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 新作为 让群众享受便利化政务服务——渭南构建四级政务服务便民体系侧记
来源:陕西日报 2021-12-14 10:33
通过华州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管理平台,工作人员可以实时了解大厅内企业和群众办事情况。穆骋文/图
打开手机,在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腾讯地图等APP中搜索“便民服务”或“政务服务”,就能清楚找到渭南市域内各个政务大厅、便民服务站、便民服务室的具体地址、工作时间和联系方式。
“近年来,我们重点抓好市县镇村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动政务服务向镇、村延伸,基本实现了市县有便民服务大厅、镇有便民服务站、村有便民服务室,让所有群众能享受到标准化、便利化的政务服务,享受简政放权改革红利。”12月3日,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李卫东介绍。
贴心服务到家门
“太快了!不到5分钟,我爱人的退医保业务就办好了,便民服务站的效率真高!”
家住富平县城关街道的47岁居民刘红,因丈夫在高陵区的工作单位要为他办理医保,需要退掉此前社区为他办的医保。丈夫没时间回来,刘红便拿着相关资料到城关街道便民服务站办理手续。“除家属代办外,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都是代办员,对老年、残疾等行动不便群众提供‘上门式’‘导办式’服务。”该服务站主任赵静艳介绍。
目前,渭南市已建成县镇村三级帮办代办队伍,县镇便民场所设有代办窗口,即办件立等可取、承诺件放下就走、办结件立刻寄送。
在富平县齐村镇便民服务站,记者看到了“一窗通办”窗口。服务站副站长杨淑银介绍,一般事项在此均能受理,本镇群众不需要再跑到县上去办事。“目前全市127个镇(街道)、2102个村(社区)统一事项进驻标准,镇级政务大厅平均进驻事项56项,村级平均进驻事项70项,方便群众就近办事。”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行政效能监察科科长史志斌介绍。
华阴市为了做好“家门口”的服务,针对8月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较集中的情况,在政务服务大厅增设临时窗口,提供“一站式”助学贷款办理;在华山创业创新产业园设立“政务服务驿站”,就近为园区企业提供注册登记、税务办理、项目备案等服务;成立“红色帮办小分队”,深入社区、商场宣传企业开办规定、惠民利民政策,帮助办理证照。
高效为民办好事
800多个业务事项查询、470项事项申报、办事预约、代开发票……在华州区政务服务中心的自助服务机上,可以实现申请网上递交、材料网上传输、信息网上录入、审批网上通过、结果网上告知。这样的自助服务机在华州区每个镇都有。
“您把手机摄像头对准门头,门头没有问题,防蝇门帘请放下来,卫生制度牌我看一下……”在该服务中心的一间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正在对照小餐饮经营许可证踏勘标准,对柳枝镇的一家小餐馆进行实时远程视频踏勘。这样的远程视频踏勘,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让审批服务更高效、更便捷。
2020年7月,华州区推行“独任审批员”制度,聘任6名干部为营业执照办理事项的“独任审批员”。在法律关系明确、材料简单、事实清楚的行政审批事项中,将行政审批由之前的“审、核、签、发”变为“一人独任审批”,实现了“即批秒办”。华州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王赞东告诉记者。
不只是华州区,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四级调研员王晓丰介绍,渭南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渭好办’掌上平台、自助服务机可为全市群众提供1100项便民服务,只需轻轻一点,事项就能轻松办理。
件件事项有回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事项都可以一次成功办理。群众遇到暂时不会办、办不成的“疑难杂事”该怎么办?
12月3日,记者来到大荔县行政服务中心,一进大门,左侧的“未办成事项受理台”便映入眼帘。两名导办员正耐心询问群众今日事项办理情况,对未办成事项进行现场登记,为群众提供指导,讲解政策。同时,能够帮办的,立即帮群众办成;不能现场处理的,联系大厅管理人员协调解决,并对未办成事项跟踪督办。
自2019年以来,渭南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未办成事项受理台”,专门受理群众未办成的事项。记者在大荔县政务大厅看到,“未办成事项登记表”“未办成高频事项办事指南、热点问题政策解答”“未办成事项处理措施”等足足记录了14本台账。“我们对梳理出来的69项未办成高频事项和82个热点问题,逐条进行研究,进行流程再改造、材料再精简、环节再整合,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提高了办事效率。”大荔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姚林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政务服务网向镇村延伸,推进更多审批服务事项下沉、进驻到镇村,让更多基层群众享受更好、更快、更便捷的政务服务。”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潘西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