿,当地的产业经济更是“在全员节水”的共识中迎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这里是紧邻毛乌素沙地的榆林东坑镇伊当湾村,眼下满载辣椒、芹菜的货车,正在运往国内多个省份,有的甚至出口到日本、迪拜。

每年夏季都是繁忙的蔬菜收购季,顶峰时期收购蔬菜的货车就有两三百辆。然而如今蔬菜购销两旺的繁荣景象却曾经险些消失。

东坑镇伊当湾村和毛乌素沙地接壤,曾经是沙化最严重的地方之一。经过多年的沙地治理,改善生态,荒漠变绿洲。从2007年开始,村里从种植旱地玉米改为规模化种植蔬菜,被当地誉为“西北蔬菜第一村”。

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党委书记 刘伯:2007年、2008年的时候,我们镇全面推广种植大棚蔬菜。一段时期后,群众感觉这个效益好,年人均纯收入全部上万元。

从只能种植旱地玉米、亩产收益千元,到改种蔬菜后亩产收益过万元,村民们尝到了种菜的甜头,紧跟市场风向标,什么菜价钱高,就种什么。不加节制高歌猛进,换来的是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甚至连农业灌溉的水井水源也全都干涸枯竭,土地再次出现沙化。

一边是无水可用,一边是群众意见很大,痛定思痛,从2019年开始,东坑镇禁止超采地下水,每亩田限定用水量。2021年严格实施“以电限水、以水定产、全域节水优先”的政策,提高全员节水意识,因地制宜选择节水蔬菜品种,想方设法“开源节流”。联动蔬菜大棚,既节约土地资源,又能巧妙地利用来自天上的雨水和雪水。

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伊当湾村种植户 闫志奇:我们这个棚一年一亩地的接水量是270到280立方米,我们在这里面种植蔬菜,接的雨水就够用了。

一边收集天上的水源,一边采取滴灌方式,不仅节水,而且省肥料,还提高了亩产收益。

记者看到,如今伊当湾村大力倡导村民种植节水型西瓜、萝卜、辣椒等品种,通过技术节水、节水型农作物选定、调水节水等多项措施,发展节水农业18万亩。近两年,地下水位也有所回升。依靠精准用水和精细化管理,经历波折的“蔬菜第一村”不但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繁荣,而且找到了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总台央视记者 杨阳 张芸 吴成轩 张喆 榆林台)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