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历史剧《望鲁台》展演侧记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0-11-05 20:29
由千阳县人民剧团和北京红布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创排的新编秦腔历史剧《望鲁台》,在宝烟俱乐部精彩上演。
据传,燕伋在渔阳设教的18年间,因思师心切,每日在学堂后面黄土塬边瞭望鲁国。为了能站得更高、望得更远,燕伋用衣襟撩土,垫足登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脚下便形成一个锥形土台,后世人称“望鲁台”。
燕伋是秦地儒家文化传播第一人,燕伋望鲁台作为千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誉为“中华尊师第一台”。为弘扬燕伋尊师重道的精神,2017年底,千阳县人民剧团和北京红布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创排新编秦腔历史剧《望鲁台》。围绕困惑与解惑两大主题,通过燕伋三次赴鲁、路不拾遗、铁肩道义、燕伋三问等生动情节,《望鲁台》把伟人常人化,把圣贤凡人化,把经文通俗化,把哲理感性化,把看似平常平淡的情节戏剧化、场面化、趣味化,讲述了一个尊师、思师、念师的感人故事,赢得广大父老乡亲欢迎和喜爱。
在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演出现场,观众姚孝贤告诉记者,自己看到了两个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燕伋和孔子,他们是那样可亲、可近、可学、可爱。
“在制作之初,我们就想做一部‘唱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剧。”北京红布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亚平说,“我从千阳剧团走出来,一直以来都想把燕伋尊师重道的精神搬上舞台。但燕伋生活的时代距离我们太远了,2000多年来,关于燕伋精神及望鲁台的所有资料都是碎片化的,制作难度非常大。今天演出时,现场观众的叫好声告诉我们,大家的辛苦没有白费。”
宋亚平介绍,自2019年4月首演以来,《望鲁台》获得多位国内戏曲专家和观众好评。参加2019年国际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节展演时,该剧还荣获文化和旅游部、陕西省政府颁发的优秀剧目奖,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省优秀十大展演剧目之一。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原副主任、戏剧评论家李春喜说:“《望鲁台》塑造了一个筑台者、仰望者、追求者,剧中真实、感人、细腻的情感描写,远远胜过塑造‘地方英烈’惯用的‘超人’手法,让不同的人对这部戏有所感觉,有所感动。”戏剧评论家孙豹隐认为,《望鲁台》把燕伋和孔子连在一起,给古代文化增添了一张非常值得思考和欣赏的图画。全剧通过燕伋,将孔子的优秀教育思想、教育传统充分体现,深刻刻画了燕伋形象,也展现了陕西人骨子里的忠厚、质朴。从某种意义上讲,看到燕伋就看到了秦人风貌。(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