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营商这一年丨厚植营商沃土 培育发展动能
来源:延安市宝塔区委网信办 2024-02-13 14:51
1. 成功创建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
2.“无事不扰十不准、有求必应十必须”工作机制入选2023年全省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
3. 圆满举办全省营商环境工作现场会示范点观摩会;
4. 入选“全国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5. “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
6. 获批“全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县(区)”;
7. 《延安市宝塔区创新打造中小企业综合信用服务中心,做好中小企业信用服务贴心的“店小二”》获得第五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案例;
8. 《宝塔区融合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创新推动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获得首届全国数字化监管典型案例;
9. 营商环境监测评价连续五年评为优秀等次;
10.新增经营主体14571家,总量达88307家,占全市35.50%。
一、 突破体制机制障碍 工作合力更加凝聚
建立工作推进保障机制
出台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突破年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等一系列机制,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推动工作走深走实。
推行企业生产经营周
“解难”机制按照“一事一议”“一周一调度”的工作原则,集中研究解决突出矛盾问题,形成企业点单、部门接单、例会解难、督查跟单、办结销单工作闭环,累计摸排企业35户,交办问题13项,办结8项;配合市民营办开展市周“解难”会议8期,交办问题13项,办结7项,报送各类议题解决意见10份。
建立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
落实“五个一”项目服务保障和“双解”机制,推行针对“重大项目、重要批示、重点指标、中心任务”的“定时调度、定期反馈、定点问效、定向督责”的“四重四定”工作措施,全力打造从立项到入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环境,对85个重点项目实行区级领导包抓制,累计召开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周“解扣”会议22次,解决制约问题34个。2023年共实施重点项目85个,建成项目47个,完成投资103.76亿元。
建立项目管家服务机制
依托宝塔生态环保医生队伍,指导企业落实各项作业规范,建立“七四三”工作机制(七项举措靠前介入、四项服务全程跟进、三项制度全力保障),实现项目从建设前、中和后期的全链条帮扶,彻底打通绿色服务通道。
探索“数字营商”新模式
上线宝塔区营商环境综合服务平台,全域推广“宝塔营商码”,建立“1+2+4+6+N”业务架构,实现营商资讯及时知晓,惠企政策精准推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涉企检查“凡检留痕”,诉求投诉有求必应,开启“码上监督,马上就办”的全新体验。平台累计注册经济主体26820家,发布惠企政策648条,办结诉求26件,办理咨询业务24项,完成行政执法检查登记56次、非行政检查报批24次。
畅通企业反馈机制
全市首发营商环境督查工作制度和有奖举报实施细则,不断畅通民意渠道,维护经济主体合法权益,充分激发社会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积极性,累计办结诉求投诉65件,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浓厚氛围。
建立企业评议营商环境机制
通过企业评议座谈会、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座谈会、“线上线下”调查问卷等形式,对职能部门进行不记名评议,梳理形成问题台账,逐项推动整改落实,对调查问卷满意率偏低的领域加大督查,形成“评价-核实-整改-反馈-复核-监督”的评议整改闭环机制,推动相关部门依法行政、转变作风、优化服务。
不断完善挂牌服务工作机制
牢固树立“跟着项目跑,围着企业转”服务理念,持续开展“一对一”挂牌服务工作,选派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对61家重点企业和项目挂牌包抓,做到“全方位”保障、“零距离”服务,推动各类要素保障落地实效。
二、 突破行政审批服务权限 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不断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
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不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清单化,行政审批权限不断下放,实现行政许可事项下放4项,12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已全部在延安政务服务网上线运行,使用系统办理57件,共梳理确定我区行政许可事项263项,制作133项标准化规程。
