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小按键里的大世界 “疫战”中侠骨也柔情

来源:西部网 2020-02-29 17:51

“疫情就是镜子,不要回忆我曾经说过什么,而要看我此刻正在做什么。我早已忘记了危险与疲倦,因为国家有难,所以选择战场。小按键,大世界。在指尖跳跃着的‘0——9’,小按键切换中做过的每一次排查与核实,都与您的安危关联。”

战场需要我们,上!

“去吧,国家需要你们!”——父母的嘱托

“去吧,国家需要你们!”刚刚做完脑部重疾手术的公公对前去上战场的他们说。

危难时刻,作为党员,我与战友们迅速组建未央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三返”人员(返岗、返工、返学)专项协调组,即刻加入战斗。

7ea39bfba195ce28ed5d287f777d7a60.jpg

公公手术后刚刚出院,病情监测期间需要每天早、中、晚三次登记体温,测量血压,康复锻炼做一日三次以上,24小时内各种用药达近十种,每一种药物的的计量也不尽相同,一旦疏忽出现差错,后果将不堪设想。

心里放心不下重病的老人,我在出发前,细致地为老人列下一份用药清单,交到婆婆手中,详细注明每次吃药的具体时间、用量以及方式,按照顺序分别把药物装进一个个小隔档里……

我们在防疫一线工作每天接触各类人群,而老人正是身体最虚弱的时候,需要远离外界的接触。每一次买来新药,我们却只能放下药袋,止步于门外。

在大家与小家的选择中,我们丢下了小家,扛起了责任,为了大家!

“妈,我们出发了,爸就交给您了!”毅然关上家门,只留给父母一个个离家的背影,心中亦有万种牵绊,仍在重要关头挺身而出,披上了“盔甲”。

“我是共产党员,这种时候我们不上谁上?”

“爷爷,我们会经常和您打电话,视频聊天,爸爸妈妈在单位都很忙,语音、视频不方便,您想我们了,就多看看我们的照片,您可千万别忘了我们啊!”听着儿子的话,全家人都忍不住鼻子一酸……

从那天起,一遍一遍,一张一张地翻看手机上的相册,成了老人最大的慰藉。最需要的时候,我们不在身边,想起对于家人的亏欠,自责与愧疚涌上心头。

“可还记得我的外号‘郭大侠’?”——侠骨与柔情

上小学时,《射雕英雄传》风靡一时,班里几个调皮的男同学,给我起的绰号,直到现在,我仍然喜欢这个侠肝义胆的名号。

正值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刻,我每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以上,一个人,一支笔,一部电话,一台电脑,电话、键盘按键的节奏声,伴随着日落,又敲响了黎明。

“女儿,怎么视频三次都没接?”2月11日下午老妈打来电话。

“妈,我在外面。”我安慰着电话里的老人。

“是不是有啥事啊,现在国家都叫咱们呆家里最安全,不是说宅在家里就是对国家做贡献,外面容易接触病毒感染,到处都不叫人出去,每天确诊那么多人,这个时候,你还出去干啥,有啥事,你一定要给爸妈说啊!”母亲急切地询问。

“妈,您放心,我没事。晚上12点半以后我再给您详细说。” 希望老人不再担心我的工作和安全,简短地交流后,立即拿起密密麻麻的排查单,迅速开始了新一轮的数据核查。

我每天根据上级反馈过来的各种数据,仔细核查“三返”人员详细的信息登记、身份验证、居家隔离工作,期间还会及时处理反馈疫情防控信息,确保自己负责的这一环节,经手的数据100%准确,在国家织紧织牢疫情防护网这个系统工程中,做到不漏掉1人,不错报1条。

每天坚持写日记,是我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在防疫期间,更是没有间断,用《战“疫”日志》记录这段奋战时光,对照上级的具体要求,跟进,毫不懈怠,及时更新、内化新的工作标准,在朝夕忙碌中依然精益求精。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工作进展中信息咨询,及时答复,对群众反映的特殊情况,耐心倾听、解答,认真登记,及时核实,确保反馈落实一丝不苟。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人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和交织,情绪也可能在平静、焦虑以及昂扬中交替循环。每天坚持阅读活动,一天也不落下。

