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环境丨让央企投资更安心发展更放心
来源:陕西日报 2024-03-11 08:00
2月底,中铁二十局二公司总部由北京迁入西安浐灞国际港。
“以前,我在北京,妻子和孩子在渭南。企业迁到西安后,我们一家在西安买房落户,孩子也就近入学。这些都要感谢西安浐灞国际港管委会对央企和企业员工的关心。”3月6日,中铁二十局二公司企业发展战略部工作人员刘朝军表示,迁入西安浐灞国际港后,管委会每周都会上门了解企业诉求。
为推进央企进陕步伐,我省印发《央企进陕长效工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
“我省成立省央企进陕工作专班,由省长担任组长,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发展改革委等15个厅局为专班成员单位,积极为央企在陕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省国资委央企工作处处长张静说,各市级央企进陕工作专班也建立了市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驻陕央企和包抓重大央陕合作项目制度,形成省市两级上下贯通、协同联动机制。
省央企进陕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省国资委。“我们通过月度跟踪、季度通报、年度总结、重点项目上门服务,多措并举对接央企需求。”张静说。
一年多来,省央企进陕工作专班赴央企调研10余次,召开专题协调会3次。省发展改革委根据《陕西省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提升央企签约项目清单管理效能;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推进全省高质量项目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签约项目用地保障20条硬措施;省生态环境厅将央陕合作项目纳入全省环评管理台账;省商务厅将回访中央企业工作纳入2024年全省重点招商引资活动计划。
截至2023年底,省央企进陕工作专班累计收集问题228个,解决问题206个,问题解决率9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销售分公司在接到省央企进陕工作专班征求问题和困难的函件时,对解决问题本来不抱希望。令其没想到的是,后来,西安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刘三民专程到公司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他们所反映的问题。
2023年,西安市央企进陕工作专班先后接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中国电信等央企到访40余次,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渭南市央企进陕工作专班确定市级领导干部包抓央企重点项目22个。延安市央企进陕工作专班依托“周解难”“周解扣”工作平台,着力解决央企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一批重大项目落地陕西,央企为陕西“补链强链延链”提供了强劲动能。此外,央企也把创新技术和创新管理融入项目建设,对陕西企业转型升级起到引导作用。
去年10月,央企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央企与陕西新签约项目120个,总投资额4887.49亿元。陕西省委、省政府表示,将全力打造政策最优、服务最好、效率最高的一流营商环境,让在陕央企投资更安心、发展更放心、经营更舒心。
截至2月底,推进会签约项目已落地52个,落地率43.33%;落地项目总投资额1543.9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1.59%。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陕西对央企更具吸引力。
2月,省政府召开驻陕央企座谈会,在座央企代表纷纷表达要融入陕西建设的强烈愿望。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议将集团的系列装备与地方应用场景结合,打造区域低空经济合作样板。彩虹集团有限公司拟在咸阳布局更多的优质产能,希望地方政府予以政策支持。中电科西北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央地融合后,彼此关系更加密切了。
记者手记
互惠互利 共生共荣
郭军
央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央企进陕工作。
我省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央企进陕工作专班,定期向央企收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全力推动解决,让央企敢闯敢干。
项目落地前的土地、规划、手续等问题,驻陕央企职工子女入托、上学等诉求,陕西想方设法解决。“我们建立工作台账,按月梳理解决困难堵点问题的进展情况。”省国资委央企工作处处长张静说。
从央企投资、项目落地,到央企担当产业链链主,再到央企参与陕西国资国企改革……央企进陕的速度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央企担任省市重点产业链链主,融入我省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央企总部逐年加大对陕投入,落地项目不仅“大块头”,而且“高精尖”。
推动央企进陕,要持续做优服务、强化要素保障,以硬核服务赋能央企深度融入陕西发展战略,真正实现央企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