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处处展新颜 ——商州区农业农村工作综述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23-09-01 07:46
7月26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样板市”授牌仪式在商州区举办,商州区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牌匾;
9个“名特优新”农产品通过国家认证;
4个食用菌单品专供中国-中亚峰会;
打造康养、旅游、宜居乡村示范村120个,干净村庄18个;
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31家、家庭农场105个、特色采摘园38个。
一项项农业数据振奋人心,一个个涉农项目加速推进,一座座美丽乡村焕发新颜。
今年以来,商州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业产业特别是特色产业现代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书写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篇章。
质量为先抓安全
商州区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年度延伸绩效考核内容,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商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的通知》,发放了国家禁止生产经营使用或限制使用的农药名录牌和相关资料,引导企业规范生产。
通过一系列措施,做到了强监管重监测,订标准创品牌,严执法全溯源,巩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向好态势,吸引了宝鸡、铜川等地的农业农村局前来参观学习。
特别是商州区润科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白玉菇、蟹味菇、绣球菌和商州区汇鑫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平菇4个产品被确定为中国-中亚峰会保供产品。
乡村美景如画来
净化美化庭院、实施危房改造、道路白改黑,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提升;农耕文化馆,手绘家风家训墙画,文化气息沁人心脾;休闲农家乐、专业合作社、自助采摘园……这是商州区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一幕幕新景。
今年以来,商州区以“421”为抓手,强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编制《商州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2021-2025年)实施方案》,出台《商州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实施意见》,构建起严密的长效工作责任体系。
商州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施高速路沿线、铁路沿线、国省县乡村道路沿线、农村集市、与外县接壤门户区环境整治等“五项提升行动”。坚持以村容村貌特色化、人居环境整洁化、产业发展规模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为切入点,打造康养、旅游、宜居乡村三类示范村,通过示范引领,全域整治,倾力打造秦岭山水乡村“升级版”。
特色产业促增收
壮大“5+5”特色产业体系,按照“稳菌、扩菜、优果、增烟、抓新(新业态)”总体思路,不断强化项目建设、全产业链发展、技术服务、抓点示范等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区。
食用菌产业稳中有增,生产8000万袋(瓶)。蔬菜产业规模扩张,新建育苗基地2个,新发展“百亩”蔬菜基地4个,50亩以上基地7个。烤烟产业提档升级,完成烤烟育苗40棚1100万株,覆膜烤烟栽植 3300 亩。果业产业快速发展,设施果业850亩。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新建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3个、废旧菌料生产有机肥加工厂1个、平菇周转筐加工厂3个,食用菌体验园2个,在建大型仓储冷链物流中心1个、银耳工厂化基地1个,建成农文旅融合示范点8个;商州4个食用菌单品专供中国-中亚峰会,牧护关高山蔬菜(菜薯)协议供港。新增西安、商州城区食用菌(木耳)销售示范(展区)店2个。
产融合持续发力,建成牧护关“千万袋”食用菌示范镇、杨斜镇月亮湾和北宽坪镇农兴“百万袋”食用菌示范村;牧护关食用菌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已通过省发改委批准创建,2019年创建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通过省级专家组实地考评。
集体经济促振兴
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近两年投入4500万元重点支持100个村集体经济自主发展农业产业。争取中央专项投资1050万元,注入1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到2023年底 ,全区将消灭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培育集体经济收益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9个,使30-50万元的村达到30个以上。(记者 闫鹏飞 王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