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

商洛市第七届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公示,看看有你认识的吗?

来源:文明商洛 2020-08-27 17:25

商洛市第七届道德模范评选工作,在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单位)层层推荐和评议的基础上,已经文明委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代表评审,于8月26日领导小组会议讨论,报经市文明委领导审定同意,现将30名商洛市第七届道德模范候选人及主要事迹、提名奖名单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

公示时间:2020年8月27日—9月2日

监督电话:0914-2381100

邮 箱:1053313023@qq.com

商洛市委文明办

2020年8月27日

商洛市第七届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

(30人)

一、敬业奉献(8人)

王卫民 商州区作家协会主席

陈新乐 商洛市林业科学(核桃)研究所所长

韩 飞 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涌峪小学教师

王双凤 商南县城关街道办南大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康礼明 山阳县公路管理段赵垣道班班长

黄随富 洛南县古城镇中心小学副校长

丁红卫 镇安县大坪镇红旗村村民、农村电影放映员

党 磊 柞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

二、助人为乐(4人)

赵英娥 商州区城关街道办西关社区村民

周 娟 商南县甲红生态农业公司董事长

周 谦 丹凤县委党史办职工

向军棋 陕西久鼎酒业公司经理

三、孝老爱亲(6人)

郑 博 高新区公安分局治安管理大队教导员

刘 彬 洛南县委宣传部干部

孟铁民 洛南县寺耳镇伍仙村村民

刘明连 柞水县小岭镇岭丰村村民

戴兰芳 镇安县达仁镇象园村村民

余礼云 山阳县西照川镇石佛寺社区村民

四、见义勇为(6人)

陈 平 丹凤县庾岭镇街坊村村民 丹凤外卖公司员工

郭 鹏 商州区林特产业发展中心职工

常晓鹏 镇安县永乐街道办中心小学教师

李胜利 山阳县中村镇财政审计干部

鲍开华 山阳县南宽坪镇安家门村村民

朱德浩 商南县医院医保办职工

五、自强励志(3人)

吴正锋 商州区杨斜镇黄柏岔村村民

王会敏 商州区夜村镇白杨店村村民

舒 英 柞水县曹坪镇九间房村村民

六、诚实守信(3人)

丁小婷 商洛市隆兴菌业发展公司经理

王榜劳 洛南县公路建设征地拆迁办干部

李更太 商南县华艺眼镜店负责人

商洛市第七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名单

(14人)

杨伟娜 商洛市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装备室主任

张永宏 商州区信访局干部

毛浓翔 山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干部

卫南岳 镇安县慈善协会秘书长

杨时副 商南县城关街道办金福湾社区居民

郑永贵 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村民

阮仕梅 镇安县达仁镇春光村村民

罗盼盼 洛南县城关街道办罗坡村党支部书记

刘 栋 商洛市人民检察院干警

赵 永 镇安县公安局回龙派出所所长

闫洪波 商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科长

张永贵 柞水县邮政分公司投递员

王 影 商洛市药品检验所科长

鱼卫锋 商州区环境监察大队副队长

商洛市第七届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简介

(30人)

01敬业奉献(8人)

王卫民,男,63岁,商州区作协主席,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2019年获第五届柳青文学奖。他创办以“感恩新时代,争做一个好村民”为主题的农民课堂,用一个作家的眼光审视当代农村,用厚重的脚步丈量家乡的记忆,用农民的语言诠释党的脱贫政策,用鲜活的事例激励群众扶志扶智,教育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争做一个好村民。王卫民以中华传统文化孝老爱亲为切入点,以宣传党的扶贫政策为主要内容,二者相互贯通,用朴素的语言,以小见大、以事喻人、以文化人,使基层群众在听讲生活细碎的故事中受到教益。3年来,他先后在商州、丹凤、山阳讲课60多场次,还被邀请到山西省阳城县讲课3场。

