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 畅享美好生活
来源:陕西日报 2023-10-06 07:30
10月4日,游客在太白县黄柏塬镇皂角湾村的郎坝稻田拍照打卡,畅享山水美景。 记者 霍海澎摄
10月5日,西安地铁工作人员在大雁塔站出站口维持秩序。 记者 杜玮摄
10月2日,在延长气田采气三厂延899采气大队化子坪2#集气站,工作人员正在巡检。 记者 王姿颐摄
博物馆里尽享文化之旅
9月29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迎来了假期的第一批游客,开启了博物馆的“双节”接待工作。“‘双节’期间我院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各提供一批公益讲解,人数30人,保证观众的参观体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公众服务部副主任师时光介绍。
9月30日,在西安博物院一层临展厅,原创展览“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吸引了大量游客。来自成都的游客李明丽说:“这些精美的唐代生活用品、精雕细琢的玉器收藏,让我学习到很多历史知识。”该展览用文物陈列和文字介绍的形式还原唐代长安城的生活百态,将大唐气象生动地展示给广大游客。
在咸阳博物院,以“铜镜上的中秋”为主题的中秋节系列活动的开展,让游客了解中秋节的民俗知识。游客还可以通过动手制作“铜镜”,感受中国传统佳节的魅力。在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源”来如此——敦煌壁画复原临摹精品展、“奇遇·意境”——齐白石艺术互动展&毕加索真迹展、金玉满堂展三个精品展览同时展出,为游客献上一场艺术的视觉盛宴。
“双节”期间,陕西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系列精彩活动,如“玉兔寄情,共话中秋”“非遗课程:腰鼓”“迎国庆、颂祖国”专题展览等。此外,为充分满足游客需求,各大博物馆均延时开放,执行“线上购票、分时预约、错峰限流”政策;主动服务,提供志愿讲解、客流疏导、协助预约等服务,让游客有更好的参观体验,在博物馆里畅享文化之旅。
(记者 张琪悦)
影视城里体验“人生”
“这次旅游体验太棒了!影视城复古街区和‘三转一响’等老物件,让我们仿佛穿越到20世纪80年代。”
“在影视城能体验民歌对唱、学摊煎饼、听地道的道情……很有参与感。”
“影视城设置了AR等项目,让孩子在游玩的同时了解陕北传统文化,这种文旅融合模式值得提倡。”
……
10月5日,在清涧县宽州镇牛家湾村“人生”影视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向记者分享自己的“打卡”感受。
“我们依托作家路遥故里及其作品的影响力,建成‘人生’影视城,并引进《人生之路》取景拍摄。近期日均9000余人次来影视城‘打卡’。”清涧县塬上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智华介绍。
“人生”影视城的“出圈”,让清涧县不少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游客很喜欢购买这些老玩具,尤其是装有发条的铁皮青蛙非常受欢迎。”影视城“供销社”店铺工作人员马华说。
假期里,80岁的贺保昌总会早早来影视城卖自己编织的小竹筐。他笑着说:“有时一天卖几百元,我也吃上了‘旅游饭’哩!”
道情、陕北说书、大秧歌、腰鼓……除了“人生”影视城,清涧县乘着“影视IP+城市”新模式发展的东风,推出精彩绝伦的文旅演出,让大家重新认识陕北——
在《沁园春·雪》诞生地高杰村镇高家坬塬北国风光景区,游客看莽莽黄土高原,饱览秦晋峡谷的高原大河风光,在毛泽东诗词馆的一篇篇诗词中揭开那段气势磅礴的历史;
在玉家河镇赵家畔村黄河太极圣境景区,游客近距离感受这处集黄河、峡谷、宗教、生态、民俗等诸多要素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在路遥故里文化体验观光带,游客“沉浸式”走进路遥成长及文学作品创作的世界,挖掘陕北民俗文化、古驿站文化、特色饮食文化;
……
“清涧红枣、石板、秧歌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让我印象深刻。”26岁的游客刘肖梦是短视频拍摄爱好者,此次游玩,她积累了不少素材。
“截至目前,我们累计接待游客近14万人次。”清涧县委书记孙利斌介绍,为了实现景区景点专业化运营,清涧县成立清涧县塬上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统筹整合全县文化旅游资源,引进外地名优小吃,举办名小吃美食等大赛,完善了“人生”影视城的实景演艺、特色餐饮、夜间经济等业态,开发了石板、红枣、剪纸等文创产品,激发了服务业、加工业的活力。
为保障“双节”假期清涧旅游市场安全秩序,清涧县累计投入警力、志愿者及其他社会服务人员2.6万人次。
(记者 李旭佳)
汉中至西安北间加开夜间高铁
10月5日,记者从西安铁路局汉中车务段获悉:为缓解返程客流压力,汉中车务段在10月5日、6日已加开汉中至西安北、宁强南至西安北、汉中至大荔间动车的基础上,再次加开10月6日、7日汉中至西安北间一站直达、夜间高铁8列,全力做好旅客运输服务工作。
为方便旅客出行,汉中车务段在客流较大的车站进站口、安检口、检票口、站台,增加党员突击队和青年志愿者,增开安检、检票、进出站通道,为旅客提供咨询服务,加大客流疏导;为重点旅客提供爱心预约、优先购票、优先进站、优先检票等服务;在汉中南、北站房均设置母婴关爱室,同时为急客提供出行便利。
汉中车务段还联合汉中市客运枢纽站,在汉中站出站口设置咨询点,为旅客提供公铁换乘和乘车咨询,全力做好公铁接驳。
(记者 穆骋)
秦评:为消费市场增添更多“文化味”
