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丰收】陕西华阴市上营村:特色产业樱桃熟了 群众富了

来源:西部网 2024-05-23 11:10

5月16日,天刚蒙蒙亮。在陕西省华阴市罗敷镇上营村樱桃种植基地里,罗敷镇上营村村委委员孙红升就带着大家开始采摘樱桃。

农户采摘樱桃(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放眼望去,种植基地大棚内一排排整齐的樱桃树上,挂满了红红小樱桃。村民们一手扶着树枝,一手轻轻一摘,樱桃就落到了竹笼里。“一会客商就来了,每天向大荔、西安客商供应1000多斤。”孙红升指着大棚说道,今年是个丰收年。

上营村属于华阴市罗敷镇下辖的行政村,全村292户1300人。孙红升是土生土长的上营村人。他告诉记者,自2013年当选村干部后,村上一直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2013、2016年,先后养殖过羊和鸡,但赶上了病害;2017年改种油用牡丹,又因为市场前景不好,卖不上价。”搞产业,光凭一腔热血还不够,说到底,还是得立足实际、懂技术、懂市场。后来,村里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想当年,村上家家户户都种梅子、柿子和林檎。”“地处华山脚下山区,温差、土壤,非常适合种植果树。”“选对发展方向是关键。”……2018年正值脱贫攻坚关键一年,那年年底,一次协商议事研判会上,一些村干部的提议和思路,彻底打开了上营村产业发展特色路。

“本来找梅子,没想到看到人家樱桃基地,集科研开发、推广示范、果品销售为一体,十分专业化和成熟。”在市镇两级政府的牵线下,2018年底确定方向,2019过完年,孙红升就带着四名村干部去宝鸡市眉县常兴镇考察。

成熟的挂果樱桃

三次出去深入考察,多次多方碰头开会,邀请专家“把脉”,精挑细选优质品种。2019年3月初,村上在流转好土地35亩,做好疏松土壤和种树前的挖坑,又从宝鸡以近百万元购买了2公分长的3年苗子的红灯、布鲁克斯、拉宾斯等4个樱桃品种,2500棵。

填土、植树、浇水、覆土……在3月植树节里,2500棵樱桃小树苗在七八十人的精心栽培下,站在了上营村这片土地上,成为新的村集体产业。

樱桃一般需要4年生长期才能开花结果。为让樱桃茁壮生长,作为罗敷镇上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带头人的孙红升,多次组织村民外出学习并带着群众干。

“管护樱桃,3月掐树芯、授粉、6月剪枝、9月拉枝,还有期间的浇水,防治病虫害打药,每一环节都要特别注意。”孙红升说。

掐心,是促进樱桃树下部叶片老熟,供给果子发育;促使枝条老化来年结果的关键技术。“掐不准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果树挂果。”孙红升说,掐树心选择在新出枝条长到10公分左右的时候,摘去前端的生长点,心浮气躁是做不来的。

丰收的农户

樱桃不喜水,平时采用滴灌,冬季则要来一次大的漫灌。而在每年的6、7两个月份,属于花芽分化期,不需要浇灌。从剪纸到拉枝条,乃至打药和浇灌,孙红升经过多次尝试和精细调整。

樱桃种植耗费资金,包括设施费、人工费等等。“不能因资金问题,断了产业路啊。”几年时间里,村上、驻村单位、甚至一些干部都自掏腰包,支持集体产业发展。2020年,扩建70亩,2021年为10亩樱桃树搭建了棉棚,2022年申请政府村集体产业整体提升改造,给70亩樱桃树搭建了钢架棚。

四年后,也就是2023年5、6月份,樱桃成熟了,果实硕大美味,红艳多汁。村上通过多方渠道宣传推介,上营村的樱桃名气越来越大,第一年,35亩樱桃,产值十几万元,当年给12户脱贫户每人分红500元。

客商收购樱桃

村里通过发展产业终于走上了致富路。如今,又到樱桃成熟季,远道而来的客商纷纷前来收购。“我们最喜欢布鲁克斯品种,特别甜。”开了大货车的大荔客商,说明年还来。“一般一斤统货可以卖25元,十几克的一级品可以卖更好的价钱。”孙红升说,按今年市场价,每亩产值可达500斤以上,105亩年收入预期30万元,两年来,累计解决本村及周边村庄200多人就业问题。“路子找对了,规模效应就显现出来了。”孙红升说,后面打算给钢架棚搭上遮阳网,保证樱桃品质。

“如今收入,土地流转是一份、地里打零工是一份,还有平时的收入,日子好着呢。”而在上营村村民们心里,大家和忙着地里打工的孙继龙一样,一提到樱桃,眼里都放着光,嘴里都含着笑。

作者:闫佳琳

供稿单位:“学习强国”华阴融媒号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