陈新乐,男,60岁,商洛市林业科学(核桃)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在他的带领下建立商洛核桃人才库,培养市级核桃拔尖人才18名,技术骨干35名,基层实用技术人才105名。先后争取到国省市科技项目30多个,投资扶持2000万元。引进核桃新品种20多个,建立国家良种基地600亩。主持完成商洛核桃高接改造技术示范6万亩,主持或组织实施核桃科技项目30多项,获省市科技奖11项。先后组织编写技术资料80余种,拍摄《核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等科教专题片12部。“十三五”期间,年均完成核桃综合科管300万亩,年均增产30%,综合产值50 亿元,带动3.2万农户、10.5万人依靠核桃产业实现了增收脱贫。

韩飞,男,49岁,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涌峪教学点教师。26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山区教育战线上,仅在原资峪镇玉皇庙教学点一呆就是23年,这是一所三级复式教学点,只有2名教师,座落在偏僻的山梁上,师生用水要到山下取,每天天不亮,他就扛着塑料桶下山取水,为师生准备好一天的生活用水。每学期开学,师生的教材课本、教学用品,他用背篓一趟趟往返几十里背回学校。国家营养计划为学生配送的蛋奶,他每周从二十多里外的中心校背回教学点,风雨无阻。学生居住分散,山路崎岖,他在学生来校的每条路的危险之处,栽木桩、垒石块、填水坑、拉布条。每逢雨雪天气,他坚持把学生一个一个护送回家。2018年1月荣获第三届马云乡村教师奖。

王双凤,女,51岁,商南县城关街道办南大街社区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2014年,她担任金福湾社区党支部书记,当时社区没有办公经费,她个人拿出5000元垫付,解决了燃眉之急。随后,在她的带领下,社区先后成立“困难党员关爱基金会”“爱心超市”,建成了便民服务大厅,为社区居民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养老、卫健等方面提供服务,开创了“住保、社区、物业”三位一体的保障房小区综合管理新模式。2019年,她担任南大街社区支部书记,该社区居民群众流动性大、商住小区繁杂,为了摸清底细、健全网格管理队伍、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她带头执行手机24小时待命的规定,时刻准备着为居民排忧解难。今年防疫期间,她亲自为隔离居民送生活物资,确保居民健康安全。

康礼明,男,44岁,山阳公路管理段赵垣道班班长。该道班处于城乡结合部,乱堆乱占、群众随意倾倒生活垃圾,脏、乱、差现象极其严重,他以班为家,以路为荣,防汛抗洪抢险,除雪破冰保畅,养管路段好路率连年达到100%。2018年冬季,一辆外地车辆停在路上,他在养护巡查时看到司机正在焦急地打电话,车辆停在一弯道处,十分危险,主动和司机一起,将故障车辆推到安全地点。征得司机同意后,他认真检查故障车辆,排除了车辆线路故障,司机千恩万谢,而他一笑了之。在2016年至2018年两年期间其父亲做了胃癌及肺部肿瘤切除手术,妻哥事故丧身,岳父母也年迈多病,两个家庭四个老人的赡养义务全落在他的肩上,但他总是舍小家顾大家,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连续多年被商洛市公路局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

黄随富,男,44岁,洛南县古城镇中心小学副校长。他曾坚守21年,将当年偏居一隅的高耀镇高耀小学从一所“篱笆小学”建成商洛市标准化寄宿制学校。2016年调古城镇中心小学任副校长,学校每年拿出5万多元用于教师外出培训,绝大多数教师曾外出培训或跟岗学习。他组建了课改实验领导小组,初步构建起“三环六步目标导学”基本模式。组建合唱、乐器、舞蹈、书法、绘画、写作、足球、健美操等20多个特色社团。他认真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学生德育工作,积极开展系列德育活动,为学生成长打好“精神底子”。他结合农村小学实情,开展劳动教育,为学校租用土地5亩,建起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提升能力,锻造品格,收获成长。

