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幽门螺杆菌一定要趁早 可降低胃癌发病率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北医院) 2023-10-18 09:00

最近,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北医院)门诊遇到的几位患者令医护印象深刻。他们有的因为胃疼来门诊看病的,也有因为胃胀来看病的,胃镜检查都发现明显的萎缩性胃炎......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让医生非常无奈,那就是都要求只吃胃炎的药物,不吃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药物。所以,今天就说说预防胃癌吧。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这是业内公认的观点。比如我国山东与福建开展的长期队列研究显示出,大约1%-2%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最终发生胃癌,这个比例看上去不高,但我国十四亿人口约一半感染幽门螺杆菌,这样算下来数字也是非常可观。若针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有效的根除治疗,胃癌发病率可以明显降低。可见,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胃癌的总体发病率明显下降。因此,感染后不用害怕,积极根除治疗便可最大程度预防胃癌发生。

幽门螺杆菌为啥会引起胃癌?

可能有人要问了,幽门螺杆菌为啥会引起胃癌?

推测可能有以下几个机制:首先,幽门螺杆菌分泌两种毒素,第一种毒素是VacA,它可以抑制免疫细胞,这样细菌就不会在第一时间被人体识别与清除,就能够长期生存于胃内,因此通常感染是不会自愈的。第二种毒素是CagA,它可以促进肠化,要知道目前胃癌的发生多数遵循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胃癌这个阶梯理论,肠化是关键一环啊。

其次,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其他物质是胃癌发生发展的帮凶,比如ADP-heptose。这种物质可以激活致癌的分子通路,同时包膜蛋白则可以诱导中性粒细胞聚集并诱发持续的炎症反应,持续的炎症无疑是诱导癌细胞生长的沃土,最后,幽门螺杆菌产生的糖基化胆固醇物质可以帮助细菌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

更有甚者,Hp会吸引特殊的免疫细胞群在胃上皮细胞周围共同构建一个免疫抑制微环境,当这种慢性炎症模式持续建立之后,即使我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根除掉细菌,特定的环境也可能继续存在而最终诱发胃癌。

毫无疑问,在胃黏膜出现明显的萎缩之前进行干预,效果才是最好的。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