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宁强:让群众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角

来源:西部网 2023-09-22 15:36

西部网讯(记者 张思睿)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墙绘赏心悦目,口袋公园造型精致,产业大棚整齐划一……如今,走进汉中市宁强县,抬头是“画”,入目是“景”,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村集体产业发展惠及千家万户,村民们用勤劳双手绘就的一幅幅美丽乡村幸福图景正徐徐展开。

63c050bab138507c13015881b3c3b1ee.png

整治人居环境 点亮舒心生活

“以前都是住的土房子,现在搬到移民安置小区,这里环境优美、整洁有序,还有自己的小菜园,我们生活起来也舒心。”代家坝镇白猿沟村村民骆玉莲笑着说。骆女士家中干爽齐整,各种家具摆放有序,没有杂物堆放,显得更加宽敞,墙面白净,橱柜一尘不染,这便是她用勤劳双手创造的美丽家园。

3b6ca2813f73e9e59531c2b7a6d4a61e.jpeg

“早前,移民安置小区还没有统一规划改造,房前屋后乱堆放,瓜果蔬菜棚乱搭等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我们设置公益岗位定期打扫,不定时发动村民开展环境整治,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院坝会宣传宣讲惠农政策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还设置了村级‘红黑榜’评优评奖。”白猿沟村党支部书宁富平说。

随着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深入,逐步整洁的居住环境激发了大家参与的热情,群众主动参与到全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从“看客”转变为“参与者”,提高了群众参与感。一幅幅简单的创意墙绘,将墙绘艺术融入了乡村文明,提升了乡村文化品质,提高了群众幸福感。

走好产业发展路 搭建群众致富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只有发展好产业,新时代农民才能增收致富。近年来,白猿沟村立足资源禀赋,打造三产融合示范园,绘出兴村富民新画卷。

“安置小区旁边就是我们村的三产融合示范园,占地47亩,其中蔬菜大棚27亩、食用菌大棚20亩。”顺着宁富平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几个忙碌的身影闪动,入园务工的村民们正在播种。

782793dc41fec1c6a12aa9347670cfdf.png

“别看大棚里现在只有食用菌,蔬菜我们正在播种,等到正式生产以后,每年能给村集体增收近20万嘞!”宁富平告诉记者。三产融合示范园项目由村集体总投资240万元并提供土地规划建设,园区负责人沈银全自筹资金80万元投入,由他经营管理,村集体每年按比例分红。

“我们的食用菌品质好,不愁销路,都卖到了成都、绵阳等城市,从大棚收回来打包好,联系好的厂家会上门收购。”沈银全说,“除了产品销售盈利给村集体分红以外,园区还能容纳近30位村民入园务工,可以获得将近8000元每年的工资收入。”

678c92575192a9f32852852913fedac9.png

56岁的村民蔡玉林是代家坝镇有名的核桃及中药材收购大户,他上门收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村民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也因此靠着勤劳双手走上致富之路。

b39f053a1f4568be93097b5d207cfd9d.jpeg

“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留守在家的老人们平时会上山采些药材,自留地的核桃树上也能收一些核桃,刚开始还能到集镇卖,后来就没人收购了,我也是常年在家务农,眼看这核桃、药材卖不出去,于是干起了上门收购,这一干就是20多年,也算是为咱们村作点贡献。”蔡玉林一边晾晒着收来的核桃一边说。

精耕农旅融合 绘就“诗与远方”

在宁强县舒家坝镇宝珠观村,垂钓中心、鱼趣乐园、网红景点、水上餐厅等令人眼前一亮,近年来,舒家坝镇按照“4区(采摘互动区、亲子研学区、乡村民宿区、帐篷露营区)1中心(休闲垂钓中心)”总体规划,在宝珠观村推动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学研互动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生态农业综合体。

cb4daedaa8ed7141421c0377d9c099b6.jpeg

“这里原来是一片废弃的河滩地,现在成了我们县的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从‘五一’假期到现在,已经接待游客近4万人次。”宝珠观村党支部书记孙大勤介绍说,“以前我们这里只有草莓、火龙果采摘园,有现代化农业种植大棚,但游客反映,体验了水果、蔬菜采摘后,没有休息、娱乐以及吃饭的场所,于是今年我们配套建设了垂钓中心、鱼趣乐园、水上餐厅等,下一步我们还打算发展民宿产业,为游客提供吃、住、行、娱完整旅游体验。”

昔日贫瘠的宝珠观村靠天吃饭,现如今,村景变风景,风景变“钱景”,田园变乐园,依托资源、产业、区位优势,将特色产业、村庄建设、业态布局整合联动,构建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乡村”的空间格局,通过项目运营带动村民创业,推动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助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变美。

今年以来,宁强县全面推进“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走深走实,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引领作用,用好“讲、送、帮、教、评”五字诀,实现了精神面貌、社会治理、乡风文明、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六个提升”,带领群众用勤劳双手建设美丽家园,用不懈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4547dfce29b6dfac76f17d292d49805d.png

截至目前,县级文明实践宣讲团深入镇(街)开展活动13场次,受益群众2100余人次,各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累计开展各类群众性宣传宣讲300余场次,覆盖人群近7万余人次。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