丁红卫,男,52岁,镇安县大坪镇红旗村村民,农村电影放映员。他负责两个镇15个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连年超额完成放映任务。为了放电影方便,保护好设备,他花费3万多元购买一辆面包车,专门用于放映电影。无论道路多么偏远、只要群众需要,他都尽力克服困难,冒着危险,为乡亲们带去快乐。他刻苦钻研业务,熟练掌握了数字电影放映技术。为了组织观众,他在车体上张贴广告,安装了小喇叭,边走边播放通知电影放映时间、地点和影片信息,力争让更多的老百姓观看。在当地,无论谁家过红白喜事,他都主动为他们免费播放影片。他积极配合脱贫攻坚工作,专门挑选一些脱贫致富的励志影片和蚕桑养殖、建筑技术、家政服务等科教类影片,在集中搬迁点进行轮回播放。

党磊,男,38岁,柞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民警。2014年红岩寺镇一深山沟内连续发生多起撬门入室盗窃案,一时人心惶惶,他经过对现场的细致勘查,很快抓获犯罪嫌疑人,还山村人民以宁静。2016年城区接连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他经过对提取的大量指纹信息比对、烟蒂DNA信息比对后,迅速锁定嫌疑人,一举破获系列盗窃案13起。2019年曹坪镇沙岭村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党磊和其他技术民警在案发现场一处隐蔽的地面上发现一枚烟蒂,经过分析为嫌疑人所留,迅速抓获犯罪嫌疑人芦某,案件告破。从警十多年来,先后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300余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摧毁犯罪团伙30余个,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2017被公安部表彰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02助人为乐(4人)

赵英娥,女,53岁,商州区城关街道办西关社区人。她的儿子一岁半时,经医院检查只有8个月孩子的智商。作为母亲,她不愿放弃任何一线希望,带着智障的儿子四处求医,并通过康复训练,慢慢地儿子学会走路,生活能够自理,能和其他孩子一样上学。2011年在市残联支持下成立起商洛慧灵智障中心,当年招生,让智障儿童走进了专业科学的训练机构,目前已经发展到60个学生,建起了3个慧灵家庭。2015年在商州区残联的支持下成立了商洛市启聪特需儿童中心,同年成立了商洛恒英天使手工坊,为残疾人和亲属提供了就业场所。她多次参与了“牵着蜗牛去散步”等大型公益活动,个人累计捐款2000多元,为推动残疾人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周娟,女,39岁,商南县甲红生态农业公司董事长。2016年,她注册了商南县甲红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开始走上公益之路。2017年1月,她个人出资为金福湾社区30户贫困家庭每户捐赠了40斤食用油。2017年冬天,发起“寻找最美爱心妈妈”活动,为学校的留守儿童送去了70余件编织好的毛衣毛裤。2018年成功筹备到109个“壹基金温暖包”,为贫困孩子送去了温暖。2019年她组织协会开展“迎新春•送温暖”行动,共慰问10户特困家庭、36户困难户、15户困难家庭。3年多的时间里,她带领志愿者协会共帮扶留守儿童500多名,留守妇女1000多人,帮扶偏远山区在校贫困、残疾、孤儿等有生活困难的学生500多人,慰问敬老院老人1000多人,帮扶资金达20多万元。

周谦,男,38岁,丹凤县委史志办职工。2017年他组建起丹凤县朝阳爱心志愿者协会。在工作之余,他一头扎进社会公益活动中,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扶贫帮困、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近几年来开展公益扶贫活动115次,爱心足迹遍布全县的12个镇办30多个村和17所中心小学,受助群众达4960人,其中走访山区看望留守老人962人、资助帮扶空巢老人、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745人、慰问留守儿童3139人、敬老院孤儿5人,一对一帮扶9人资助每人每月生活费500-600元,送去捐助物资折合现金193.16万元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服装,除了积极开展捐赠和帮扶活动外,协会还先后组织志愿者赴武关等9个镇办的15个村开展脱贫攻坚义演义诊 17场次。

