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还原北周帝王面貌——聚焦北周高等级墓葬考古研究新成果

来源:陕西日报 2024-04-17 11:12

5b2514e3-1132-4a2b-a599-35e6ca2ab135.jpg.2

北周武帝孝陵出土的陶俑(资料照片)。

3fdfebea-22ca-4e41-acc4-094be5845e1d.jpg.2

工作人员正在提取古DNA(资料照片)。

b8a210e3-cdf6-41d0-8d9e-8f60f53ff135.jpg.2

宇文觉墓志(资料照片)。 本组照片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本报记者 赵茁轶 张琪悦 实习生 赵含玥 王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发布北周武帝宇文邕墓和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墓的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证实北周帝陵的分布位置,复原了北周武帝的面貌,揭开了他死亡的真相。

本次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为确认北周的丧葬制度、生活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线索和资料,体现了传统考古与科技分析的深度融合,也是陕西省研究机构与高校深化多学科、跨学科合作的成功实践。

帝陵位置确定 位于咸阳洪渎原

北周是中国历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王朝之一。北朝后期,宇文泰凭借家族和自身的影响力,成为关中鲜卑集团的主持者,建立西魏北周政权。北周宇文氏政权为全国大一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陈马村意外发现了一座北周高等级墓葬。出土的文字材料显示,墓主人为北周武帝宇文邕。2022年,考古工作者在配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项目供油工程机场油库建设项目中,发现了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的陵墓。两陵墓相距约7.8千米。

文献记载,北周共有6座帝陵,分别是文帝成陵、孝闵帝静陵、明帝昭陵、武帝孝陵、宣帝定陵和静帝恭陵。除文帝成陵外,其余5座帝陵的位置文献并无记载。孝陵和宇文俭墓等北周皇室成员墓葬在咸阳洪渎原发现之后,考古工作者倾向于认为北周帝陵位于洪渎原。

4月7日,记者采访了曾参与北周武帝孝陵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建林。“我们在咸阳陈马村北周墓发现了墓志、金玺、绿釉熏炉等文物。墓志显示,墓主为北周第三位皇帝——武帝宇文邕及其武德皇后阿史那氏。因此,我们认定此处便是北周孝陵。”张建林说。

孝陵并未发现封土、陵寝建筑等设施,符合宇文邕生活较为节俭的特点。墓葬地下部分由斜坡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4个壁龛及甬道、土洞式单墓室组成,坐北向南,全长68.4米。墓葬被多次盗掘,但武帝棺椁里仍有金套管、玉珠、石灰枕、铁棺环等,武德皇后棺椁里有金花瓣、珍珠、微型坐佛等金步摇残件。考古人员在后龛发现木箱朽痕,鎏金铜剪刀、鎏金铜镊子、鎏金铜耳勺、铜构件、铜夹片、铜花、绿釉熏炉、漆盒等文物。武德皇后金玺和墓志为公安机关收缴,原应分别位于甬道、墓室。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赵占锐介绍,2022年发掘的北贺村北周墓(静陵)位于咸阳市北贺村。静陵砖封门位于甬道中部,墓室顶部应为较平的穹隆状,平面近方形,底部以灰色、红色的条砖错缝平铺。四壁残存很薄的白灰面,底部有红色宽边栏,白灰面直接涂绘于生土墓壁上,脱落严重。考古人员在墓室西北部填土内清理出大量料珠、玉块残块,墓室东北部出土鎏金铜剑首,推测原有佩剑、玉组佩随葬。墓室北部填土内有木屑、人骨,考古人员判断葬具为木棺,横置在北壁下。墓葬内出土的随葬器物以各类陶俑为主,墓志置于墓室入口东侧。

复原北周生活 武帝死于砷中毒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期间,大举实行军政改革,统一中国北方,促进民族融合。公元578年,36岁的北周武帝突发恶疾而亡,其死因一直备受关注。

对武帝遗骸样本中33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后,研究团队发现,其体内砷、硼、锑的含量显著高于同时期古代平民和贵族的平均水平。“人骨不同部位的代谢速率不同。由于样本都采自武帝遗骨的股骨部位,说明这些元素是在长期饮食中累积在骨骼中的。”复旦大学副教授文少卿介绍。

