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蹲着”到“站着” 22年无法直立行走患者重获“站立人生”

来源:西部网 2025-04-18 20:12

948fd629f38356213804b4d1fc1891ad.png

花花(化名)此前22年都只能依靠小板凳“蹲伏”行走。

直立行走对于常人再简单不过,但对于35岁的甘肃姑娘花花(化名)而言,却是间隔22年才实现的愿望。近日,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关节病医院诊室里,医生对这位先天性关节畸形患者做了术后复诊。

7706eb65172294411f9262b7e2347bac.png

西安市红会医院关节病医院膝关节病区主任马建兵对患者进行复查。

花花因足月难产导致双下肢关节严重畸形、髌骨脱落,13岁起完全丧失站立功能,长期依靠小板凳辅助移动。

“带着板凳连自己生活都无法保障更别说能工作了。”花花回忆起此前的经历仍显苦涩。无法自主如厕、难以乘坐交通工具,这些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对于花花而言显得十分困难。

今年3月,患者辗转求医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关节病医院。经影像检查发现,其下肢软组织与骨骼严重错位,神经血管在畸形组织中异常交错。

bb38b57a3ccda5460d266c96a021d23b.png

西安市红会医院关节病医院膝关节病区主任马建兵介绍患者情况。

“手术过程十分复杂。”马建兵告诉记者,既要精准松解22年挛缩的筋膜肌肉,又需避开密布如网的血管神经,稍有不慎可能导致肢体坏死。更棘手的是,患者长期畸形造成骨结构异常,传统关节置换方案在此完全失效。

在反复经过多学科会诊,麻醉科、心内科、康复科等专家研讨,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先实施双侧肌肉松解术,再进行定制化人工关节置换,最后通过阶段性石膏固定实现渐进矫正。

efcc3606f58f8999f644e91bb723d073.png

术后花花已经能实现站立。

3月19日,花花左腿接受了长达2个多小时的手术治疗,间隔一周后右腿也进行了相同的手术。目前,经过双侧手术及20天系统康复,这个曾与板凳为伴的姑娘已经可以站立。

“现在能站起来特别高兴!”靠着助行器练习的花花激动万分。马建兵表示,通过后续步态训练与肌力恢复,患者有望实现自主行走。他同时提醒,此类疾病在婴幼儿期通过矫形支具干预效果最佳,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起点新闻记者 李典晴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