向军棋,男,41岁,陕西久鼎酒业有限公司经理。长期以来,他热心帮助贫困人群,积极扶持带动他人创业,成立“新生代”企业家商会,帮助和带动年轻企业家,为他们提供平台,全力推介他们的公司和产品。“5.12”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在家乡遭受水灾之后,他先后捐赠水泥50吨、捐资8万余元,用于支持家乡灾后重建和水毁道路修复。他经常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多年来,他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56人次,资助资金达38万元。今年疫情防控中他主动担当,积极做好企业疫情防控,个人共捐赠资金1.7万元和价值1.7万元的物资,有力支援了疫情防控工作。

03孝老爱亲(6人)

郑博,男,43岁,商洛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治安管理大队教导员。由于他的父母和岳父岳母年迈体弱,妻子在外地工作,他主动承担起照顾四位老人的任务。去年,母亲被诊断为乳腺癌,他细心照料、耐心疏导,积极为母亲寻找最佳诊疗方案,使母亲放下了思想包袱,有效及时地控制了病情的恶化。今年在陪同母亲复查病情时发现,母亲气管里仍有问题,这给母亲原本有病的身体造成了雪上加霜,为了减轻母亲的病痛,他日夜守候在身旁,精心准备一日三餐。2019年底,岳父因患病在西安住院,他日夜坚守、全程陪护,精心照料,出院后,他一有空余时间就去照顾看望老人,陪老人拉拉家常,添置些日常生活用品。

刘 彬,女,42岁,洛南县委宣传部干部。2008年4月丈夫突发脑出血,言语不清,瘫痪在床。刚刚30岁的刘彬开始承担起照顾丈夫、守护家庭的重担。2017年到2020年,丈夫又先后3次发病,生活不能自理,刘彬一次次担负起照顾丈夫饮食起居和康复治疗的重任,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端屎端尿、每月一次的理发、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康复锻炼等等,她从来不嫌累不怕麻烦,把丈夫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13年时间里,刘彬不离不弃、真情守护,用4000多个辛劳的日日夜夜,细心照顾丈夫的生活起居,精心对丈夫进行康复训练,帮助丈夫一次次战胜病魔,从“跌”倒到“站”起来,刘彬用女姓特有的勤劳、坚韧、善良真情守护着整个家庭。

孟铁民,男,65岁,洛南县寺耳镇伍仙村村民。2006年夏季的一天,妻子在干农活时突发脑溢血,之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慢慢地病情逐渐加重,现在几乎成为植物人,不能动不能说话,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只有用哭声来表达她自己生命的存在。他每天为病妻按摩手脚、翻身、擦洗、接大小便……不怕苦不怕脏,毫无怨言。妻子瘫痪在床多年,但身上没有一点褥疮,这都离不开孟铁民无微不至的照料。他的儿媳患有精神抑郁症,先后多次医治也无实质性效果,又增添了3万多元的债务。儿子看到家里债务累累,只能常年外出打工,将照料母亲和妻子及儿子上学的事交给父亲来承担,他用年迈的身体扛起困难重重的家庭,赢得了当地群众好评。

刘明连,女,37岁,柞水县小岭镇岭丰村村民。2004年,刘明连和同村的焦玉林结为夫妻,婚后丈夫一直在矿上上班,所有的家务活、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以及年迈重病的公公都由她一人承担。2006年前后,一双儿女的相继出生,她一个人在家既要照顾公婆还要抚育孩子,抽空还得干农活。2015年,公公因病离世,她一边宽慰婆婆,一边照顾婆婆的生活起居。每天早上,她把婆婆抱上轮椅,晚上抱上床,洗脚、洗头、洗衣做饭、个头不高的她还要抱着婆婆上厕所,这样事情她坚持了15年。为了让婆婆自己方便坐着轮椅进出,她在院子里修了残疾人使用的坡道,害怕婆婆坐在院里风吹日晒,她就在院子上方搭建了简易顶棚。在她的耳濡目染下,一双儿女也很孝顺长辈,经常干家务、照顾奶奶。