无论是电影暑期档票房首次超过200亿元,还是“博物馆热”以至于“一票难求”,抑或是西安大唐不夜城主题街区6月以来日均客流量高达30万人次……纵览今年的暑期消费市场,文化消费亮点频现,成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和休闲方式不断发生转变,对高品质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文化消费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消费新潮流。把文化消费的热度更长久地延续下去,需要我们为消费市场增添更多“文化味”,为文化消费热“添柴加火”。
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近年走红的文化消费模式,并不是简单地“翻新”传统文化,而是以传统为骨,以创新为魂,贴近消费者真实的文化需求,以新颖的表现形式赋予传统文化鲜明的时代内涵,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体验、更深层的精神满足。比如,电影《长安三万里》灵活化用传统文化,从当代观众的兴趣点切入,开启了一场打破时空的“唐代诗友会”,让观众感受诗人与自己的连接、历史与当下的呼应。
创新载体,“解锁”更多文化消费新场景。消费具有“喜新”的特点,新的场景、新的形式更容易吸引消费者。以西安大唐不夜城主题街区为例,从唐装美女“不倒翁小姐姐”到互动节目“盛唐密盒”,不断推出的文化产品颇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成为大唐不夜城“长红”的秘诀。为消费市场增添更多“文化味”,要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的上限,升级创意,创新载体,利用新兴技术手段,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开辟新领域新赛道,让传统文化以更加令人惊喜的方式走近消费者。(南楠)
应急管理系统:全力守好假日安全关
“双节”期间,陕西应急管理系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安全防范措施,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严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以赴确保假日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西安市应急管理局成立6个督导检查组,采取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各区县、开发区进行督导检查。各督导检查组针对不同区县、开发区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和节日安全防范重点,精准制定检查计划,深入一线查隐患,对指出的问题隐患明确整改时限、责任和要求等,及时向属地移交并跟踪问效。
咸阳市应急管理局组织检查组赴泾阳县开展督导检查,重点检查责任落实、指挥体系、汛情监测预警、队伍物资保障等方面工作。检查组深入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行业和乡镇一线,指导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和灾害防范工作。
铜川市应急管理局会同省安委办督导组,兵分两路开展督导检查,要求各生产经营单位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持续加大重点场所和关键部位的安全巡查力度,切实把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到企业班组和岗位个人,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渭南市应急管理局聘请6名相关专家,深入澄城县澄合二矿分公司井下现场进行安全检查,重点聚焦煤矿重大风险、重点工程、关键环节、危险作业,加强督导检查,督促指导各产煤县(市、区)、各煤矿企业落实“三个责任”和安全防范措施,严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汉中市应急管理局组织检查组在汉台区检查督导应急值守、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工作。检查组一行先后来到河东店镇、石门栈道风景区等地进行实地检查,确保群众度过一个平安的假期。
安康市应急管理局组织检查组在汉滨区督导检查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深入陕西安康江华(集团)有限公司、中油延长关庙油库等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实地查看值班值守、现场作业和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情况,确保企业安全运行。
(记者 苗雨蒙)
公安部门:风雨中疏堵保畅
10月4日,秋雨绵绵。
为确保雨天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西安市公安局临潼分局结合辖区道路交通实际情况,合理调配警力,积极开展交通疏堵保畅工作。民警深入通往景区道路的重要路口和易堵路段,采取定点管控和巡逻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在车辆较多、易拥堵、可能出现积水的路段现场指挥疏导,保障车辆安全、有序通行。
“我们所20多名民警和分局支援景区的100余名执勤安保警力假期全员上岗,全力确保车辆、行人通行安全。”公安临潼分局秦俑派出所副所长李磊介绍,兵马俑景区执勤警力以“固定岗哨”和“流动巡查”两种方式为主,确保秦兵马俑一号坑观景平台、南北环道畅通有序。
为防范因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和不安全事故,公安临潼分局对环山路实施临时管制,组织民警开展交通隐患巡查工作,在危险路段及时设置安全警示牌,全力确保雨天交通安全。
