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 杨凌农高会品牌价值达871.19亿元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1-07-30 23:53

7月29日,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黄思光,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董立民出席,介绍了杨凌示范区学党史开新局、奋力推进“三区三高地”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a7c133bdea8740408f983958d68ec215.jpeg

1997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设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重大部署,24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杨凌的建设发展,先后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回顾示范区24年的发展历程,杨凌广大科教人员和建设者扎根西部、栉风沐雨、砥砺奋斗,认真履行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国家使命,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作出了示范,为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蹚出了新路,为深化农科教改革创新了模式,为国家布局建设农高区创造了范例,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的先行之路。今天的杨凌,已经成为示范引领旱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关中小镇发展成为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的“农科城”。

621eb4ae3cbc0479e117d7e5188eb44e.jpeg

据黄思光介绍,24年来,杨凌示范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基础,持续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科教体制改革,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区内10家农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教学与科研单位的实质性合并,为国家科教体制改革开创了先河。加速聚集各类创新要素,出台加快人才引进10项政策措施,每年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00多人,驻区科教单位新增两院院士3名,农业科教人才增加至7000多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到3.1%。牵头成立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两个“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组建了国家(杨凌)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杨凌)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了全域科创的运行机制。建成了众创田园、创业工场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平台,荣获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双创”工作两次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近五年新增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85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省前列。大力推进“区校一体、协同创新”,充分发挥示范区体制优势和大学科技优势,探索形成了“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62项,在作物遗传育种、小麦条锈病防控、牛羊克隆技术、苹果抗逆生物学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部分领域处在国际领先水平。审定通过农作物新品种768个,仅小麦和玉米系列新品种在黄淮麦区,累计推广面积就超过8亿亩、增产430亿斤,形成了科技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构建的土壤侵蚀调控技术体系,攻克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世界难题,助推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相继成立了种业、果业、农业智能装备、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等4个农业产业创新中心,近期正在筹备建设秦创原农业板块创新驱动平台,集聚国内外领军人才、一流成果,全力打造农业科技战略力量,加快形成多出成果、出大成果的良好局面。

同时,杨凌示范区始终着力推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示范推广效应持续扩大。坚持把做示范、送技术、搞培训,作为示范带动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积极构建独具特色的农科示范推广体系,探索形成了大学试验站、产业链、科技特派员、科技培训、媒体、展会等6种示范推广模式。先后在甘肃、宁夏等18个省(区)布局建成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350个,其中绝大多数基地在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科技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累计推广效益1910亿元,受益群众达9000多万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杨凌力量。大力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围绕旱区农业技术需求,建立了职业农民培训体系,面向全国培训职业农民和“三农”干部50万人次,其中1.6万名农民获得了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成为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土专家,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已成功举办27届,品牌价值达871.19亿元,被誉为中国农业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总成交额累计达1.2万亿元,参会参展累计达3300万人次,农高会已经成为示范推广农业高新科技的国际化大平台。

黄思光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杨凌示范区凝心聚力、追赶超越,在更高层次上履行国家使命的关键时期。杨凌示范区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全面把握科技自立自强内涵,加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创新驱动、示范引领,全面提升杨凌科技引领力、创新驱动力和产业竞争力。到“十四五”末,努力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示范引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子,成为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的排头兵、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引领者、旱区农业科技创新的示范特区,为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松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