戴兰芳,女,32岁, 镇安县达仁镇象园村人。2012年,家中突遭变故,丈夫在事故中变为植物人,戴兰芳悉心照顾,不离不弃,用爱创造了奇迹。2018年,丈夫终于奇迹般苏醒过来。在丈夫卧床期间,公公患癌症,戴兰芳尽孝床前,2017年公公去世,她担心婆婆过度伤心孤单,每天再累都要陪伴老人,让老人渐渐走出悲伤。戴兰芳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的重担,一边照顾公婆、丈夫和孩子,一边种植茶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她自立自强,用真爱、孝心和勤劳撑起了一个家 ,在她的努力下,丈夫病情好转,孩子健康成长,2018年实现了脱贫,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茶乡妇女的淳朴与善良。

余礼云,女,47岁,山阳县西照川镇石佛寺社区村民。丈夫高尚明自幼给了外婆家,外公外婆年事高身体不好,舅舅从小残疾,只能靠双膝支撑在地上走路;一个哑巴小姨带着幼小的孩子,一家二老,两个残疾,一个幼子。然而余礼云并没有嫌弃这个家,主动担起家庭的重担,支撑着这个家,照顾一家老小。在丈夫打工受伤后,她一个人打理一家老小所有人的衣食住行,还要干所有的农活。每天天不亮,她就往返几里山路挑水,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家庭的困难没有压垮这个坚强的女人,反而让她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2014年丈夫的父亲得了肺癌,母亲精神失常多年,多次住院治疗都没有好转,余礼云义无反顾地把公公婆婆接到自己家里照顾。

04见义勇为(6人)

陈平,男,34岁,丹凤县庾岭镇街坊村村民,丹凤外卖公司员工,肢体残疾。2019年3月9日上午9时许,陈平骑车送外卖途经312国道龙潭桥时,一辆小轿车突然撞向铁路桥墩弹回路中间,车辆调转方向,一名坐在后座的女子被弹到前排,头从撞破的挡风玻璃钻了出来,卡在那里不能动弹。情况十分危急,陈平立即上前破窗救人。当时周围找不到一个石头或砖块,他就用左手拳头和胳膊使劲砸玻璃,砸了十几下才把玻璃砸碎。陈平早已忘记自己还是个残疾人右手带着假肢,左手已被玻璃划出多条口子,鲜血直流。随后与路过的一名警察合力将受伤的5个大人和一名三个月大的婴儿救了出来,抬到救护车上送往医院救治。陈平救完人后匆忙离开现场,继续送外卖。

郭鹏,男,33岁,商州林特产业发展中心职工。2018年3月22日下午1点多,他上班途径丹江公园时,发现河里飘着一个背包,他走近看时发现是一个人,面朝水底,身子淹没在水里,他一边大喊救人,一边脱衣服下水,水有2米多深,他游到落水者身边,拖着背包往岸边拉,靠近岸边后,他将落水者提出水面,发现是个女孩,还带着眼镜和耳机,脸色煞白,嘴唇翻起。由于河岸是个斜坡,他半蹲在水里,右手拖着女孩,左手不停掐落水者的人中穴,约2分钟后,女孩开始吐水。此时,郭鹏半蹲着身子在水里待了十多分钟,感到有点冷,脚也开始抽筋,一名中年男子下来,两人合力将女孩抬上岸边。上岸后热心群众扶着女孩坐在岸边,郭鹏又拍打女孩背部,女孩又吐了几口水。看到女孩没有生命危险后,郭鹏便抱起衣服,穿衣上班。事后得知,所救女孩当时在河边坐着,突然起身后由于低血糖引起晕厥落水。

