浐灞帮扶丨西安临潼穆寨街办:党建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2-06-16 09:41
西部网讯(记者 赵蕴清)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2021年9月,第三批浐灞驻村工作队来到西安临潼穆寨街办开展驻村工作。在帮扶办副主任、驻穆柯寨村第一书记赵西兵的带领下,该街办下辖的穆柯寨村、西岳村和业池村坚持党建引领,抓细做实基层党建工作,美好的乡村田园画卷已然展开。
乡风建设 为村中老人搭建精神港湾
在业池村,杨树林旁的王家小院格外显眼,小院的主人王振英曾在临潼区农业银行任职,退休后,每年夏天他都要和老伴回村居住。走进王家小院,家中院墙挂满字画,门头上,王振英亲手雕刻的“王家小院”四个大字刚劲有力。
据王振英介绍,书法字画代表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方式。在生活工作烦闷时,自己常常通过字画也获得心灵的慰藉。
王振英的返乡无疑为业池村增添了新的气象,村中文化氛围也日渐提升。据驻业池村第一书记孙斌介绍,退休人员告老还乡,得益于村中乡风建设工作的持续开展,而乡风文明建设也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不仅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发挥好党建引领的作用。在穆寨街办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村民们的物质生活不仅有了改善,精神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为了丰富村上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各工作队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通过入户走访为老人送去精神关怀,在节假日,村中还将老人们聚在一起,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活动,让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家常拉亲情,以此消解孤独的情绪,和睦相邻。
随着穆寨街办乡风文明建设的推进,村中社会风气的稳步提升、农民精神面貌显著改善。谈及近年来村中的改变,王振英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如今基础设施不但得到了更新,也为他们这些返乡老人提供了施展才艺的空间,而这都离不开驻村工作队的努力。
而对于驻村工作队来说,像王振英一样的老人返乡居住,既是多途径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也为重振乡村经济重建田园文化的提供了有益探索。
党建为先 助推乡村工作迈上新台阶
除了乡风文明建设,党建引领还体现在驻村工作的方方面面。
驻村工作开始后,赵西兵根据穆寨街办的现状,并结合穆柯寨村、西岳村、业池村的实际情况,一方面统筹规划,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在这之中,强化基层党建工作成为了各个工作队的首要任务。
针对村中两委年龄普遍偏大的问题,赵西兵制定出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各村根据学习计划,逐步推进党员干部的日常培训工作。例如在业池村,孙斌和工作队员对村委干部进行电脑培训,这对于国家相关政策的自主学习,村中发展电商、村内村外的信息互通有着积极的意义。
此外,工作队还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来提高党员思想觉悟,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去年9月,临潼遭遇了60年不遇的大暴雨,在赵西兵的带领下,工作队与村两委第一时间排查灾情,将村民的损失降到最低。疫情期间,穆寨街办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开展疫情防控专题学习培训会,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多措并举织密疫情防控网,全力保障了辖区群众的健康安全。
书记带头 乡村产业发展焕发新生机
为了解决村民“等、靠、要”的问题,巩固脱贫成果,强化村民的内生动力,三名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
在业池村,孙斌带领工作队对村中现有的产业进行了升级,并计划通过延长产业链的方式,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例如建设香椿大棚,增加香椿产量,并形成作坊式加工厂,通过生产香椿辣子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村中添置磨面机,通过设立公益岗位为村中贫困户增收,加工后的面粉市场价位也会因此而提升。
在西岳村,周光辉通带领工作队试种玉露香梨,目前苗木长势良好。今年秋后还将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进行试种。未来,工作队将与村两委发挥统筹引领的作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办活动”三个方面,努力把玉露香梨打造成为西岳村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在穆柯寨村,通过组织劳务工作队,将村民介绍至西安市从事绿化养护工作。工作闲暇之余,从事园林工作出身的赵西兵还为这些村民开展了基础业务的培训,以此提升他们的工作技能,在有一技之长的同时,也增加了大家的收入。此外,赵西兵带领的工作队将“消费扶贫”这一创收手段继续延续下去。
作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驻村工作队勇于担当责任,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开展。未来,驻村工作队还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基层党建工作为抓手,努力实现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