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中医医院2024年十大亮点工作

来源:安康中医 2025-01-24 10:14

这一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

也是以改革推动医院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

这一年,我们勇毅前行、奋发图强,

借科技赋能发展。

这一年,我们德技双馨、优化服务,

凭仁心践行使命。

这一年,我们开拓创新、敢为人先,

以智慧突破困境。

这一年,我们携手奋进、和衷共济,

用奉献收获成功。

这一年,我们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以“一个基调”“一条主线”谋篇布局,

全力攻坚突破,各项工作亮点纷呈。

让我们开启记忆的收藏夹,

一起回味这段满含荣耀的“旅程”。

一、“杏林先锋”入选全省卫健系统十大典型案例

图片

图片

坚持党建引领、党建赋能,医院业务发展持续向好,公立医院国考提级进档,“五个医院”建设取得新成效,医院公益性得到彰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纪律教育深入人心,集中整治获省市肯定,医院风清气正、团结稳定,在全市党风政风行风评议中位居全市卫健系统第一,“杏林先锋”党建品牌成功入选全省卫健系统十大品牌,并被省卫健委、市直机关工委发文推广。

二、4大专科成功跻身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行列

图片

图片

坚持中西医并重、重点突破,持续打造优势特色学科集群,医院脑病科、眼科医院、儿科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急诊科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单位,医院现有省级重点学科/专科11个、省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4个、三级实验室1个,市级专科“院中院”5个,市级重点专科16个,市级诊疗中心4个。

三、医院信息系统顺利通过国家“四级甲等”测评

图片

图片

坚持数智赋能,全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安康市首家互联网医院上线运行,医院信息化建设顺利通过国家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系我省目前最高等级),患者可通过手机完成预约挂号、在线复诊、远程咨询、智能导诊、自助缴费、自助开单、报告查询、送药到家、“互联网+上门护理”等全流程就医服务,患者就医时间平均缩短约40分钟,指尖诊疗、便捷就医成为现实。

四、6个省市名中医工作站奏响内涵建设最强音

图片

图片

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2024年建成廖品正国医大师工作室、长安杨氏中医妇科流派杨鉴冰传承工作站、全省名中医李仁廷名中医学术传承工作站,医院获批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1个、省级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安康市专家工作站1个,为区域内寻求中西医治疗的儿科、妇科、眼科及肿瘤、肾脏、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带来福音。立足群众健康保健需求,开发生产中药院内制剂25个,自制的乌梅解暑饮、益肾养发饮、健脾减肥茶、降脂茶等深受患者欢迎。

五、82项新技术加快形成医院新质生产力

图片

图片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心内科成功开展陕南区域首例迷走神经节消融术,为迷走性晕厥患者带来国内最先进的治疗方案;胸外科成功开展的高龄患者气管肿瘤切除术,保持国内年龄最大(77岁)、切除气管最长(5.9cm)重建术的记录。2024年医院十大高新技术领跑全市,82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区域空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障网越织越牢。

六、20项省级科研成果彰显医院综合实力

图片

图片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聚焦影响区域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问题,实施中西医结合联合科研攻关,2024年医院顺利通过GCP、CAP国家“双认证”,成为市内唯一可承担国家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机构;医院获省市纵向横向课题19项、GCP科研项目11项,省科技成果20项,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论文3篇,获科研资助484万元,同比增长50%,医院的综合实力及在学术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大幅跃升。

七、“双培双带”筑牢医院高质量发展根基

图片

图片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及“135”人才选拔培养工程,全年招聘高学历人员49人,新增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91人,柔性引进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安交大一附院、省肿瘤医院等专家团队4个,1人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被授予陕西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系全省地市级医院唯一),1人入选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安康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被确定为陕西省学科带头人访学研修人员,1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学成归来,3人获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4人考取博士研究生,全年发放高层次人才安家费65万元,80余名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相继走上中层领导岗位,7名业务骨干被吸纳为党员,“业以才广、功以才成”迸发强大活力。

八、收支结构优化为医院转型发展提供新机

图片

图片

坚持“三转变三提高”,于危机中育新机,于改革中求突破,以“一个总基调”抓运营管理,医院逐步实现从粗放扩张式发展向精细内涵式发展转变,2024年医院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同比增长6.76%、5.43%,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同比分别下降6.36% 、13.55%,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增长3.56个百分点,中医药服务指标显著提升,病床周转加快,药品耗材占比、平均住院日等资源消耗性指标持续下降,医疗收支结构调整,患者负担减轻,医疗质量安全及医院两个效益全面提升。

九、“美丽医院”建设持续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图片

图片

建成投用5.45万平方米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大楼,腾挪搬迁、装修改造、文化布展30多个科室、10余个病区、20多个门诊和服务窗口,更换院内标识标牌1.4万个,医院布局流程更加优化;持续开展创文创卫及绿化美化亮化工作,扎实推进“党员服务进病房”“我为群众办实事”“五心优质护理服务”及志愿服务,认真践行改进服务“十项措施”“十项承诺”,使患者就医条件大为改善,医院面貌焕然一新,患者就医更加暖心更有尊严,医院美誉度、满意度大幅提升。

十、举办中医药文化节提振中医药发展自信

图片

图片

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三贴近”并重,医院成功举办“文化引领发展,中医融入生活”为主题的2024年全市中医药文化暨第十届膏方节,同步首发《心心相印》主题曲,不仅让广大市民认识到中医药是宝贵的“五大资源”,并在护佑苍生中发挥着“三大作用”,而且坚定了中医人的自信,营造了“识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

回首过去,

医院走过的路每一步都坚实有力。

展望未来,

医院将继续坚守初心,

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