常晓鹏,男,40岁,镇安县永乐镇中心小学教师。2019年7月7日下午,雨后天晴,迎宾路外的护城河水势猛涨,雄伟壮观,许多户外散步的居民都汇聚在此。有一位小伙子来到了拦河坝上,他一边欣赏着壮观的瀑布,一边用手机拍照,突然,脚下打滑,落入了坝下三米深的水中,在水里乱扑通,一直往水里沉。由于水势凶猛,白浪翻滚,岸边游人大喊救命,一时间茫然无措,没有一人敢下水施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正在岸边抱着孩子玩耍的常晓鹏毅然将怀中的小孩托付给旁边的一名好心妇女看护,快步跑到河坝边,纵身跳入深潭中,奋力游入水底,费尽力气将落水者救出水面,对帮助他看护小孩的妇女道谢后,就穿着满身被水浸湿透了的衣服悄然离去。

李胜利,男,57岁,山阳县中村镇财政审计干部。2019年10月27日上午10时许,李胜利路经高坝店镇小广场时,看到靠河堤路沿上有几个学生来回走动,不停地向河水中张望。他停车快步走过去询问,得知有个学生落入水中。问清楚落水时的位置后,他翻越护栏一头冲向4米多深的水中。他潜入水底摸索找人,两次均未找到,他又吸了口气,第三次潜入水中,找到了落水学生。用牙咬住落水者的衣角游到岸边,一名青年帮忙把落水者拖上了岸。落水者面部发白,已经没有了呼吸,他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多次按压胸部,人工呼吸,并不断拍打其背部,将女孩扛起来尝试倒水,经过四十多分钟的抢救,女生终于吐了几口水,有了微弱的呼吸。随后医护人员和民警也赶到了现场,给女孩吸氧,看到女孩得救后,他穿上衣服默默地回家。

鲍开华,男,68岁,山阳县南宽坪镇村民。2017年10月路过一水库时,看到一辆车发生意外掉落水库。附近没有住户,他边打电话叫人、叫救护车,边想办法实施救援。他本人不识水性,手上也没有任何工具,情急之中看见不远处一条葛麻藤,连忙跑过去用石头砸断,然而藤的长度与落水者还有一定距离。这时落水两人已经挣扎缓慢,情急之下,他跳下水尽量缩短施救距离,奋力把葛藤向两人扔去,把他们拉到安全的地方。被救者说,当时自己已经体力透支,再加上过度惊吓已经神志不清了,如果没有那条葛藤,没有拉他们的那一把,他们俩早就不在了,这“一把”传递的是沉甸甸的生命重托。

朱德浩,男,29岁,商南县医院医保办职工。2016年,商南县鹿城公园,突然一名男孩掉入了景观池水中,男孩在水中不断挣扎,池水瞬间没过了小孩头顶,只露出挣扎的两只手在胡乱拍打,同行的小伙伴大声的呼喊救命。就在此时,正在附近散步的朱德浩和林创二话没说,脱掉外套、纵身一跃跳入池中,向男孩沉下去的地点奋力游去。严冬12月,天气十分寒冷,观景池里又遍是淤泥,他们刚一下水就感到冰冷刺骨,但是为了赶快救人,他们还是迅速的游向落水男孩,抓住了小孩的手将其用力拖起。救出的男孩已经丧失意识,生命体征微弱,朱德浩顾不上寒冷,用所学的急救常识赶紧为男孩做心肺复苏,挽救了男孩的生命。

05自强励志(3人)

吴正锋,男,50岁,商州区杨斜镇黄柏岔村人。吴正锋幼年被烧伤致残,20多年来父亲因病只能坐在轮椅上,10多年前母亲意外去逝,4年前50多岁的哥哥又得了脑梗,家里所有的担子落在他的肩上。他义无反顾的用辛苦打工挣来的钱,带着父亲和哥哥,走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十多年里,在他的陪伴下父亲虽口齿不清,却能天天乐呵呵的,哥哥也勉强站了起来,自己却落下了10多万元的债务。他凭着一身好力气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在自家的一块坡地上尝试种植猪苓、茯苓,经过五年多不断摸索,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熟练掌握了猪苓、茯苓的栽培技术,还带动了周围10多户群众发展药材种植。

