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 | 听,这首触动心弦的“山歌”——追记《唱支山歌给党听》歌词原作者姚筱舟
来源:陕西日报 2021-07-16 10:54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7月9日,站在陕西省驻京办事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舞台上,听到这清脆悠扬的童声引子,我省歌手任敬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当天,她动情地演唱了由外公姚筱舟作词的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姊妹篇《我唱山歌给党听》。
“我唱山歌给党听,几代人心中的歌,亿万颗赤诚……”正如任敬在歌中所唱的,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唱支山歌给党听》打动了亿万国人的心。
今年以来,在举国上下共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祖国的大江南北处处回荡着《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动人旋律……
当我们通过这朗朗上口、真挚朴实的歌,唱出对党的礼赞与祝福时,不由得又怀念起这首歌的原词作者、已故我省陕煤集团铜川矿业(局)有限公司(原铜川矿务局)离休干部姚筱舟。日前,记者走访了姚筱舟的子女及曾经的同事,探寻他走过的如歌岁月。
1 这支歌,流淌着战士的热血
在陕煤集团铜川矿业(局)有限公司家属院一套普通的两居室里,我们见到了姚筱舟的女儿姚琴,这里,也是姚老一直居住的地方。
指着墙上镜框里一张张照片,姚琴将她父亲不平凡的一生向我们娓娓道来。
姚筱舟,原名姚明星,1933年3月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石塘镇。姚筱舟的祖父在清朝任过知县,因为父亲去世早,是亲叔叔一直接济他。1949年春,在铅山中学读书的他深感自己好似一叶孤舟,“人海茫茫何处去”,因而易名为筱舟。
1949年5月5日,铅山县解放。当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五分校在石塘镇招生。当时,姚筱舟刚刚从铅山中学毕业,看到军校招生,他与数十名同窗好友一道投笔从戎,报考了军校。
“我已经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了!”当姚筱舟带着学校发的肥大军装回家告诉母亲这一消息时,没想到,母亲却哭了。原来,姚筱舟的姐姐也报考了这所学校。家里4个孩子,一下就要走两个,剩下两个年幼的弟弟(一个10岁、一个6岁),母亲一时没了主心骨。
“参加了解放军,我就有书读了,我要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姚筱舟这样对母亲说。
3天后,母亲终于同意了姚筱舟和他姐姐的决定。临走时,母亲拿出一块银圆给他,说了句:“你保重就是了,是鸭子是老鹰飞起来看。”
泪别母亲,姚筱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从军的道路。
军校毕业后,姚筱舟被分到二野十七军五十一师政治部担任民运科干事,随后赴贵州剿匪。1951年秋,他又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第三师直属卫生连,任文化干事。
作为连队里的“秀才”,他的工作是帮战士们识字、读信、写信,业余时间,还会拉手风琴给战士们唱歌,活跃连队气氛。采访时,姚琴给记者展示了姚老的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年轻的姚筱舟穿着军装,意气风发地拉着手风琴,嘴角和眼神透着一股果敢和坚毅。
战争是残酷的。姚筱舟后来告诉女儿,每天点名时都会问“某某在不在”,没人应声,就代表战友已经光荣牺牲了。他说,人在那种环境中,已经不知道害怕了……
1954年从朝鲜回来,姚筱舟被批准回乡探亲。都说近乡情怯,姚筱舟也一样,站在家门口,他又想起了5年前临别时母亲那双泪眼……
步入家门,看到憔悴劳累的母亲,他竟一下忘了用家乡话怎么叫妈妈,想了半天,终于长长地叫出了“姆——妈——”。随后,母子俩紧紧抱在一起,泪湿四目。
“如果人生是一支歌,那么,父亲的生命之歌里,流淌着战士的一腔热血。”姚琴说,去年,她还替已过世的父亲领取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姚筱舟在朝鲜战场。
2 这支歌,流淌着矿工对党的真情
