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加油一样的充电体验” 800V快充能否缓解新能源车“补能焦虑”?
来源:西安晚报 2023-10-24 07:57
新能源汽车“驶”入城市商业综合体
当电量告急时,如何高效具备再行驶500公里的能力,是纯电动汽车消除“补能焦虑”的关键。10月21日至23日,记者分别走访西安汽车市场、充电场站与新能源充电研发企业发现,市场上搭载800V高压快充的车型销量持续攀升,“像加油一样的充电体验”为消费者打开了快充世界的大门,也为充电场站的经营者送上一道难题:建或不建“超充桩”。
目前,市内常见充电场站的快充桩最大功率普遍集中在60kW-120kW,而800V架构下充电功率将高达480kW。可见,处于尝鲜阶段的800V高压快充技术,仍需在普及相应充电配套设施方面发力。尽管如此,800V架构这条技术路径已然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将迎来“高光时刻”。
800V高压快充技术受市场追捧
随着新能源车型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主角,众多新能源车品牌体验店“驶”进商业综合体。10月21日16时许,在高新区万达广场一层的一家汽车直营店内,试乘新能源车的市民之中,最常讨论的话题便是“充电需要多长时间”。似乎,当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提升至700多公里后,能否实现高效补能成了车主们买单前唯一的顾虑。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慢的短板,国内外车企纷纷引入800V高压快充技术。从保时捷、现代、起亚等国际车企到比亚迪、吉利、长城、广汽、小鹏、理想等自主品牌都相继推出800V平台。
那么,什么是800V高压快充呢?据造车新势力企业员工李聚良介绍,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电池容量÷充电功率,要缩短充电时间,就要提高充电功率;而功率=电压×电流,要提升功率就要从电压和电流两方面下手。在这两条技术路径下,增大电流在传输过程中势必会带来发热,同时因电阻的存在使损耗成倍增加,选择此路径必须克服热管理方面的难题。
另一条路径是在系统电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充电电压,实现功率的增长,进而缩短充电时间,800V高压充电技术由此应运而生,成为国内大部分车企的选择。实际上,800V并非一个确切的数值。而是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将电压提高到550V-930V,统称为800V系统。在这项技术出现之前,主流新能源整车高压电气系统电压范围在230V-480V,统称为400V系统。“目前,大部分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在50度左右,常用直流快充桩是400V高压平台,峰值充电功率在200kW以下,充电时间需要一个小时,而800V高压平台,峰值充电功率可以达到300kW-500kW,仅需6-10分钟就能迅速补能。”李聚良表示,对消费者而言,充电时长是影响用车体验的关键因素。
据懂车帝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9月,20万-25万元纯电SUV销量排行榜中,搭载800V平台的小鹏G6夺冠,销量为8132辆;遥遥领先于第二名别克E5(4868辆)和第三名大众ID.4 CROZZ(4157辆),“像加油一样的充电体验”备受消费者青睐。同时,800V高压快充技术的市场潜力也得到资本市场认可,据摩根士丹利预计,随着800V产品成本降低,将会有更多新能源车采用这一技术,预计到2025年中国800V新车将占中国新车销售总量的17%,占新能源车销售37%,达到360万辆。
公共充电站难以平衡布局与盈利
目前,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速补能的方式为快充与换电。10月22日,记者以延平门地铁站为中心,走访附近3公里内公共充电场站发现,小区地面停车场多数建有慢充桩(交流充电),充电功率为7kW,该类型场站“潮汐充电”现象显著;写字楼、商业综合体、科技产业园则以快充桩(直流充电)为主,充电功率从60kW-160kW不等,除运营车辆外,也有不少私家车在此充电;另外,充电功率在300kW-350kW以上的超充桩,多为车企自建“超充站”,主要服务于购车用户。
在高新区清华科技园上班的赵先生是新能源车主,他每日通勤距离在40公里左右,周末常带家人进山游玩,以505公里的续航里程计算,大概三四天需要为爱车补一次电。赵先生表示,对于上班族来说,写字楼附近都配有快充桩,利用上班的时间补能,提升充电速度并非刚需,“现阶段,有了800V平台的车却不好找相匹配的超充桩,不如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西安汽车行业资深销售人员袁玺琛表示,800V高压快充技术包括800V电池包、800V功率器件如电机、电空调等;只有车端和桩端同步升级,800V高压平台的车才可实现超级快充。
对于公共充电场站的经营者来看,在相匹配的充电硬件匮乏、新技术与供应链仍处于“磨合期”的阶段,如何平衡布局与盈利是最大的难题。“充电桩运营投资大回报慢,属于重资产行业。多数充电桩运营企业的营收还是靠充电服务费,地理位置较好的场站常常一桩难求,反之则有桩无车。”位于大寨路的一家充电站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超充桩建设有一定准入门槛,要实现5分钟内快充,充电桩功率需向480kW迈进,而超充桩建设成本高昂、回收成本周期长,“建或不建都是难题,拥有超充桩显然能吸引更多优质用户,但更快的充电效率也意味着用户的快速离场,难以用配套服务如洗车、按摩椅、小型娱乐设施等拉动营收。因此,如何针对不同场景进行精准的投建,是推进超充桩走进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展高压快充还需全产业链发力
据快电城市运营中心负责人武腾飞介绍,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必须要有一套结合场地、场景的以能源为基础的充电网络。而超充桩往往是350kW以上的大功率充电桩,如果规模化部署超充桩,对配电网的冲击较大。
如何克服超充桩对配电网的影响?西安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给出了解题思路。10月23日,记者走入高新数字经济产业园中的领充测试实验室。“充电行业的痛点是每个充电设备独立工作,致使充电站整体利用率低,运营成本高,安全保障低,充电等待时间长,充电用户体验度差。”西安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强分析道,该公司研发的“全站功率共享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痛点并满足高压快充需求,该技术依托智能分配系统,利用环形调用拓扑整合场站功率,让场站任意一把充电枪都可以按车辆的需求分配充电功率,使场站内的充电车辆总充电时间更短,场站的运营成本更低。
“不同补能方式的应用场景不一样,面向的人群也不一样。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车型结构以及充换电基础设施行业来看,换电和高压快充这两种方式都不会成为主流。”周强认为,超充是一种需求,但是未来的充电方式一定是多元化的发展,超充、快充与慢充等多种充电方式并存。他认为,超充最为需要的场景就是在假期的高速公路上,突然间充电需求的增多,缩短充电时间将极大缓解车辆拥堵和排队;而城市内、社区将仍以“快充+慢充”为主,超充桩应主要由电网系统和高速公路系统牵头建设。
走访中,多位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地表示,要实现800V高压快充技术的普及,仍需全产业链的共同配合。从400V到800V高压充电的推进,需要车企、充电桩制造商、电池企业,对电芯、各种高压部件和充电网络等进行系统升级。
总而言之,每一位新能源车主都盼望着“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能真的实现。 文/图 记者 郭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