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驱动科创债质效双升 “陕西模式”实现六大突破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 2025-10-30 15:19

2025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明确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通过政策引导、精准辅导、部门协同、多元培育等举措,推动科创债券成为陕西科技企业重要融资渠道。自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至10月28日,陕西省非金融企业累计发行科创债17只,金额153.5亿元,发行量位列全国第九。

多维度施策推动政策落地

强化宣传,破解认知瓶颈。针对头部创投机构,以及重点科技企业开展上门辅导,并赴多地市开展政策宣讲。同时,联合交易商协会召开“银行间市场科技创新债券宣介推广交流会”“陕西省新质生产力主题债务融资工具投融资对接会”,提升政策知晓度。此外,借助公众号、新闻媒体、新闻发布会等渠道解读政策。推动西科控股参与科创债集中路演及上线,介绍其首只科创债筹备情况,形成“示范引领+政策解读”的宣传矩阵。

靶向辅导,提升配置质效。建立“科创债券重点企业白名单”,指导金融机构为企业定制“一企一策”发行方案。制定“孵化一批、带动一批、储备一批”全流程工作方案,同时引导长安银行、西安银行等省内法人金融机构,通过投资科创债、开展债贷联动,发挥本土金融力量支持本地科技企业发债。

凝聚合力,推动配套落地。联合省委金融办,省、市财政、科技等部门召开科创债座谈会,围绕建立科技企业发债后备库、完善担保及风险分摊机制、出台贴息奖补政策、构建科创债指数以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等议题研讨,形成工作方案,并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提高企业发债积极性。

培育主体,扩充供给渠道。推动陕西信用增进公司获批加入银行间市场,为科创企业提供多元资金;助力长安银行、西安银行成为主承销商,秦农银行成为一般承销商。指导法人机构下沉市场,服务中低评级科创企业。目前,西安银行、长安银行参与多只债券承销,陕西增信发布西北首支信用债指数,陕西债券二级市场流动性提升,本地机构支持作用凸显。

“陕西模式”实现六大突破

多项“首单”落地。西科控股发行全国首批、西北首单科创债;陕西金控发行西北首单公募科创债;中科创星作为首个发行科创债的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同时也是首批5家运用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的企业之一,为科创债市场提供了“陕西经验”。

多层次发债主体建立。现已发行科创债的10家企业,涵盖科技型企业与头部创投机构,包括地方国企、民营企业,主体评级从AA至AAA不等,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发债主体体系。

风险分担设计多样。已发行科创债通过信用衍生品、直接担保、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等方式进行增信:西科控股发行全国首单引入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增信的科创债;中债增信运用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为中科创星提供担保,西投保提供反担保,央地协作风险分担模式成功落地。

募集资金科创属性突出。资金主要投向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中科创星募集资金专项投向光子芯片、人工智能等“卡脖子”领域基金;西科控股募集资金80%支持秦创原光子产业集群;陕西金控募集资金用于置换子公司新材料产业基金出资;陕西有色募集资金50%用于补充子公司宝钛集团流动资金。

货币政策引导利率下行。科创债券发行加权平均利率仅2.40%。通过政策工具引导,利率明显下行,如中债增信运用再贷款资金投资中科创星债券,引导发行利率低至2.10%,创西部同类债券最低水平。

发行期限灵活适配需求。2025年新发行的科创债,期限从0.7年至10年不等。其中,中科创星“5+5”弹性期限契合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周期,水利三局发行3+N期限永续票据,为企业补充长期稳定资金,改善资产负债结构。

下一步,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将持续优化科创债生态体系,推动科创债增量扩面,探索构建陕西特色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将发债储备向民营、硬科技、中低评级企业倾斜,动态筛选调整。引导主承销商按企业需求灵活设置条款,允许按研发周期续期或赎回,探索推进挂钩创新积分、专利数量的浮动利率债。支持有条件机构对陕西科创债做市,鼓励通过银行柜台发行,扩大投资者范围。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