从朝鲜战场凯旋后,姚筱舟被分配到原陕西省工业厅商洛石棉矿任干事,1955年秋转调铜川矿务局担任宣传、秘书工作,1956年春调任焦坪煤矿任技术员。
焦坪煤矿位于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当时,该矿仅有一座平硐小煤窑,年产原煤4万吨。谁都不会想到,在这里,姚筱舟之前还算顺利的人生遇到一个大转折。
1957年元旦,焦坪煤矿发生瓦斯爆炸,虽然姚筱舟当时不在现场,但作为技术员,他还是受到了撤职并下矿采煤的处分。
“据爸爸说,他的工作岗位变了,工资也降了,他一度比较消沉。”姚琴说,好在有妈妈的支持,还有矿工兄弟的尊重爱护,爸爸很快恢复了对生活的热情。
井下的日子里,由于和这群被誉为“采掘光明的人”的朝夕相处,姚筱舟被深深地感染着。因为焦坪煤矿建立初期的大部分矿工在新中国成立前,都曾在私人的小煤窑中采过煤,昔日的“霸王窑”让他们受尽折磨。因此,他们在与姚筱舟的日常闲谈中,经常表达出新旧社会对比之下对共产党的深情与感激。
焦坪煤矿的这些矿工虽然经历丰富,但大多都没有文化,姚筱舟便时常替他们书写家信。许多矿工每次在信尾都要写上“记住党的恩,好好听党的话”“报共产党的恩,交好公粮给国家”这样的话。
虽然大多数矿工识字不多,但他们源自生活的“口头文学”却极其丰富。姚筱舟也因此记录下了不少言简意赅、情真意切、形象风趣的顺口溜和歌谣,如“党是妈,矿是家,听妈的话,建设好自己的家”“旧社会,咱像冬天里的葱;新社会,咱成了国家主人翁”等等。
“煤矿工人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他们把脏、苦、累留给自己,把光、热、笑贡献给国家和人民。”这是姚筱舟说过的一句话,正是在和工友们的朝夕相处中,他们彼此间的感情得以不断升华。
“父亲生前常说一句话,‘是焦坪煤矿一线的矿工给了我灵感’。他身在基层,工作在一线,与来自五湖四海的矿工们广泛接触,心灵时时刻刻都受到强烈震撼!”姚琴说。
诗言志。当姚筱舟浓烈的情感需要表达时,他拿起笔开始写诗,并把全部感情都融进了诗里。
姚筱舟手举刊发《唱支山歌给党听》诗歌的《陕西文艺·总路线诗传单》。 通讯员 巨宏伟摄
3 这支歌,流淌着群众的心声
由于对诗歌的喜爱,再加上所得稿费可以贴补家用,姚筱舟便开始写稿投稿,像《陕西文艺·总路线诗传单》《陕西日报》等,甚至家乡的《江西日报》他都投过稿。最多时,一个月的稿费就有20多元。
“父亲说,那是1958年初春的一个寒夜。那一年,他25岁。在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工房的煤油灯下,他以焦坪煤矿谐音的‘蕉萍’作为笔名,一口气写下3首小诗,其中,就有《唱支山歌给党听》。”姚琴告诉记者。
1958年,《陕西文艺·总路线诗传单》最早刊发《唱支山歌给党听》。1962年,辽宁省春风文艺出版社将《唱支山歌给党听》编入《新民歌三百首》。
彼时,身在沈阳当兵的雷锋看到这首诗,便将其抄录在自己的日记里。还因为感同身受,雷锋第一时间将原作中的“母亲只能生我身”改为“母亲只生我的身”,将“党号召我们闹革命”改为“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小小的几处修改,可谓神来之笔。
雷锋同志因公殉职后,1963年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雷锋活动迅疾在全国火热展开。伴随《雷锋日记》的出版,其中题为《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小诗也引起了时任上海音乐学院教师、音乐家朱践耳的关注。他特意把这首诗谱成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山歌风味曲调,并最早由上海歌舞剧院的歌手任桂珍演唱。同一年,正在上海音乐学院深造的藏族女歌手才旦卓玛偶然听到这支歌,饱含深情的歌词打动了才旦卓玛这个农奴女儿的心,她找到老师王品素请求演唱这支歌。才旦卓玛以自己的真情打动了王品素,王品素不仅逐字逐句为才旦卓玛讲解歌词,甚至请来朱践耳为她指点。后来,才旦卓玛演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一经广播电台播放,很快就家喻户晓、传遍大江南北,获得空前成功。
当《唱支山歌给党听》这支歌在全国到处传唱之时,“蕉萍”依然像一棵无名小草,默默无闻。时至1963年秋,朱践耳意外得到了诗原作者的线索。经过千方百计打听后得知,《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原作者 “蕉萍”,是陕西省铜川市焦坪煤矿的职工。于是他第一时间给当地发去信函,想通过组织渠道向焦坪煤矿党委了解事情真相。
