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纪念馆副馆长王敬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5-18 08:11

5月11日,游客刘鑫带孩子来到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她告诉记者:“西安事变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历史事件。我带孩子来这里看看,想从小培养她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事变纪念馆直接管理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两处西安事变旧址,通过研究阐释、展览展示、宣传利用和教育传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2024年,西安事变纪念馆策划开展各类教育活动56场次,包含爱国主义宣讲活动等,受众近2万人。“我们尝试用更易于青少年观众接受的方式进行展示、宣传和教育;结合纪念馆特色,制定有针对性的思政课教学方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西安事变纪念馆副馆长王敬巍说。

近年来,西安事变纪念馆依托“革命文物智慧博物馆项目”,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讲解、动画演示、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技术等,增强观众体验感;尝试策划基于人工智能的抗战知识库的技术实现方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展览对西安事变的历史文献、人物关系、事件脉络以及抗战中的陕西等资料进行深度挖掘与整合,实现知识的高效检索和智能呈现。

西安事变纪念馆正在策划的“民族正气翻危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将于9月与观众见面。近年来,西安事变纪念馆积极推动革命文物融入高校“大思政课”,与多所高校合作,组织现场教学、主题活动、志愿服务等,缅怀先烈功绩,弘扬抗战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随着纪念类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转化,我们尝试新的社会教育形式,以适应不同的参观群体,现已形成了‘西安事变纪念馆微讲座·巧动手互动课堂’‘大手牵小手社会关爱行动’‘西安事变纪念馆思政大课堂进百校活动’等特色教育项目”。王敬巍介绍,未来,西安事变纪念馆将用智能化手段将西安事变及陕西抗战的历史资料进行系统化整理和可视化展示,帮助观众更直观地理解其历史意义和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历程。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