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查研究中蹚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子
来源:中国银行 2023-12-14 17:26
从关中平原到秦岭山麓,从黄土高坡到渭水之滨,一股金融活水在三秦大地驰骋、奔流,这就是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以主题教育为重要契机,不断提升调查研究质量水平,打通金融服务堵点的火热实践。
近年来,陕西省持续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立足使命担当,着力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特色金融产品助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小小红果成就一“番”事业
在咸阳市泾阳县,面对大棚里挂满枝头的普罗旺斯番茄,中国银行泾阳县支行行长孙磊不禁发问:“这种番茄用手就能掰开,口味甜爽,沙质多汁,为什么会遇到产销难题?”
泾阳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其得天独厚的环境与气候,适宜种植瓜果。当地从国外引进、种植的普罗旺斯番茄,不仅是帮助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更是泾阳县瞄准高端市场,走精品果蔬路线、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但是,无论是果实收储还是大棚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占用,资金周转成为了制约番茄产业发展的突出矛盾。
值此之时,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正在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深入开展,在调研走访的过程中,普罗旺斯番茄种植采收过程中的难题走进了陕西中行的视野。
在调研组的协调下,普惠金融事业部、咸阳分行、泾阳县支行党员干部共谋破题之道,立足泾阳特色,灵活运用普惠金融产品,推出纯信用的“普罗旺斯番茄贷”,服务番茄生产经营,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
“过去,农户往往因为缺乏抵押品、不符合授信条件,难以得到资金支持,”孙磊感慨,“如今,在政策的支持下,可以纯信用审批发放贷款,解决融资难题。”
目前,陕西中行普惠金融产品库仍在持续扩充,帮助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近城乡居民。
“苦口良药”变身“致富良方”
近日,丹凤县天麻进入了收获时节,在地下经过夏秋两季的沉睡,天麻从不起眼的“土特产”变成了乡村振兴的“金疙瘩”。
商洛市丹凤县属于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当地依托良好自然条件,发力打造国家级秦岭道地中药材储备库,将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陕西中行调研组走进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了解金融服务需要。
“上游药厂结算周期长,向种植户支付药材款又必须保证及时稳定,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资金周转的难题?”
经过研判,调研组认为合作社长期向大中型药企供应药材,生产稳定,纳税规范,完全可以通过“银税贷”这一产品将企业的“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破解融资难题。
当天,商洛分行就为合作社核定贷款额度255万元,及时支付了药材款项。为满足汇票贴现服务需求,又于后期办理了中银票E贴,帮助客户足不出户将汇票转化为现金。
截至目前,陕西中行已经为丹凤县多家合作社和中药材购销公司提供了普惠金融服务,发放贷款2000余万元,在金融活水的滋润下,中药材产业正在为当地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推动调查研究在乡村沃土见行见效
三秦大地物产丰饶,除了蔬果药材,更有诸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在以金融之力服务乡村振兴、助推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广阔的作为空间。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陕西中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准聚焦服务县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命题。各级党员干部在省行党委的统一部署下,致力于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一批批制度、政策、产品层面的成果持续涌现。
顶层设计愈发完善,分行进一步明确了提升县域机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的思路与措施,构建起“一县一品”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了多层次、智能化的客户营销管理体系。服务质效不断提升,聚焦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大金融供给,强化信贷支持,为特色产业量身定制授信方案。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不断筑牢,党员干部在服务县域经济的过程中担当作为,为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截至11月末,陕西省分行涉农贷款余额逾360亿元,实现了20%以上的增速,特别是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增速超50%。
一次次走访,一笔笔资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能与活力。不久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晰了高质量金融服务的“路线图”,明确提出要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陕西中行将以助力建设农业强国为使命,以“四下基层”“千万工程”为指引,持续探索服务“三农”的方法和路径,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推动乡村振兴作出更多实实在在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