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成功自主开展西北首例开放式单孔脊柱内镜(OSE技术)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04-25 14:18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脊柱外科)成功开展一例单孔脊柱内镜(OSE技术)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疾病,患者术后第1天下地活动,原有腿痛酸困症状消失,恢复良好。
患者史先生,66岁, 罹患腰椎疾病多年,间断出现下肢疼痛、麻木,保守治疗后有所好转,但不久前,患者在行走时再次出现双下肢剧烈疼痛, 站立行走困难,症状明显加重,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腰椎椎管狭窄,建议行腰椎传统开放式手术彻底解除神经压迫。但该患者对于传统开放式手术心怀恐惧,遂前往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脊柱外科)就诊。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脊柱外科)王国毓和副主任医师李锋涛接诊了这名患者,患者双下肢抽痛麻木,平躺后好转,站立行走时加重,查体体征轻而症状重,是典型的腰椎椎管狭窄的表现。随后对患者进行腰椎MRI扫描,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为两个节段(腰3/4、腰4/5间隙)椎管狭窄,患者迫切希望能够用微创的技术解决顽疾。
面对患者多节段椎管狭窄要求微创解决问题的诉求,常规椎间孔镜技术面对两个节段的椎管减压,时间较长。为了提高手术效率,更加符合微创理念,在各科室医生的全力支持下,为患者进行了OSE下腰椎3/4,4/5双间隙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中仅通过一个长约1.5厘米手术切口,置入脊柱内镜及操作器械,逐步扩大两个节段的“狭窄的椎管”,解除神经受压情况。
整个手术过程非常成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下肢疼痛、麻木完全消失,术后第二天患者佩戴腰围后便可站立及行走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OSE(Open Spine Endoscope)技术是开放式单孔脊柱内镜技术,是将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与同轴镜体通道分离,改变传统的椎间孔镜的操作理念、手术方法和器械,在微创操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孔镜的工作效率与减压方位。
副主任医师李锋涛表示,OSE技术将传统的脊柱手术内镜化治疗,减少了手术损伤,提高了安全性及效率,是未来脊柱外科操作发展方向之一,同时,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脊柱外科)一致致力于脊柱微创技术的开展,从椎间孔镜到MI-TLIF、OLIF,从PLED、PCED到Endo-LIF,每一项技术的开展都凝聚了骨二科人团结奋进,不断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
此次西北区域内第一例OSE技术的独立自主开展,标志着医院骨科脊柱微创领域发展再上新台阶,同时,扩大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影响力,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再添砖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