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恒口示范区:创新“三力联动”乡村调解机制 破解信访积案化解难题
来源:安康恒口宣传 2025-08-25 16:07
近日,安康恒口示范区“三力联动”乡村调解工作座谈会如期召开,5名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民调解员接过聘书,标志着以“司法护航、道德润心、行政赋能”为核心的信访积案化解攻坚行动正式启幕。这一创新实践既是恒口示范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探索,更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通过整合多元调解力量,集中啃下时间跨度长、涉及主体多、化解难度大的信访“硬骨头”,为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和谐稳定根基。
当前,安康恒口示范区正处于城镇化转型与改革深化的“攻坚期”,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利益矛盾相互交织,重复访、越级访时有发生,存量信访积案成为制约基层治理效能的突出瓶颈。面对这一挑战,示范区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提出“理性对待上访,重温鱼水之情”的工作准则,将“调解优先”贯穿信访工作全流程,着力实现“群众事让群众说、群众事靠群众调”。在此背景下,“三力联动”乡村调解机制应运而生,通过构建“行政力量依法履职、司法力量精准保障、道德力量情感疏导”的协同体系,形成“资源互补、队伍联动、方式融合”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
三力协同:构建分层化解 “组合拳”
为确保机制落地见效,安康恒口示范区坚持“专业事专业办、身边事身边解”,精准组建三支核心队伍,让每类矛盾都有“对口解纷人”。
司法评查专班“定纷止争”:从市公安局恒口分局、恒口检察室、恒口法庭、恒口司法所及法律顾问成员、法律明白人队伍抽调业务骨干,聚焦法律适用、证据认定等关键环节,为信访案件提供专业法律评估,确保化解过程“于法有据、于理应当”。
道德调解员“以情化结”:从“两代一委”、村“两委”及监委、网格长、群众代表、乡贤精英、志愿者等群体中择优选聘人民调解员,凭借他们“群众威信高、基层经验足、沟通能力强”的优势,用“熟人语言”打通思想疏导“最后一米”。
行政处置力量“闭环落实”:从信访、住建等职能部门抽调骨干,针对涉及政策执行、民生保障的信访案件,牵头制定解决方案、跟踪落实进度,确保“问题不悬空、诉求有回音”。
规范管理:筑牢化解质效“防火墙”
为避免“调解走过场”,示范区建立“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以标准化推动化解实效:
“一案五清”台账管控:对94件存量信访案件逐一建立台账,明确“诉求清、症结清、责任清、方案清、时限清”,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杜绝“底数不清、推进无序”。
“三到位一处理”分类施策:严格遵循“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原则,既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也守住法治底线。
创新举措提效赋能:通过“公开听证”让信访过程“晒在阳光下”,以“乡贤揭榜”鼓励调解员主动认领复杂案件,用“以案定补”激发队伍积极性,形成“多管齐下促化解”的良好氛围。按照计划,示范区将在5个月内推动94件存量信访案件化解率突破70%,同步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经验。
乡贤力量:激活基层治理“软实力”
此次受聘的人民调解员,是机制中的“特色亮点”。他们扎根基层、熟悉民情,既能用“乡音”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也能以“公信力”化解信任隔阂。“我们得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既要懂政策、守法律,更要暖人心、解民忧,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村里。”一位人民调解员的发言,道出了队伍的核心使命。凭借“熟人社会”的信用优势,他们有效破解了“陌生人调解”中“说不透、听不进”的难题,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下一步,安康恒口示范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三治结合”治理模式,以“三力联动”乡村调解机制为抓手,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预警、排查、化解全链条体系,努力构建“法治有序、德治有效、自治有力”的基层治理生态。这一实践不仅为信访积案化解提供了“恒口方案”,更将为示范区城镇化转型、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筑牢稳定屏障,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秦巴山区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