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苏轼文化研究会成立

来源:宝鸡市凤翔区融媒体中心 2023-11-20 10:47

11月18日,陕西省首家苏轼文化研究会——宝鸡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在凤翔区举行成立大会。宝鸡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文明为研究会成立揭牌,宝鸡市凤翔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晓华致辞。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宝鸡苏轼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填补了我省专门研究苏轼历史和文化组织上的空白。

3966667a1b3191430e5abdca3eb21144.png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及省内外13家研究会发来贺信,来自全市的苏学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学校和企业代表近8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会议审议通过了《宝鸡市苏轼文化研究会章程(草案)》《宝鸡市苏轼文化研究会会费收取标准及管理办法》《宝鸡市苏轼文化研究会理事、监事、负责人选举办法》及《研究会首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建议名单》。

大会选举产生了宝鸡市苏轼文化研究会首届理事会、监事会及党支部。会议期间,召开了第一届苏轼文化研究会第一次理事会、监事会及支部委员会。王渭清当选会长,杨舟平当选监事长,芮晓枫当选党支部书记。齐会斌、王建强、张小军、陈永洲当选副会长,王建强兼任秘书长。会议聘任芮晓枫为名誉主席,祁念曾、常智奇、霍彦儒、苏振武、鲁旭、李常生、闫少峰为研究会顾问。

44234aafba0279cfd343f1aebf767152.png

凤翔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苏轼初仕之所。苏轼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其高尚的品格和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北宋大文豪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短短三年,苏轼始终秉持着出仕济世、造福一方百姓的热情,兴修东湖为民谋福,胸怀报国热情,日夜励精,消除积弊,展现出仁爱思想,仁政理念和政治才华。三年期间,修建了凤翔东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喜雨亭记》《凌虚台记》《凤鸣驿记》《思治论》“三记一论”等100多篇诗文,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近年来,宝鸡市高度重视苏轼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组织专家学者研究苏轼文化,组建宝鸡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创办《一览》杂志,出版《苏轼在凤翔》等书籍,逐步实现苏轼文化在宝鸡的历史性传承和复兴。1990年、2002年,全国苏轼研讨会曾在凤翔召开。同时,凤翔区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高规格建设融东湖、饮凤苑、雍城湖、六营民俗村、大秦雍城博物馆等项目于一体的大东湖景区,集聚区文旅商体,打造“龙头景区带动、乡村多点开花”的旅游新格局,推进凤翔文化旅游产业提质转型、全面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当选会长的王渭清作了表态发言。他说道:“感谢大家的信任和重托,在新的征程上,研究会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要加强理论学习。通过举办集中培训和个人研学,不断提升会员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要打造文化品牌。树立精品意识,以尊崇敬仰的态度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守正创新的精神推动苏轼文化重现生机,以观照当代的自觉来活化利用苏轼文化,让苏轼文化在宝鸡大地大放异彩。要推进文化交流。突出文化主题,创新研学形式,举办学术研讨,开展成果交流,通过外联内合,搭建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宝鸡苏轼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宝鸡市社科联主席刘殿博对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致辞中希望研究会成立后,理事会及全体会员要立足宝鸡实际,不断拓宽视野,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深挖苏轼文化的精神和情怀,推动苏轼文化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推进宝鸡苏轼文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82c069c3c577d82a2dd811598b80e30e.png

据了解,宝鸡市苏轼文化研究会由宝鸡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为非营利社会组织。主要致力于苏轼文化学术研究,通过深入挖掘苏轼在宝鸡的历史资料和有关文学艺术作品、推介苏学研究成果、参加全国性和省内外苏轼文化学术研讨和学术交流、组织开展苏轼历史文化遗迹考察等活动,不断提升“宝鸡苏轼文化”品牌影响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宝鸡新篇章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