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员工火眼金睛识破“装修骗局” 警银协同成功守住客户45万元

来源:邮储银行 2025-07-11 15:36

近日,邮储银行安康市巴山西路支行凭借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专业高效的风控手段,在取款环节精准识别并成功拦截一起高达45万元的疑似电信诈骗案件,为客户刘女士筑起了一道坚固的资金防火墙。

层层核查显疑点,抽丝剥茧识风险

客户刘女士前来该网点预约提取大额现金45万元。当柜员按流程询问取款用途时,刘女士称用于“房屋装修”。然而“45万元装修款”远超常规额度,专业敏感性让柜员当即提高警惕,在系统内对该笔交易做了重点标记。

刘女士依约前来办理取现。鉴于前日疑点,柜员和营业主管再次进行多重核验:当被深入询问装修具体内容时,刘女士语焉不详;要求提供装修合同或付款票据时,她无法出具任何凭证。更令人警觉的是,在工作人员要求其提供一位直系亲属(其儿子)的联系方式以备核实时,刘女士在手机上反复翻找了十几分钟才提供一个号码。营业主管在支付宝及微信上核查该号码,不仅未搜到有效关联信息,微信平台更直接弹出“风险号码”的高危提示! 客户回避关键问题、提供风险联系人信息等多重异常行为特征,高度符合电信诈骗受害者的受控表现。

果断处置零延误 警银联动阻诈骗

面对明显可疑情况,营业主管当机立断启动反诈应急预案,迅速拨打110报警。民警迅速抵达现场。面对警方询问,刘女士坚称儿子在“政府部门上班”,单位信息“必须保密”,拒绝透露任何具体信息。综合其异常表现和高度可疑的所谓“家属”风险信息,警方判断刘女士极可能已被诈骗分子深度洗脑控制。为保护其财产安全,警方将刘女士带至派出所进行进一步劝说与甄别,有效阻断了45万元资金落入骗子之手的风险。

严守“最后防线” 践行金融担当

该事件充分体现了银行一线员工在日常业务中对反诈工作的高度敏感性和强烈的责任心。“从预约时的首次风险排查,到临柜时持续多轮、多方式核验,直至与警方无缝联动,每一步都关系到客户的财产安全。”该支行负责人强调。邮储银行始终将客户资金安全置于首位,通过持续强化员工反诈能力培训、完善大额及可疑交易监测机制、深化与公安机关的应急协作等举措,不断提升风险防控效能,在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的关键战场上,彰显了金融机构的专业价值与社会担当。

银行风险提示:

大额资金用途需谨慎: 对超出常规用途(如大额“装修款”)的款项,银行会加强核查,请理解配合;

保护关键隐私信息: 不要向陌生人透露家属联系方式,警惕索要“保密”信息的异常要求;

多方核实莫轻信: 涉及大额转账取现,务必告知家人并确认,遇银行核查请如实说明;

遇质疑请相信专业: 若银行或警方提示资金风险,请高度重视,冷静接受劝阻。

邮储银行将继续筑牢金融安全防线,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