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阴:基层立法联系点铺就社情民意“高速路”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4-08 14:34
“以前,我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参与立法。现在,我知道了,这是关系我们利益的事情,我们得好好提建议。”3月26日,在汉阴县涧池镇紫云南郡社区的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居民林立兵说。
前不久,在参加安康市养犬管理条例的意见征询时,林立兵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关于“规范小区居民文明养狗”的建议并被采用,着实让他兴奋了一阵子。
紫云南郡社区是汉阴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安置着全县10个镇692户2688名搬迁群众。汉阴县人大常委会自2023年底被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在全县确定10个立法联络站、29个立法征询单位、3个立法协作单位、153个立法信息采集点。紫云南郡社区便是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之一。
该社区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的办公室里,各项规章制度公示上墙,驻站人大代表的基本情况、履职记录等信息一目了然。这里还专门设立了意见箱,居民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投入箱内。
法律法规的专业性很强,如何让大家积极参与这项重要的建言献策工作?紫云南郡社区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专门聘请了“两代表一委员”、社区法律顾问、社区工作人员等担任立法信息员,吸纳了一批协会志愿者、社区网格员等作为立法志愿工作者,组建起群众身边的普法宣传队,让法律法规和“民言民语”在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实现无缝对接。
2024年,紫云南郡社区的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征集到31条意见建议,涉及养犬管理条例、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
截至目前,汉阴县已对32部法律法规草案开展立法征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00余条,上报意见建议199条,其中20余条意见建议被吸收采纳。
与此同时,不少群众也从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的普法宣传中,学到了法律知识,懂得了运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
“这次能追回我们的务工工资,全靠社区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的指导帮助。我也明白了遇到事情要找法律,用法律才能解决问题。”3月27日,提起追回工资的过程,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群众陈强竖起大拇指。
2022年起,陈强与3名工友在建筑工地打工,没想到连续两年被拖欠工资。2024年底,社区的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搞普法宣传时,他们主动寻求帮助。最终,在人大代表蔡青的帮助下,他们追回了被拖欠的工资。
“除了征集群众对法律法规的意见建议,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还是一个重要的普法平台。不少群众就是在我们开展的普法宣传中知道了酒后驾驶摩托车是违法的,知道了不能向陌生人提供银行账号,更知道了解决问题要靠法律。”汉阴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喻胜全说。
如今,汉阴县以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为依托,不断延伸基层听取民众意见建议的触角,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让立法信息采集点成为群众学法懂法用法的重要平台,大幅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截至目前,汉阴县已累计开展法律知识宣讲1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0余份,调处矛盾纠纷30余件,实现了立法意见征询与普法宣传、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通讯员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