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特殊的“线上执行会”

来源:安康中院 2025-09-10 15:10

图片

近日,安康旬阳法院蜀河法庭成功执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该案执行过程几经波折,最终在执行干警的努力下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小刘因承包工程急需资金周转,其父亲老刘向郑某借款10万元以解燃眉之急。后因未能按时还款,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按月还款协议。然而,在老刘偿还5万元后,因小刘工程款未能及时结算,导致老刘无力继续支付,郑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老刘名下的网络资金、银行账户等予以查控并冻结。经核实,老刘名下确无足额财产,且年事已高,缺乏固定收入来源。一边是申请人郑某亟待实现的债权,一边是被执行人老刘的现实困境,简单的“一冻了之”显然并非最优解。

为真正化解矛盾,旬阳法院蜀河法庭执行干警小李并未机械办案,而是积极寻找双方利益的平衡点。他多次主动与老刘的儿子沟通,释法明理,督促其积极筹措资金履行债务。经过多轮耐心、细致的协调,双方分歧逐渐缩小。小刘先行凑齐3万元本金,双方就剩余2万元本金及利息约定于年底前付清。为彻底消除郑某顾虑,小刘主动提出以自己名下一年门面房的租金收益作为履约担保,以最大诚意展现还款决心。一套融法理与亲情于一体的和解方案逐渐成形。

但此时负责该案的小李却意外受伤住进了医院,而小刘希望趁热打铁尽快转账、签协议以安家人之心。案件关乎当事人切身利益,进度刻不容缓。尽管身在病床,小李却明白,早一刻签署协议,就能早一刻让申请人拿到部分案款,化解当事人矛盾。于是,一场特殊的“线上执行会”在病房内悄然开启。

图片

小李通过手机屏幕组织双方在线核对协议、完成签名确认,并监督小刘将3万元执行款线上支付给郑某。就这样,在医院病房里,借助信息科技,一场充满温情的线上执行和解顺利完成,既实现了申请人郑某的部分债权,也解除了年迈被执行人账户的冻结状态,主动担责的小刘也终于放下了压在心头的巨石。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