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检察:“益心”聚能 守护古树
来源:西部法治报 2025-04-08 14:44
在秦岭腹地的柞水县,一株编号为61102600060、树龄长达1200年的小叶榉树,其生存空间曾被严重挤压。如今,它重获新生,再度舒展枝叶,焕发勃勃生机。
“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检察机关依托‘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广泛收集线索,组织专家、志愿者与检察人员一同实地‘会诊’,进而精准提出检察建议。”3月16日,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检察部负责人杨辉介绍。这场由“云端线索”引发的连锁反应,为当地36株古树成功争取到26.79万元专项救治资金。经过枯叶清理、病虫治理、树洞修复、根系复壮等一系列专业养护举措,这些饱经岁月沧桑的古树重新焕发出盎然生机。
云平台汇聚线索 点亮守护绿色之光
“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汇聚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凭借敏锐的观察力与强烈的责任感,及时发现身边损害公益的问题,并通过云平台迅速反馈给检察机关。柞水县那株小叶榉树的线索,便是志愿者悉心观察、积极反馈的成果。
类似这样由“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线索、参与办案的成功案例,在全省范围内还有很多。
2024年3月,山阳县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的线索,称山阳县城关街道葛条村一株约有3000年树龄的红豆杉古树生长环境令人担忧。这株被誉为“秦岭红豆杉王”的特级保护古树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植物。
检察机关经初步调查,发现该树存在枝条被砍、枝干缠绕电线绳索、周边施工硬化等诸多问题,其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在深入摸清古树生长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后,检察机关立即前往林业等相关部门调查了解原因。“经过调查发现,该古树已被列入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目录,属于特级保护古树,但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古树生长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承办检察官全长俊介绍。面对现实状况,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迫在眉睫,而公开听证成为破题的关键之举。
公开听证聚智 共绘古树保护蓝图
“红豆杉又称紫杉,被我国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堪称植物界的‘大熊猫’,推进红豆杉古树的有效保护迫在眉睫。”全长俊说。鉴于该问题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协调难度较大,山阳县检察院决定召开公开听证会。
2024年4月9日,听证会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证员、“益心为公”志愿者,以及林业部门、财政部门、镇政府、村委会、施工单位和技术专家等各方代表。在这个过程中,“益心为公”志愿者积极参与办案环节,为古树保护建言献策。听证会上,各方围绕古树保护展开深入讨论。代表们纷纷提出多项切实可行的建议,包括强化监管、明确管护责任人、设立警示标识、制定惩罚措施以及加强宣传等。检察机关综合各方意见,向林业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要求其依法履行管理职责,加大监管和保护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古树生长环境。
为进一步推动辖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山阳县检察院依托“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经过2个多月的全面摸排,有关部门为辖区内276株古树名木建档立案、悬挂保护牌,并对其中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8株特级古树实行专门保护。这一系列成果生动展现了从个案突破到全面推进古树保护工作的良好成效。
“对症下药” 开出精准保护良方
在秦岭腹地的柞水县,那株1200年树龄的小叶榉树在历经病虫害侵扰后重新焕发生机;黄陵县的233株三级以上古树名木得到“一树一策”精准保护,其中有着5000年历史的古柏绿意盎然;略阳县的82株登记古树在专项整治中摆脱了垃圾围堵、灯带缠绕的生存困境……这些鲜活的案例,是陕西省检察机关发挥检察监督职能,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古树保护工作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注重凝聚保护合力,与林业、自然资源等行政机关建立生态环境检察沟通协调机制384个,为古树保护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具体的保护手段上,科学管护也为古树保护工作带来了全新活力。
白水县检察院推动行政机关为古树定制了“二维码身份证”,只需用手机一扫,便能获取古树的详细生长数据;铜川市宜君县在千年娑罗树下召开露天听证会,通过现场勘查、专家评估,推动建立了专业养护方案……这些科学手段实现了古树保护从“人防”到“技防”的跨越,极大提升了保护工作的效率。
与此同时,跨区域协作与长效机制的构建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为古树保护工作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2023年6月,豫鄂渝川甘青陕7省(市)秦岭生态环境检察协作会议在陕西宝鸡召开,共同签署《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检察监督跨区划协作协议》。陕甘川3省8市检察机关建立加强秦蜀古道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机制,聚焦古道沿线古树名木保护等开展专项监督,通过办案督促保护古树41株。这种协同治理模式,使大巴山系的千年铁坚杉、秦岭南麓的红豆杉等珍稀古树得到了系统性保护。
数据显示,全省检察机关招募“益心为公”志愿者2900余人,志愿者提供案件线索900余条。省检察院与陕西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等7家环保组织、西安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工作机制,深化古树保护公众参与。(记者 高虎 通讯员 刘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