这种时候,为什么更要读书,因为,读书会让你多一份理性,多一份知识,多一份从容。

“学习强国”中温情推送的相关书籍《钟南山——生命的卫士》、《奇特的传染:群体情绪是怎样的控制我们的》、《真相》、《狐狸与刺猬》等书籍像一场场的及时雨,滋养着我们的心智。

9841dc60325f09e6ac481f9d8fb76464.jpeg

在电话沟通中,虽然需要采集、核查的是数据和信息,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看到每天里既有自身专业知识的支撑,又有书中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的帮助,我细心地关注他们的情绪,亲切地询问,并及时安抚、排解焦虑、苦闷等不良情绪,积极引导他们用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心态,客观理性的认识疫情,避免不良情绪下有可能爆发的矛盾或冲突。

从机场、北客站、火车站等不同路径进入未央的返工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受地域、口音、年龄、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也不是每一次的沟通都是那么顺畅,难免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在承受委屈时,我不急不躁,在对方无理取闹抑或毫不耐烦时,我耐心倾听,有理有据,温柔解答,因为我想,电话的那端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人都是第一次亲历这样的战役,在新的境遇面前,难免会有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无所适从,因此,我要更包容,更细致、更周全。

多想一些,做的更好一些,即使“0——9”这几个数字毫无生命,也丝毫不能阻挡我把温情给予给联系过的每一位陌生人,他们的心里,定会留下一个温暖的大西安。

“您好,这里是不是疫情防控中心?”电话那端情绪愤懑,歇斯底里,情绪几乎处于失控的边缘。

“您好,这里是,请问您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我没有受到对方情绪的影响,依然耐心应答。

“你好,我有个情况要给你们反馈,我和我爱人都是医生,进门的时候,做了登记,量了体温,一回到小区,我们就自己隔离了起来,回来之前,我在网上买了很多日常用品和水果,但物流又不是同时发到的,一次也取不完,现在物业不让我们出去拿东西……我们和物业现在关系很僵……”她劈头盖脸在电话里对着我发泄一通,一句接着一句,越说越激动,语速越来越快,我依然没有打断她的来电,一句一句仔细地听,在本子上记下重要的关键问题。

“首先,感谢您的来电,以及对我的信任!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先不要生气,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各种状况都有可能发生,刚才您的情绪波动很大,我能够理解,处在隔离期间,您和家人的确是不能下楼外出的,也请您理解社区统一、科学的举措。居家生活物品保障这方面,咱们争取再和物业工作人员心平气和地沟通一下,我相信您的问题一定会很快得到解决的,特殊时期,我们多一次交流,多一份支持,祝您生活愉快!”此番沟通中,我首先把自己作为最好的听众,让她的负面情绪得以释放,再和对方进行沟通,引导她从焦躁中转换,带去一份真诚的安慰,再共同商量办法来解决问题。

“听了您的这番话,我心里好受多了……”那头的她已经渐渐平息了下来。

“叔叔,叔叔,帮我开一下门。”处理完当天系统里面的最后一拨信息,终于回到了小区门口,已是夜里12点30分,没想到迎接我的是一个大大的铁锁子。

“10点前可以回小区,这都快半夜1点了,你看你个女的,还回来得这么晚,自己住酒店去!”门房大爷毫不留情地给我泼了凉水。

“叔叔,我是……”零下几度的寒夜里,冷得缩成一团,不停地跺着脚,好不容易隔着铁栏杆,给大爷讲清了情况,拿出了工作证明,尽职尽责的大爷戴上老花镜仔细查验后,开始量体温,做登记,终于放行进入。

“女子,你也是冒着生命危险防控疫情啊,从今天起,我给其他值班的工作人员也一说,要不,你每天还得解释半天,站在门口又冷又饿。”叔叔原本严肃中还带有训斥的语气也变得那么亲切,让我顿时感觉一股暖流流入心底……

