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文明新风满城乡 治理“四种陋习” 推进移风易俗
来源:西安晚报 2025-02-21 09:24
喜事从简,公交车变婚车成时尚。
编者按: 2024年,西安商洛融合发展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召开并签署的《西商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加快西商融合发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2025年本报将持续聚焦西商共建“生产圈”“生活圈”“生态圈”发展,关注西安商洛一体联动、量质齐升、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期待西商融合互利共赢的美好未来。
一城文明风,满城皆新景。
新春伊始,走进秦岭深处、洛水之滨的洛南城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处处呈现一片文明和谐的美好景象。
去年以来,洛南县把“厚葬薄养、天价彩礼、随礼泛滥、建房攀比”四种陋习治理作为推进移风易俗、促进文明乡风建设工作的有力抓手,建立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引领、聚焦治理目标、推进陋习治理,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山区实际的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之路,移风易俗的“小切口”助推了城乡乡风建设“大文明”。工作经验在全市交流,创新做法入选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案例。
建立“144”机制
村规民约“立规矩”
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影响,洛南不同程度还存在丧事大办显“孝顺”,婚事大过图“热闹”,余事泛滥讲“排场”,举债建房撑“面子”等陈规陋习,既歪曲了乡村社会价值取向,又增加了群众经济负担,还影响了乡村振兴推进步伐。
洛南县将陋习治理列为全县“一号工程”,坚持“三级书记”抓落实,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实行34个县级领导分片包抓机制,明确了治理重点、治理标准、治理方法、治理步骤、治理时限,上下联动、城乡一体推进陋习治理。
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原则,在全县247个村社区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意的1个村规民约、4种陋习治理标准和4种陋习管理办法,建立“144”管理机制,经村民集中审议通过,使村里移风易俗推进有据可依、有规可循。同时,洛南县将陋习治理工作纳入各镇办、各部门文化振兴、文明创建、文明实践考核之中,列入全县重点督查范围,坚持“月督查、季通报、年考评”,稳步推进陈规陋习治理。
强化“4个引领”
移出文明“新风尚”
推进过程中,洛南县坚持价值引领、服务引领、文化引领和示范引领,持续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努力让“新风尚”取代“老传统”。
洛南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道德讲堂”“院落会”等阵地作用,组建“移风易俗宣讲团”“百姓宣讲队”430支,发挥292名文明实践宣讲师作用,深入村民小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典型宣讲、移风易俗宣讲2000余场次,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说事会、道德评议会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持续引领乡风文明,目前,全县建成文明大礼堂8所,免费为群众主持婚礼、丧葬事宜600余场次,开展道德评议741次,集中评议群众8000余人次。深入挖掘富有洛南地域特色、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编排具有“泥土味”的静板书、小品、快板、戏曲及各类文艺作品25件,走村串巷为群众送戏曲、送文化、送电影1320余场次,用健康向上、情趣高尚的文化引领群众自觉参与移风易俗。
坚持以典型引领、示范引领为抓手,建立党员干部、村组干部、公职人员示范引领机制,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坚持每半年开展一次“好媳妇好公婆”“移风易俗示范户”等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向好。截至目前,全县共评选出“好媳妇”358名、“好公婆”421名、“移风易俗示范户”678名,并进行了集中表彰。
聚焦“4个目标”
算好群众“文明账”
“父亲叮嘱我们,作为一名老兵,后事一定要一切从简。”保安镇北斗村李兴旺老人的儿女说,他们遵照老人遗愿实行丧事简办,不请乐队、不摆宴席。
“全村的一件大事,迎来了一位外国媳妇!”2024年9月16日,古城镇高塬村小伙姜海军与来自非洲坦桑尼亚的姑娘巴图莉喜结连理,举行了一场充满传统韵味的中式婚礼。这场婚礼简单而热烈,巴图莉不但没有收取彩礼,而且不要“三金”。
目前,随着陋习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广大群众丧事简办、婚事新办、余事不办、合理建房的观念已基本形成,既减轻了群众负担,还促进了乡风文明,我们不仅要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文明账。”
2024年以来,洛南县聚焦“有效减轻群众负担、有效提升党风政风、有效提高文明程度、有效推进乡村振兴”4个目标导向,有的放矢、精准施策,确保实效。据了解,洛南县通过开展为期半年多“四种陋习”集中治理,建立了一系列举措机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活动,推动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的执行,引导乡亲群众自觉践行移风易俗,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统计,2024年以来,全县16个镇办247个村(社区),群众举办婚嫁、丧葬、建房事宜850余起节约资金680余万元。另一方面,通过陋习治理有效提升了党风政风,通过建立治理标准,为党员干部划定了“红线”,设定了“高压线”,洛南党员干部有了“不敢、不想、不愿”大操大办的变化,作表率、当示范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共识。通过陋习治理,厚养薄葬、公交婚礼、节俭治丧、合理建房成为了洛南的“主旋律”,向上向善向美的新风正气牢牢占据了群众的精神高地。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洛南县将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乡风滋润城乡,让家风良好、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的美好盛景在洛州大地处处绽放。
文/图 郭民成 赵晓翔 廖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