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宁强交旅融合促发展绘就振兴新画卷

来源:西部网 2024-06-07 14:22

“世界最美天坑”禅家岩地洞河天坑邂逅乡村公路,擦出耀眼的旅游“火花”。位于汉中市宁强县火石子村天坑入口附近的“山水印象农庄”,是该村第一家面向天坑游客的农家乐,老板王安虎看到每天车来人往的景象,心里乐开了花——从去年五一前夕开业,接待游客5000余人,日营业额最高达7000元,今年五一客人天天爆满,和客人聊起越过越红火的日子,感叹“公路帮助我们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对此,该镇党委书记熊永柱认为是“公路助燃旅游,旅游点亮幸福生活”。

b33b704a5a7d90d711a32109888a346c.jpeg

禅家岩天坑探险游火“出圈”,是宁强县“交通+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县以创建省级、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抓手,发展大交通,培育新引擎,高质量发展呈现新气象。

“要想富,先修路”,聚力开拓富民强县“新坦途”。“十三五”以来,加大国省道、县干道及农村循环路、断头路、产业路、旅游路、安防工程建设力度,累计投资24.4亿元,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71.7公里、农村公路1740公里,新改建桥梁32座,建成安防路1700公里,公路总里程达4154公里,公路密度127.4%,其中高速、国省道369公里,形成以G108、京昆高速为骨架,S317、103为依托,52条县乡公路为支脉的“两横六纵两环线”交通网络,融入西安、成都两小时经济圈。

280f2286fa1b9a754873b12169f05776.jpeg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各项工作推陈出新。全面推行路长制,设立县、镇、村三级路长233名,建立健全“县道县管、乡道镇管、村道村管”分级管护体制。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制度,实行省县道由5家专业公司统一养、乡村公路由182个公益性岗位包段养护,农村公路列养率100%,优良中等路率达80.1%以上。实行灾害损毁应急养,采取购买服务、计量支付、合同管理等方式,就近就地第一时间组织抢修。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建成二级客运站1个、五级客运站9个、招呼站154个,客运枢纽中心即将建成,开通客运线路23条、公交线路10条,投放客运班车54辆、公交69辆,青木川古镇、汉江源景区、羌博园、玉皇观茶园等主要景区实现公交全覆盖、零换乘。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客运定制服务,组建通村客运公司,开通定制客运线路32条,投放7座或9座“小班车”35辆,通过电话叫车、提前预约等方式,帮助偏远村群众实现家门口乘车愿望。引进应用大数据“云服务”智慧管理,对全部营运客运车辆实施可视化安全监管,扎紧交通运输“安全带”。

“交通+旅游”“交通+产业”,多元融合增值增效是发展必由之路。宁强县是陕甘川毗邻地区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黄金地带,为推进“交通+旅游”提供了广阔天地。以全新的视角,全方位打造公路风景线。围绕“最美汉源羌城”核心,新建蒲丁路,拓宽香圣路,提升回马路,改造回赵路,形成集羌文化体验、避暑度假、生态休闲、户外运动、科普研学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汉源景区”;投入3.53亿元,打造宁强至青木川百公里“生态长廊”旅游主干线,实施通大禅路、毛草路改造工程,重点推进青木川、巴山两大片区突破性发展。开展示范镇创建和“最美农村路”建设工作,广坪镇、等4个单位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市级示范镇,S103青木川连接线、宁铁路、S317宁强至舒家坝、阳双路等8条路跨入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路行列,广金路、蒲丁路分别被评为“陕西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全国第三届美丽乡村公路”,成为全县交通的“新地标”。举办“交通杯”农村公路主题摄影大赛,运用光影扩大美丽公路的影响力。坚持路域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一体推进,常态化整治公路沿线环境卫生,植绿增绿860公里,路田分家1265公里、路宅分家1447公里,共建成临时停靠点68个、休息观景点36个、公厕46座,构建“和谐、和美”的路域通行环境,带来“路在景中展、人在画中游”新体验。

推进山水交融聚动能,是宁强交通+旅游的试验田。高标准规划、聚力实施2022-2023年两批“交通强国”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项目五大类103 个、总投资167亿元,其中交通项目27个。建成一江两岸湿地公园、天麻生态种植基地、宁强羌绣文化产业园、汉水源特色民宿、沿江污水处理厂等项目102个,释放出多元素融合发展的倍增效应。投入资金6.7亿元,实施畅通旅游网络、建设旅游风情走廊、完善服务设施功能、提升旅游信息服务水平、打造旅游交通客运品牌“五大工程”,打造玉带河美丽田园、宁青山水画廊、大巴山云顶花园、金牛峡秦蜀古道走廊等美丽风景带,建成汉江源东门至县城旅游连接线、黄坝驿休息区、金牛峡环境提升等景观节点11个,全面提升旅游出行体验。

731e0f8dd2e8c26a822315a2a30efee9.jpeg

宁强县以路强旅、以旅彰路,实现互促双赢,开创了交通增值、旅游增效、群众增富的发展新格局。2022年9月,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经过巩固提升,响亮提出在全市首批创建成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千条交通金丝银线,将珠联璧合、交相辉映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集点、联线、汇面”,“一城两区四带多园”旅游产业布局浑然天成。全域旅游“芝麻开花”,“羌族故里,汉江源头”核心品牌日益凸显,羌风汉韵更加浓郁:2019年青木川古镇拿到创国家5A级景区入场券;2021年,陕西汉江源景区晋升国家4A级景区,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2023年,玉皇观茶文化景区跻身国家3A级景区行列,当年全县接待来宁旅客8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8亿元,占全县GDP的25.4%,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高寨子街道肖家坝村跻身2024年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4月8日圆满举办了陕西·宁强“春溢宁强·茶山情歌”中国醉美茶文化旅游季活动。五一假期,青木川、汉江源、玉皇观等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同时,催生体旅融合新业态,青木川半程马拉松公开赛、社会体育指导员大赛、健身瑜伽公开赛、青少年足球、中学生三人制篮球、千人太极拳展示等省市级体育赛事先后落户宁强,既有力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又为宁强旅游增添人气、提高知名度。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砥砺奋进正当时。面对交通运输担负的现代化“先锋之责”,宁强县交通运输局相关领导满怀信心地表示:“我们将知责担当,锐意进取,加大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力度,为助推宁强现代化建设贡献交通力量。”(通讯员 黄华云)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