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多举措扩就业稳就业 前8个月城镇新增就业1.58万人

来源:西部网 2025-08-15 16:00

来自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2万人,建成“零工市场”和“家门口”就业驿站45个,培育劳务品牌16个年创造收入198亿元,实现创业就业32万人,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3add6c149a0fb32d0d528e976ecb7c4f.jpeg

近年来,安康市以产业筑基赋能,壮大特色载体扩充就业“蓄水池”,打造稳定可持续的就业吸纳体系。通过“社区工厂+毛绒玩具”融合发展,以社区工厂为依托,大力发展毛绒玩具产业,有效解决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群众就业增收,目前,全市在营新社区工厂1011家,吸纳就业4.1万余人,其中毛绒玩具企业806家,吸纳就业2.2万人。社区工厂不仅成为群众“家门口就业”主阵地,更形成“就业在社区、增收在家庭”的良性循环,实现“小工厂”撬动“大民生”。安康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毛绒玩具加工基地,被授予“中国毛绒玩具产业新都”称号。

安康市充分发挥“劳务品牌+产业链条”的倍增效应。聚焦“一老一小”、特色农业、文旅康养、现代服务等民生领域,实施“一县多品”劳务品牌建设工程,成功培育出以“紫阳修脚师”“旬阳建工”2个国家级劳务品牌为代表的5大类16个特色劳务品牌。通过“品牌标准制定+龙头企业带动+技能培训支撑”,劳务品牌年创造收入198亿元,实现创业就业32万人,将地方技能优势转化为规模化、市场化的就业增收引擎。

“归雁经济+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安康市还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归雁经济”的指导意见》,通过政策指引和组织保障双向发力,产生“头雁归巢”带动“群雁聚阵”的虹吸效应,安康市发展“归雁经济”入选全国就业地方创新案例,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现场会在安康召开。目前全市返乡入乡创业累计超过5万人,创办经济实体4.5万个,带动就地就近转移就业10万余人。

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与“增收乏力”难题,关键在于提升劳动者就业市场竞争力。安康市以技能强链赋能,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推荐”项目化模式,围绕全市9条重点产业链及急需紧缺领域,分类开展订单式培训,上半年完成政府补贴性培训1.9万人次,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岗前培训、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发布《2024年度安康市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落实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分类参考指引,引导企业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和技能人才倾斜,助推“以技提薪、技高者多得”。

安康市还成立市级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工作专班,实行“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管理,建立“月调度、季研判”机制,将年度目标量化至关键节点,倒排工期压实责任,统筹发改、农业等30余部门力量,形成全市“一盘棋”,精准打好政策“组合拳”,以战役攻坚力度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加速兑现稳就业17条、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6条等政策,细化落地措施,推动政策应落尽落。

据了解,目前,安康市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18亿元、就业补助8663万元,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4433万元,延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为企业发展和稳岗扩岗保驾护航。运用“监测-预警-干预”机制,动态跟踪农民工返乡回流情况,扎实开展防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开展有效治理就业歧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等乱象,为1479名劳动者追回工资2415万元,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记者:毛明博、通讯员:杨华)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