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绘就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鲜活图景

来源:西安晚报 2025-07-19 08:44

41a024e3767e34c4c893d3e61bdd4bcd.jpeg

西安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受访单位供图

如今,走进西安的园区、企业,听到最多的评价是:“‘两行动、两措施’不是挂在墙上的方案,是司法行政人员跑出来的服务,是我们摸得着的实惠。”从立法听证会上企业代表的热烈发言,到便利店店主收到的温馨告知书;从跨国调解室里的握手言和,到小程序上弹出的律师视频……这些生动瞬间,共同勾勒出西安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图景。

2023年9月,西安市司法局召开动员部署会,明确将“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攻坚化解信访问题专项行动”两项行动与“服务保障科技创新”“务实推进示范区建设”两项措施作为全年重点任务。两年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从制度供给到执法革新,从服务升级到创新赋能,用法治“软实力”托起营商“硬环境”,交出有温度、有力度的“法治答卷”。

问计企业

从“立规矩”到“优生态” 让规则跟着需求走

“以前政策文件‘一刀切’,现在政府主动问计企业,需求能直接‘写进’条例里!”2024年6月,某科技企业法务总监在《西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会上的感慨,折射出“以制度护航发展”的转变。

两年来,西安市司法局坚持“立法为民、制度护企”理念,聚焦科技创新、“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等领域,推动《西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草案)》《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促进条例》立法,通过“企业座谈+高校调研+专家论证”收集企业意见100余条,针对“技术研发融资难”增设“科技金融支持”章节;同时,严把合法性审查关,累计审查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80余件,清理涉企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130件。

近日,西安市司法局印发《2025年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动态调整收费目录清单,深化招投标数智化转型,开展“守护公平竞争”专项行动,保障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执法革新

从“严管”到“善治” 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去年因经营太忙,忘记在期限内报送年报,以为要被处罚,结果收到了《首违不罚告知书》,还提醒我以后按期年报,这样的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未央区某便利店店主的经历,是西安推行柔性执法的缩影。

为破解执法过程中存在的“扰企”“简单粗暴”等突出问题,西安市司法局聚焦执法效能提升,推动实现了三个关键转变,让涉企执法更规范、更精准、更贴心。

检查方式上,从“多头检查”变“综合查一次”。出台《西安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方案》,推广“扫码入企”模式,检查主体、内容、结果实时上传“一企一码”平台,企业可在线评价。在莲湖区试点中,某企业负责人表示:“扫码就能清楚准备资料,执法人员不是找问题,而是帮补漏洞。”

执法理念上,从“机械执法”变“精准施策”。印发《西安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推广说服教育、指导约谈等非强制执法方式,重点执法部门制定“三张清单”(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未央区发布三批160项“首违不罚”清单,累计办理3680件,免罚超207.27万元。

监督重心上,从“事后纠错”变“事前预防”。创新“伴随式”执法监督,司法行政干警跟随执法人员“上门服务”,融“检查+监督+普法”为一体。

服务更优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护航” 打造涉企服务“金名片”

“一桩拖延十几年的涉外设备租赁合同纠纷,在短短一个月内调解完毕!”今年6月,长沙某公司负责人在“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对西安仲裁委员会的效率赞叹不已。两年来,西安司法行政系统构建“复议+公证+调解”多元服务体系,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行政复议架起政企“连心桥”。西安司法部门联合多部门印发专项方案,通过走访、协调会保障企业权益。2024年以来,全市新收涉企复议案件802件,调解率21%,挽回经济损失超800万元。

公证服务当好企业“贴心人”。推出120项公证事项24小时出证清单、67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发布6个服务企业创新产品,建立“公证专员”制度为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2023年9月至今,西安办理涉企公证2.74万件,减免费用840万元。

商事调解按下解纷“加速键”。积极推动商事调解试点工作,先后指导设立天平、融合商事调解中心。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商事调解受理纠纷5512件,调解成功977件,标的金额约8.7亿元(206件司法确认)。“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内,40余名境内外专家组成调解员智库,助力西安打造商事解纷“优选地”。

创新赋能

从“传统服务”到“智慧驱动” 让法治服务触手可及

“以前找涉外律师难,现在‘一键’匹配!”今年5月,某外贸企业通过“西安掌上12348”小程序3分钟联系到中亚法律专家,解决跨境纠纷。这一便利源于“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构建。

两年来,西安司法行政系统以“数字赋能”推动服务升级。建成“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1个市级中心、15个区县中心、185个街镇工作站);升级“12348”热线与12345并网,2024年接听超20万人次;推出“西安掌上12348”小程序,3年访问量超40万次。这一系列举措让法治服务触手可及。

西安司法部门联合法院设立诉调对接中心,打造“公证+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将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护航”落到实处。2024年,卢森堡某奢侈品公司商标侵权案3天高效调解,成为落实“两行动、两措施”要求的典型案例。

依托“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西安聚集涉外仲裁、商事调解、公证等优质资源,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一站式”服务,发放《中亚五国投资合作指南》等资料2000余册。仅2024年为95家企业解决171个法律问题;2025年“新春送法”活动走访16家涉外企业,提供“海外法律风险预防”等定制方案。

站在新起点,西安司法行政系统将继续以“两行动、两措施”为抓手,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发展之路,为千年古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更澎湃的法治动能。(记者 王涛)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