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长高了”的背后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0-12-09 18:55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宋蕊 蒋云龙)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与2005年公布的8844.43米相比,珠峰似乎“长高”了。位于西安的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就承担着此次珠峰高程数据计算工作,那么,为什么珠峰会“长高”呢?
给珠穆朗玛峰“测身高”可不是件容易事儿,测量登山队员历经艰险登上峰顶只是其中的一步,他们通过各种仪器装备采集到的信息,还要再经过科学严密的数据解算,而这项“烧脑”的工作就是由位于西安的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来完成。在这里,近50名测绘科技工作者投入到珠峰高程的计算中,很关键的一步就是要确定“大地水准面”。
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一室主任、2020珠峰高程测量峰顶交会测量计算组组长王文利:“大地水准面,就是平均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我们测身高必须要有一个基准面,你从哪一块开始量,比如量人的身高,你从脚底地板的位置量还是站在桌面上量,这个是很关键的,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基准面,大地水准面就相当于这个基准面。”
记者了解到,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采用的大地水准面是我国的黄海海平面,而今年测量则以全球高程基准为起算面。
王文利:“我们国家高程起算面是用太平洋的黄海,尼泊尔用的是印度洋孟加拉湾的平均海水面做起算面。两个国家共同发布不可能两个起算面不一样,我们最后就共同了采用全球高程基准。”
与15年前相比,此次给珠峰“测身高”除了“脚底”起算面不同,“头顶”高度也不一样。2005年公布的8844.43米是珠峰峰顶岩石面高程,而这一次公布的8848.86米是雪面高程,也就是岩石面加上峰顶雪层的厚度,这一厚度有3米左右。同时,作为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产物,喜马拉雅山不断隆起,珠峰地区每年“长高”4毫米左右,这也是珠峰“身高”变化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珠峰高程测量中,各种高精度的国产仪器装备重装亮相,担纲主角,不仅在高原恶劣的环境下经受住考验,还采集到珠峰周边100万平方公里的最新地形数据,面积相当于5个陕西省,各类数据总量达1.44亿条。此外,国产重力仪首次被队员带上峰顶实测峰顶重力值,首次进行国产航空重力测量以及首次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运用到珠峰高程测量中,这些也都提高了珠峰“身高”的测量精度。
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三室主任、2020珠峰高程测量多源GNSS融合计算组组长蒋光伟:“峰顶观测的时候,天上的卫星总共有60多颗,北斗卫星占到了三分之一,有24颗。我们知道观测量越多,可以更加提高珠峰高度的准确性和精度。我们在计算时也发现,国产的北斗设备和GPS设备精度是相当的。”
在精确测得珠峰高程的同时,这些数据成果也为珠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地质调查、地壳运动监测等提供重要数据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