截至10月4日,“双节”来临潼的游客已经接近50万人次。为确保游客平安出行,临潼区交通运输局主动作为,周密部署,全力打造安全、畅通、和谐的道路运输环境,用风雨中的坚守保障节日的平安祥和。
10月4日10时,雨渐渐变大,去往华清宫、兵马俑景区的游客和车辆依旧络绎不绝。在公交613路华清宫站,临潼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王闯与同事坚守岗位,认真排查过往车辆。“今天降雨量大,车辆行驶缓慢,我和同事在值守点位对公交、出租、网约车等客运车辆进行及时疏导,确保车辆正常通行。”王闯说。
据了解,节日期间,临潼区交通运输局300多名党员干部全员在岗,坚守在骊山环山路和兵马俑景区、华清宫景区公交车接驳点等重要交通点位,全力做好交通疏导、旅游咨询、客运车辆规范营运监管等工作,保障游客出行安全。
(记者 张斌峰 通讯员 王三合)
供电公司:全力保障假期用电
10月5日,记者从国网延安供电公司获悉:“双节”期间,国网延安供电公司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全力保障节日期间用电安全,延安电网运行平稳、电力供应充足。
据悉,今年“双节”期间,延安红色旅游持续火热,游客纷纷走进红色旅游景区和纪念馆,感悟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将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纳入重点服务范围,对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等各大旅游景点及其附近的酒店、民宿供电设备和线路“把脉问诊”,提前开展供用电设备隐患排查,并为景区工作人员讲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双节”期间,该公司抽调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作为景区专属保电人员,驻守景区提供“保姆式”服务,并在景区设置用电宣传点,向游客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为确保节日期间延安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该公司动态开展电力供需形势分析和负荷预测,优化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情况,确保供电期间延安电网保持全接线、全保护运行;强化设备巡检力度,增加对变电站、输配电线路等电力设备设施的巡检频次,“拉网式”开展电力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各类隐患,确保电网健康运行;强化客户供电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对党政机关、医院、酒店、车站等重要场所、重要客户供用电设备隐患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导、督促处理,并及时响应、解决客户各类用电诉求,高效办理各项业务。
据悉,“双节”期间,国网延安供电公司累计安排22支保电队伍24小时值守,配备10辆应急发电车、60余台便携式发电机、50余辆抢修车全时待命,实现设备零故障、工作零差错、服务零投诉,确保延安市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记者 董剑南 通讯员 许娜)
施工现场:抢抓工期忙施工
10月2日,在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化子坪镇的延安气田中区北部产能建设项目(安塞区域)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天然气分离撬、管道的安装。
“双节”期间,项目建设工人全员在岗,按照项目进度,紧盯工期、大干快干。“这里正在进行的是化子坪2#集气站扩建工程。6月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完成超过66%的设备、管线安装工作。”延长气田采气三厂现场施工员董梁介绍。
延安气田中区北部产能建设项目是延安气田150亿立方米/年天然气开发总体规划的开局项目,主要位于延安市安塞、子长、吴起等区域,建成后产能达38.8亿立方米/年。“根据规划,安塞区域共纳入井场98座,接入气井322口,新增产能8.8亿立方米。我们需要新建采出水处理站1座,扩建集气站7座,新建集气干线69.85千米、采气支线261.29千米。”延安气田中区北部产能建设项目(安塞区域)负责人古雄介绍。
在化子坪2#集气站线路建设现场,管道安装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条线路连接1#集气站和2#集气站,全长11.6千米,需要翻越大山、穿过河流,施工难度大,预计10月中旬完成。”延长气田采气三厂现场施工员杨帅说。
在距离项目建设现场不过百米的延长气田采气三厂延899采气大队化子坪2#集气站,采气工人如往常一样进行站内巡检,对各类生产装置、仪表、阀门逐一排查,保证生产安全高效运行。
“除了站内设备巡检,我们还负责周边井场的巡检工作。外出巡检一般从上午8点开始,大约8个小时完成。”化子坪2#集气站采气工张志毅说。
为筑牢安全防线,延长气田采气三厂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厂属的17座采气净化厂站及11个野外场所进行隐患排查,对设备设施运行情况、危险作业管理、应急管理等进行全方位检查,现场指出存在问题、限期完成整改,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记者 王姿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