果真,其后的每一天夜里归来时,无论是谁在门口值班,没有人再将我拒之门外,“哦,您就是那位党员女老师啊!赶快回家!”似乎,这个站在他们眼前的我就是他们的女儿、姐妹……

“妈,我回来了。”终于可以视频通话了。

“女儿,回来了就好,叫你爸先说吧……”刚刚接通,就看到老妈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为了掩饰,不让我发现,哽咽着把手机递给身旁的老爸。

“爸,您和老妈放心,其实我是去……不用担心,我一定会做好防护的!”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纵使战场上随时会有枪林弹雨,不让老人担心,让老人放心,也是战士的使命。

“2020年2月22日,咱们家又多了一个证”——铮铮的铁汉

面对形势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老公也勇挑重担,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因为工作需要,还兼任社区党支部书记,从年前疫情发生至今,在最危险的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一天都没有落下。“7个社区,9600多户,36000多位居民的生命安危是我最大的责任。”他这样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受人群管控影响,无偿献血人数明显减少,血站库存血液告急,目前已经无法保障新冠肺炎患者和其他危重症患者的用血需求。2020年2月22日,西安市中心血站采血车停在单位门口,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撸起袖子,扫码、登记、体检、取样,“大夫,请抽取最大剂量!”

“如果可以分身,我也会去武汉当志愿者。”他手里拿着献血证,眼里布满血丝但坚定地说。

夜深人静之时,夫妻俩才打电话互报平安。

“我们已经1个多月没有回过家,见见爸妈了。”他们的通话还没有结束,那边的电话又急促地响起,他们又各自投入新的战疫……

“你晚上12点多回家,路上注意安全,今天晚上我不回了。”

“你要保护好社区群众,我们,你就放心吧!”

“听到她的声音,知道她是平安的,我就放心了!”他说。

这样的对话是这对夫妻战友的对话情景之一,更是他们一线奋战的常态。

“《这样的人让我——》”——最好的教材

“哎呀,我今天还没有给咱们测量体温呢,不能睡觉!”已经夜里12:50分了,听到妈妈开门的声音,他一骨碌从被窝里爬起来。

“儿子,怎么还没睡?”

“妈,每天您回到家里,我才能安心,不由得担心您,您是女士,我可是男子汉!”每天晚上,他总是不忘给家人测量体温。

“妈,我今天中午吃的方便面,可香了,您安心工作,不用操心我。我在家一个人很好。”每当接到儿子的平安电话,心里的滋味难以言表。

儿子,你每天吃方便面,没人陪,不是父母不爱你,希望你能理解父母此时的狠心,因为国家有难,爸爸妈妈就是钢铁战士!

2月13日,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这样的人让我----》,这次,爸爸和妈妈成为了儿子文章的主人公。

他在作文里这样写道:

“有一句话这样说:我们被困在家里,有的人被困在了2020。不经意间,打开妈妈的工作记录本,里面记录着妈妈工作的点点滴滴……”

你——那端的声音

远在庆阳的文勇打来电话,激动地说:“您好!我已经于2月9日17:30坐班车回到老家,刚刚接到您从未央区疫情防控中心打来的电话询问,我还是想亲自给您说一声,请您放心!我在家隔离着呢,谢谢你们贴心的话语,周到的服务,也祝您幸福、平安……”听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一想到爸爸妈妈都在疫情第一线,随时都有危险,有时候只能吃方便面,回家又那么晚,我更加理解父母工作的不易!那位从庆阳打来电话的叔叔,他也一定一路奔波,却仍然那样善解人意,当人们的精神都在高度紧张的时候,能遇到这样真挚、令人感动的话语,多么温暖!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疫情下不正是需要这样的人吗?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总会渡过难关!”

灾难面前,父母的行动,就是担当与责任最好的教科书!

在这场全民战役、人民战争中,每个行业、每个人都应该拿出自己最强的气势、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战斗。我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筑牢防疫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只是抗疫夫妻兵中的一对,我们舍小家,为大家,顾不上家庭、顾不上孩子,甚至都顾不上彼此,无畏无惧,奋不顾身,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本色!(文/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红旗小学 郭利)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