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陈仓区:工业聚链成群产业向新攀高 文旅融合激发发展新活力

来源:西部网 2025-08-29 09:42

工业产业“五群九链”积厚成势,文旅商体融合发展,三产活力全面提升。“十四五”以来,宝鸡市陈仓区坚持“工业强区、实业兴区”,全力把工业基础做牢、工业底盘做大、工业经济做强。坚持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8月28日,宝鸡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陈仓区专场发布会上,陈仓区区长马小锋介绍了“十四五”以来陈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a071888935506858b618e0b1ab972c5b.gif

c33190373b54b0bebebbcdbc0daa3cc2.png

“我们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加快发展步伐,全区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综合实力稳步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马小锋介绍,到2024年底,陈仓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6%。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民间投资意愿持续向好,2024年民间投资增速达到63.2%,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62.2%,实现质效双升。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分别达到4.76亿元、28.39亿元,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17%和10.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309元和19645元,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21.9%和37.7%。

工业聚链成群产业向新攀高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是县域经济发展硬支撑。“十四五”以来,陈仓区坚持“工业强区、实业兴区”,全力把工业基础做牢、工业底盘做大、工业经济做强。全区现有工业企业1327户,规上工业企业198户,形成了涵盖26个工业门类、1500多个产品规格的工业体系。积极实施重点产业链提升三年行动,北方动力发动机、聚和机械智能装备、瑞熙钛业高精度钛合金棒丝材等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高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钛及钛合金等“五群九链”积厚成势,到2024年底,九条产业链产值达454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

a0a061bf3c03dd6b15438ee331d47374.png

a7c03acdda6d807f29e353ac4df348da.png

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更加突出,秦创原(宝鸡陈仓)创新促进中心在全市率先成立,全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72户、科技型中小企业75户,北方风电等3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青岛啤酒等3户企业被工信部授予国家级“绿色工厂”,群力电工等3户企业单项产品荣获“陕西工业精品”。陈仓工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文旅商业体融合发展  “活力陈仓”更加凸显

“十四五”以来,陈仓区紧紧围绕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思路,全面提升三产活力。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3个,九龙山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大水川进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后备库,西镇吴山开园运营,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九龙山旅游公路获评交通运输部“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路”称号。

0102f02bac60e63116f8d8358cd1d91c.png

ec1b4a68570f85e58de488d6c9a6d41a.png

730d873524371dca4cd992d3fcdda788.png

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陈仓民间社火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地社火出访德、英、澳等30多个国家和和地区;社火脸谱、陈仓泥塑、皮影等非遗文创工艺品产业化快速发展,年产值达3000万元。魏家崖秦都邑“汧渭之会”遗址入选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对外开放走深走实,区港联动稳步推进,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完成主体工程,港务大道东段建成通车,阳平站被评为中欧班列西安副中心,今年以来宝鸡港中欧班列开行415列,同比增长3倍。

2ce75346485772840f89b230a913cbc8.png

9d8fd96e31423d3c1854a03175635746.png

会展中心跻身西北地区中型展会优选场馆。商业消费更趋活跃,形成奥莱小镇、青啤文化街区等8个夜间经济区域消费中心,陈仓区获评陕菜美食地标示范区。“节会+”消费活力显现,连年举办青岛啤酒节、九龙山生态马拉松赛、汽车家电博览会等品牌活动赛事,特别是今年国庆期间,陈仓区将在新打造的银杏音乐公园举办第四届宝鸡银杏音乐节,届时,全国各地的朋友可以前来观演出、品美食、赏美景。(记者 鲁鹏飞)

b40dfdab28767de27fff4e0ffd3fa35c.png

fcb09caa06daf82b34e9aa2efb9a3cc5.png

1055c215257f3c9bfa04fea5ef368f66.png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