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规范辅警依法履职 《陕西省警务辅助人员条例》明年1月1日起施行

来源:西部网 2023-09-27 20:43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辅警的身份如何定位?辅警的岗位职责是什么?9月27日,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陕西省警务辅助人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七章四十八条,对辅警的身份性质和法律地位、辅警招聘、辅警的职责、职业保障、管理监督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辅警为警务活动提供辅助支持

对于辅警的身份性质和法律地位,《条例》明确,辅警是指根据公安工作实际需要,面向社会招聘,为公安机关警务活动提供辅助支持的非人民警察身份人员。辅警按照职责分为勤务辅警和文职辅警。

《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辅警的工资薪酬、社会保险、教育培训、服装装备、优待抚恤以及日常管理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落实保障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级公安机关辅警的管理和使用等工作,并指导和监督下级公安机关开展辅警管理工作。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退役军人事务、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辅警相关工作。

《条例》还规定,辅警协助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受法律保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支持和配合辅警依法履行职责。辅警履行职责行为的后果,由所在公安机关承担。

完善职业保障加强管理监督

为更好保障辅警依法履职,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条例》对辅警薪酬、社会保险、评烈抚恤等方面应当享有的待遇进行了明确。

《条例》规定,辅警薪酬根据其岗位类别、层级、从事辅警辅助工作年限、考核结果等情况确定。对特殊技能的专业人才,或者在高危险、有毒有害岗位工作的辅警,其薪酬应当与岗位的专业性、危险性、劳动强度等相适应。聘用辅警,应当依法为辅警办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并缴存住房公积金。公安机关应当为辅警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为辅警依法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定期组织辅警参加健康体检。辅警因公(工)负伤的,可以享受人民警察紧急救治绿色通道。

《条例》明确,辅警因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参与抢救、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以及处置突发事件等情形牺牲的,其遗属参照因公牺牲人民警察遗属享受抚恤待遇;致残的辅警参照伤残人民警察享受抚恤待遇;依法被评定为烈士的,其遗属享受《烈士褒扬条例》规定的待遇;烈士家属、因公(工)伤亡辅警及其家属纳入公安机关慰问范围。

《条例》还从建立健全辅警管理和监督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建立健全考核制度、规范警械装备管理、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受理和反馈制度等方面,加强了对辅警的管理和监督。明确公安机关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为辅警配发统一的工作证件、制式服装。辅警履行职责期间,应当按规定着制式服装,佩戴标志标识;确因工作着便装的,应当携带工作证件。根据岗位工作需要,公安机关应当为辅警配备必要的执勤和安全防护装备、执法记录仪和辅警数字证书。辅警在协助人民警察开展巡逻、抓捕、押解等工作期间,遇有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自然人人身、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在人民警察的带领下,可以协助使用必要的约束性警械。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