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环境|西安市阎良区(航空基地):智能审批“秒批秒办”

来源:陕西日报 2024-01-18 09:05

1月10日,在宽敞明亮的西安市阎良区(航空基地)行政审批局服务大厅里,不少群众正在办理业务。

“大厅里办理的政务服务高频事项,从预约办理、智能引导、自助申报、部门流转、云踏勘到发放电子证照等流程在PC端、移动端、自助端和窗口端都可以办理。”现场工作人员杨慧仙告诉记者,智能客服“在线答疑”,智能审批“秒批秒办”,审批专员“即来即办”,基本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群众和企业的办事需求。

“真的是太方便、太智能了!”办完审批业务后,阎良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刘曦赞不绝口,“以前办理业务要换好几个柜台排队,现在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多个办理平台,节省了很多时间。”

越来越高效的办事效率、越来越智能便捷的办理方式,正是阎良区(航空基地)深入落实全省“三个年”活动,以“小切口”破局“大改革”,全面提升行政效能的缩影。

2023年以来,阎良区(航空基地)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创新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一业一证”“信用审批”“审踏分离”等改革举措,不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推动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完全想不到,进了政务大厅,两个小时就办完了开办企业的全部业务,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成本,真是太高效了!”说起不久前公司落地阎良的经历,来自武汉的冯丹惠仍然激动不已。

冯丹惠是武汉一家科技公司的负责人,不久前,因为业务需要,她计划在阎良设立分公司,没想到通过“一体申报,一次领取”很快就办好了。

记者了解到,随着阎良区(航空基地)建设的不断提速,越来越多的外省企业来到阎良。如何更好解决企业异地办理这一问题,摆在阎良区(航空基地)政务服务工作者面前。

阎良区(航空基地)将设立登记、税票领取、印章刻制、社会保险、银行开户预约等6个环节集成整合为1个环节,全面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随时可办、分时可办,让企业开办实现零材料、零成本、零跑路。

一键抽号无声叫号、视频远程踏勘、AI智能绘图,“电脑端为主、手机端为辅、自助端为补充、窗口端为兜底”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全市首创的24小时无人值守工作台,3事项全流程电子化智能审批“秒批秒办”的新模式……这些“互联网+政务服务”让1157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让业务办理更加省时、便利、智能。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10类工建项目被分为113个模块,排列组合即可得到“定制化服务”;企业来办事“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窗发证”;规上企业通过“西安代办”微信小程序,可随时申请和预约代办事项……在阎良区(航空基地)行政审批局,这样的服务举措不胜枚举。

在省级统筹的15个“一件事”基础上,阎良区(航空基地)创新推出项目入园、道路货运、户外广告、企业迁移、“准入即准营”等多个特色“一件事”。截至目前,15个“一件事”共办理3315件,其中线上办理1269件、线下办理2046件。2023年8月推出的“准入即准营”改革,已累计办理113件。

下一步,阎良区(航空基地)将继续聚焦群众、企业办事需求,不断探索、优化、创新政务服务,充分聚拢各类服务资源,丰富政务服务应用场景,不断刷新速度、增强力度、提升温度,以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 蒲茜

记者手记

为群众开启便利之门

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是彰显为民情怀的一扇窗口。

在阎良区(航空基地)行政审批局服务大厅,记者感受到的是一种全新的氛围——在这里,没有手里拿着多份材料、来回穿梭在服务大厅的群众,没有业务办理窗口前冗长的队伍……

曾经拥挤、繁忙的场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空间、井然有序的办事环境、先进的数字化自助服务终端和面带微笑的工作人员。从服务大厅的布局到业务办事窗口的设置,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阎良区(航空基地)行政审批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

阎良区(航空基地)推出的“一件事一次办”“上门帮办”“准入即准营”“智能客服”等多项务实管用的“小切口”改革,有效解决过去审批程序环节多、过程复杂等问题,让“一次申请、一次办”落地落实,让“小窗口”成为解决百姓难事、上火事的“灭火器”,让办事变得更便捷,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这种便捷不仅仅局限于群众,对于跨省企业而言,“多地往返”向“一站服务”、“多头提交”向“一窗受理”、“各自为政”向“跨省联动”、“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腿”的有效转变,解决了跨省业务办理耗时长、手续复杂的问题,更好满足了群众、企业异地办事需求。

采访中,记者多次从群众口中听到“确实比过去方便多了”这样的话语。政务服务的提升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广大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蒲茜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