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劈碧波 泳池映出最靓的青春底色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2-11-01 10:40
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和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都市广播·陕广新闻联合推出“奋进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2022年陕西残疾人文化周系列专访”特别节目之十二。
2021年,在西安市举行的第11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上,年仅16岁的双下肢残疾姑娘李格格取得五金两银、一个第四名的好成绩,并且三度打破世界纪录,成为泳池中最靓的金花。李格格来自延安市,从开始进入游泳队到成为冠军,这6年的艰难困苦,只有李格格自己知道。
2005年8月,延安市安塞县的一个偏远村子里,一位怀孕的妇女在地里干了一天的农活,回到家刚端上饭碗,就腹痛难忍。当时,由于事发突然,农村偏远,交通不发达, 还没来得及等车去医院,一名早产女婴就在家里降生了,这名女婴就是李格格。直到孩子一岁的时候,妈妈才发现孩子不会走路,后来才知道,早产儿本该放在保温箱里,但当时由于农村没有条件,致使孩子的双腿落下了残疾。尽管如此,在妈妈的辛苦付出下,小格格还是坚持上学。
一直到2015年,李格格通过了陕西省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前往云南昆明参加游泳队集训。面对这难得的机会,李格格犹豫了。从未接触过游泳,训练会不会很累?自己的身体能不能坚持下来?会不会在训练一段时间后被淘汰?最终,在教练的分析劝说下,李格格决定勇敢地迈出这一步。
第一次进游泳馆,看到了很多残疾人朋友,他们穿着泳装认真地在水里训练的样子,打动了李格格,和这些身体都有不同残疾却都在顽强努力拼搏的人在一起,让她心里觉得很安定。第一次训练,李格格内心既害怕又兴奋,看着老运动员在泳池里游得又快,动作又漂亮,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训练。从第一次下水训练,用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李格格才克服了害怕水的恐惧,但是训练训练的进度却落后于同一批来的队员们。不服输的格格就每天给自己加练,最终如愿留在了游泳集训队。
从刚开始的一节课两千米,到现在一节课五六千米,每天两节课,就这样一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由于下肢在水里无法活动,整个身体都靠手臂滑行带动前进,因此,手臂负荷较大,肌肉经常酸痛。柔韧训练是每一个专业运动员的必修课,而偏偏她在这方面比较薄弱,肌肉较硬。每天在训练课结束后,李格格就自己去健身房压韧带。就这样,通过加练、加课,李格格的成绩一点一点提高。
2017年,李格格第一次真正参加比赛是武汉锦标赛,没想到一举拿下了50米仰泳和50米自由泳两枚银牌,这队刚参加训练不到两年时间的她是莫大的鼓励。2019年,李格格拿到了第一枚个人金牌。那是在天津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她参加的最后一个项目——50米蛙泳。前面几天的比赛,都是以零点几秒的微弱差距,与冠军失之交臂。最后一天,李格格不服输的倔劲儿让她在最后一场比赛中,拼尽全力。果然不负众望,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枚金牌。这也奠定了李格格在残疾人体育道路上的基石,也才有了第十一届残运会上、在家门口摘金夺银的大放异彩。
第十一届残运会结束之后,李格格调整心态,一切归零,重新开始,一如既往的努力、训练。李格格说,面对困难,最终能做的就是直面,一定不能逃避挑战,我们每天都在接受挑战,要学会坚持,迎难而上,让自己坚强地、乐观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