在武帝生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层人士服用道家丹药,以求滋补长生。丹药是不同晶体形式的无机化合物,由多种矿物经高温烧制提炼而成,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周礼·天官篇》和《抱朴子内篇》等道家典籍均记载,不同丹药的成分虽有所差别,但大多有雄黄与矾石。

“分析显示,武帝遗骸样本与隋唐时期贵族郭嗣本的体内元素组成最为接近。根据文献记载,郭嗣本有长期服食丹药的习惯,甚至接受过皇帝的御赐丹药。”文少卿说。

据史料记载,公元575年至578年,武帝数次发病,“疠气内蒸,身疮外发”“身生癞疮,恶疾而死”。这反映出其病痛以皮肤病为代表特征,符合慢性砷中毒的病理表现。由于慢性砷中毒,病人的皮肤上会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的色素沉着和病变,并导致皮肤血管发生变化,四肢出现疼痛和红肿。在武帝的股骨上,研究团队发现了一块黑色色素沉积区域。他们推测,这可能是砷中毒后,局部皮肤病变引起的骨髓坏死导致的。

文少卿介绍,研究团队综合运用生物考古和历史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公元6世纪都城长安身份明确、有史料记载的8例核心贵族阶层人类骨骼、9例关中地区平民人类骨骼和3例家养动物骨骼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贵族的饮食习惯与蒙古高原游牧人群的饮食习惯趋于一致,平民饮食则倾向于与华北平原等农耕区的人口趋于一致。对北周武帝和阿史那皇后遗骸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生于蒙古草原的阿史那皇后,在定居北周都城长安后,享受了与故乡一样甚至更好的、以畜牧产品为主的饮食。

古基因组分析 显示民族融合

北周武帝为鲜卑族。鲜卑人群的起源研究是历史学和人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武帝基因组,研究团队从遗传学角度揭示了武帝及其家族的族源,对研究鲜卑人群的起源意义重大。

通过遗传学分析,研究团队发现,武帝与古代契丹人、黑水靺鞨人以及现代达斡尔人、蒙古人存在遗传关系,并估计武帝血统有六成源于古代黑龙江流域的东北亚人群,三成源于古代黄河流域的农业人群。“武帝家族谱系表明,他的祖母王氏可能是北方汉人,所以,武帝三成的古代黄河流域的农业人群血统极可能是鲜卑皇族与汉人贵族长期通婚的结果。”文少卿说。

整合分析已发表的鲜卑人基因组数据后,研究团队发现,鲜卑人群至少有60%的主要血统来源于黑龙江流域的古东北亚人群。同时,不同地理区域的鲜卑人内部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这种差异很可能是鲜卑人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与周边人群长期通婚融合的结果。这一发现为南北朝时期贵族之间“胡汉融合”找到了直接证据,对于中古时期通过民族融合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意义重大。

此外,本次研究中,研究团队以颅骨CT扫描技术对武帝进行了初步面貌复原。通过分析控制头发、皮肤和瞳孔色素相关的基因位点后,研究团队认为“武帝是黑色头发、黄色皮肤和棕色眼睛,符合典型的东北亚、东亚人长相”。

突厥木杆可汗之女武德皇后阿史那氏的生物学样本是追溯突厥源流的重要材料。关于突厥阿史那部的祖源,学界有三个假说。一是匈奴之后在欧亚大陆东北亚起源;二是在欧亚大陆西部起源,可能在西海之右,甚至有些说法认为西海是地中海;三是东西混合说,即在中国西北地区由东西方人群混合而成。

文少卿指出:“我们测得的数据明确了突厥阿史那部起源于欧亚大陆东北亚,即今天的中国东北到俄罗斯贝加尔湖区域,否定了欧亚大陆西部起源说和多重起源说。另外,阿史那氏与铁器时代以后的通古斯语(阿尔泰语系的三大语族之一)和蒙古语游牧人共享更多的基因,如柔然人、鲜卑人、契丹人、黑水靺鞨人,与其他古突厥人有显著的遗传差异,显示了突厥汗国内部的多重来源。突厥阿史那部对现代突厥语人群的遗传贡献非常有限,再次确定了突厥语为文化传播模式,而非人群扩张模式。”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