王会敏,女,34岁,商州区夜村镇白杨店村村民。她在外闯荡多年后,于2010年回家乡从事袋料香菇种植。创业初期屡经失败,但她始终坚持,从不气馁。终经一番辛苦,换来了好收成。几年里她的香菇种植越做越大,成为有名的香菇种植大户。她不甘心始终让外地客商左右香菇价格,2014年便萌生了网上开店的想法,借助实施“农村淘宝”项目和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基地平台这一机遇,她从成立合作社做起,联合香菇种植大户收购香菇,在网上销售。随后她又瞄准了商洛核桃资源丰富这一商机,不断充实产品种类,实现了农户足不出户在家挣钱的愿望,利润也比过去翻了几番。她的“商洛农家香菇”销售额近百万,核桃网上销量也在省内外名列前茅。

舒英,女,38岁,柞水县曹坪镇农林村村民。17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让年仅21岁的舒英失去了双手,一时间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年轻的姑娘变成了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料的“婴孩”。她拒绝了父母照顾,像一个孩子一样,从零开始学习吃饭穿衣,没有双手就用嘴或者脚。结婚后,丈夫外出打工,她就独自抚育孩子,衣服破了用嘴缝,尿布脏了用脚洗,没有手就趴在床上俯身哺乳,用嘴咬住衣服带着孩子四处走,一点点地把孩子“衔”大。虽没读过什么书,但舒英从不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独自带着儿子背井离乡,来到蓝田县三里镇求学。在母亲坚强乐观性格的影响下,7岁的儿子既懂事又上进,在学习之余总会抢着帮助母亲做家务,分担母亲的辛劳不易。

06诚实守信(3人)

丁小婷,女,54岁,商州区牧户关镇闵家河村村民。2014年,她注册成立了商洛市隆兴菌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多年来,在她的园区常年务工的农户80余人,每年支付劳务费用达80多万元,她始终坚守信誉,按劳付酬,按月足额发放,从不托欠务工者的工资。2017年冬,一场暴雪使公司的生产大棚几乎全部损毁,损失惨重。大棚重建急需资金,而正值年关,她多方筹措资金,按时全额支付员工10多万元务工费。她一直本着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理念,在食用菌销售上,严把产品质量关,按照食品安全规范,进行无公害产品认证,绝不允许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因为诚信经营,她的客商遍布河南、四川、福建等省市外,深受客商的好评。

王榜劳,男,55岁,洛南县公路建设征地拆迁办公室干部。2018年1月15日晚,榜劳同志加班结束后和家人步行回家,突然,他被一个东西绊了一下,原来是个黑色女士提包,于是他和家人在路边耐心等侯失主。当时天色已晚,天气寒冷,一家人冻得瑟瑟发抖,坚持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人前来寻找失物。无奈之下,一家人先回家,妻子提醒他也许包里有失主信息。他们打开提包后发现,除了少量现金外,还有存折、银行卡、工资本、医保卡及其它物品,金额达30余万元,有身份证但没有联系电话。在一份介绍信上,发现了另一个人的手机号码,他们立即拨打,但无人接听。顺着这一线索,几经周折,终于在深夜11时,联系上失主。随后失主拿出现金表示感谢,被他谢绝。

李更太,男,49岁,商南县城关街道办个体工商户。1995年,李更太从老家河南来到商南,白手起家开办华艺眼镜店。他艰苦创业,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诚信经营、童叟无欺的理念,不经营假冒伪劣商品,保证货真价实。20多年来,李更太免费为贫困学生配镜260余副,义务验光10000余人次,积极主动为国家缴纳各项税费18余万元。他常说: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这位憨厚的河南汉子凭着诚信做人,兢业干事,自创立华艺眼镜店以来,以物美价廉为基础,以诚信经营为宗旨,以敬业奉献为追求,赢得同行人士和广大顾客的一致认可和赞誉。

本文来源:文明商洛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