时任焦坪煤矿党委书记赵炳儒收到朱践耳的来信后,也曾召开支部大会询问查找“蕉萍”,但台下无人应声。直到第二天有矿友向赵炳儒报告,矿上技术员姚筱舟用过“蕉萍”这一笔名。于是赵炳儒当即把姚筱舟叫到办公室询问。姚筱舟起初不知事情原委,一度不敢承认,当他得知是朱践耳想寻找歌词原作者后,最终点头承认。
当姚筱舟从赵炳儒手中接过朱践耳的来信时,瞬间百感交集、思绪万千,第一时间就认真回信,详细向朱践耳说明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诗写作和发表的全过程。
于是,从1964年起,《唱支山歌给党听》这支歌才正式注明词作者的真实姓名。
图为任敬和外公姚筱舟同台演出。
4 这支歌,流淌着一名党员对党的无比忠诚
在后来的岁月里,姚筱舟笔耕不辍。
“姚筱舟被我们誉为矿工诗人,他在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工作了28年,写下近200篇诗歌、散文。其中歌曲《星星啊,星星》荣获1984年煤乡音乐会优秀奖,并被电视艺术片《乌金花》选为插曲之一。《一杯茶,一杯酒》被原煤炭部拍摄的电视片《矿工,祝你幸福》选为插曲。他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1984年春,他被吸收为陕西省诗词创作研究会会员,并被选为理事;1990年,被推选为铜川市文联副主席……他努力书写佳作,为人民而歌的行为感染、带动了身边很多年轻人。”与姚老共事、如今已年逾七旬的铜川矿务局矿工报社编辑部原主任周俊生说。
1997年5月9日,在姚筱舟的记忆中这天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当晚8时,他珍藏在心里34年的企盼定格在上海市南京路“上海电视广播大厦”4楼演播厅舞台上。应东方电视台之邀,姚筱舟前往参加第17届上海之春音乐会开幕式。演播现场,导演与主持人精心为他安排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环节:他在现场见到了作曲家朱践耳和已成为著名歌唱家的才旦卓玛。在雷鸣般的掌声和相机闪光灯包围下,3人忘情拥抱,紧握的手久久未能松开……
伴着火热的创作激情,姚老心中一直有个未竟的心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8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姚筱舟曾说,他从1949年参军那一天,就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奉命入朝参战时,他写下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但是因为家庭出身的影响,他的入党梦一做就是50年。这50年里,不管经历多少坎坷,他的初心从未改变,努力从未停止。
2001年6月26日,对于姚筱舟而言,是他人生中最为高兴的一天。这天,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据姚琴回忆,那天,爸爸专门把4个子女叫到一起,在家里举行庆祝家宴。“我终于是党员了!”说这句话时,68岁的姚筱舟高兴得像个孩子,眼里溢满了激动的泪水。“我这一辈子很坎坷,但在党的领导下,我过得很幸福。我用自己的知识为大家写歌词,让广大群众更加了解共产党,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我很欣慰。”
在姚老生命的最后几年,他还有个心愿,就是再创作一首诗歌给党听。为了满足老人的心愿,身边亲友联系到了青年作曲家祝云英老师,经过二人合作,最终创作出了《我唱山歌给党听》,并由铜川籍歌手任敬演唱。
“小时候,我在焦坪就一直有个梦想,要唱外公写的歌。外公曾说:‘一个人首先要爱党、爱自己的家乡。现在进入新时代,你也爱唱歌,爷爷就给你再写一首歌,叫《我唱山歌给党听》,这个我字代表了每一位中国人。’所以未来,我一定争取更加用心、用情地把这支歌在更多的舞台上唱响,继续传承《唱支山歌给党听》的红色精神,让更多人知道外公对党和祖国的大爱!”任敬表示。
2019年,姚筱舟因肺网状、脑梗等疾病引起的并发症住院,弥留之际,他把子女叫到跟前平静地交代:“我去世的时候,你们一定不要哭,一定要给我唱歌……”
“如今,爸爸已离开我们近两年了,但是他的话一直影响着我们。”姚筱舟的儿子姚虹说,“爸爸说,不管一个人怎样被历史的旋涡打磨,但都不应该放弃希望与追求,要勇敢地面对人生,扬起自己的生命之帆。”
如今,当我们唱起《唱支山歌给党听》时,依然会想起姚老的话语:作为一名煤矿职工,我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像矿工那样去流咸涩的汗,走艰辛的路,写开拓者的歌……(记者 李艳 杨光 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