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播

汉中洋县:人工配对朱鹮陆续产卵 较去年提前近半月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19-03-24 18:54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洋县台 何龙 龙红春)汉中洋县朱鹮生态园今年22对人工配对的朱鹮目前已有半数产卵,其余也在陆续产卵,其中最早产卵的朱鹮较去年提前了近半个月。

朱鹮生态园副主任曾键文:“今年第一窝产卵的朱鹮,较往年提前了大概有两周时间,根据我们的分析,主要是今年气温升温比较快,所以导致朱鹮产卵要提前一点。”

工作人员介绍,繁殖期的朱鹮身体会分泌灰色素,它将这种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让自己变成灰黑色,以便在野外保护自己。朱鹮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到4枚,由双亲孵化及育雏,孵化期大约30天。今年生态园22对人工配对的朱鹮所产的卵大约30枚左右,一部分将用来人工孵化,一部分由朱鹮自然孵化。

曾键文:“今年我们围绕繁殖期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第一个是给它添加巢柴,满足它们繁殖需要;第二个是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第三就是给它加强营养,繁殖期前期给它提供泥鳅这种高蛋白食物的比例,在幼鸟出壳之后,给它添加一些黄粉虫这些优质的高蛋白。”

自1981年在洋县发现世界仅存的7只朱鹮以来,经过人类38年的不懈努力,如今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经突破3000只。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