打造涉企项目审批
“信用+”模式梳理“信易批”秒批办理事项目录清单4大类13项、“信易批”容缺办理事项目录清单4大类33项、“信易批”告知承诺事项目录清单各类证明材料15个、审批事项12个;推行“信用+秒批”“信用+容缺”“信用+告知承诺”的审批方式,共打造8个“信易批”街区。
建立重点项目“三色清单”预警机制
将区级年度重点项目建设的手续办理程度用“绿色、黄色、红色”来标明整体进度,2023年共办理项目建设相关事项490余件,办结项目投资额83.5021亿元。
重点项目审批
有效提升实行“专班专人专责”“预约+无休服务”的工作机制,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及领导坐班制度,跑出项目审批服务的“加速度”。
全生命周期服务不断强化
出台《延安市宝塔区招商引资若干政策措施》,落实领办代办、专人专办和一人一企、一企一策服务机制,举办“百家名企进宝塔”系列经济合作活动—长三角专场,建立招商引资企业用工实训基地,持续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共引进项目60个,总投资134.36亿元,兑现各类奖补资金92万元。
持续深化“标准地+承诺制”改革
印发《宝塔区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实施方案》,实行实行“定标出让、对标拿地、按标施建、依标验收”的项目用地闭环管理模式;精简项目用地组卷报批,采取提前介入、容缺办理、缩短工作时限、全流程跟踪服务等措施;对企业投资“标准地”项目实施信用综合监管,建立“标准地”企业投资项目信用评价体系和严重失信名单公示制度。
建立重点项目“三色清单 ”预警机制
将区级年度重点项目建设的手续办理程度用“绿色、黄色、红色”来标明整体进度,2023年共办理项目建设相关事项490余件,办结项目投资额83.5021亿元。
推行企业开办“无纸化”登记
将“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参保登记”等环节整合集成为“一件事”,通过陕西省政务服务网(宝塔区网站)一件事专区,进入办理系统,自主选择企业开办相关事项,将申报时间压缩至10分钟内,极大提高企业群众办事效率。
不断创新行政审批形式
推行“您动嘴、我来办、当场办结”新模式,全面实施“红色专办员”制度,提供“延时+预约”等服务,推出上门答疑解惑、现场办公、集中办证等服务举措,把窗口“开”在家门口;大力推广“不见面审批”,用“快递跑”代替“群众跑”,2023年共办理经济主体登记、变更等业务2万余件。
全面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不断打通“数据孤岛”,破除“数据壁垒”,提升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无锡·延安”智算中心项目落地,打造“1+4+N”(1个数智底座、4个平台端口、N个服务)的彼预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加快“秦政通”政务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推广使用,有序推进新能源充电桩、新型智慧城市专项债项目建设,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持续提升园区服务水平
按照发展规划,重点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发力,综合产业园区谋划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项目、延长石油天然气公司LNG装置与储气调峰建设等项目19个,总投资89.19亿元,已建成经营企业52家,园区工业总产值4.2亿元。新材料产业园建成投运“智慧园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成立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园区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法律服务室,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低碳近零碳试点示范园区”,兑现各类奖补资金181.4万元,完成重点项目投资2.21亿元,实现产值8.54亿元。
三、 突破要素保障制约 发展潜力日益凸显
全力推动各类政策落地见效
持续开展“双包一解”、宝塔“We”企业、“春风行动”“百日千万”“千名干部进千企”系列活动,全区812名领导干部累计包联服务企业1013户,走访企业1554次,开展服务活动12余场,解决纾困问题45项。
不断提升税务服务质效
持续落实“三位一体+24小时”无人自助智慧办税厅,成立征纳互动服务运营中心,推进枫桥式税务所(分局、办税服务厅)建设,升级改造“张思德咨询调解室”,成立张思德志愿服务队,推动“银税互动”增量扩面提质,新增减税降费35928.47万元。
持续深化银企对接服务
积极发挥四贷促进金融服务站作用,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累计举办政银企融资沙龙42场,现场达成合作意向108家8.4亿元,线下发放贷款累计3.1亿元,辖区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贷款107.34亿元。
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府采购”
积极推广电子化交易模式,推进政府采购智慧监管,不断压缩政府采购周期,将合同签订时间压缩至10个工作日,履约验收至3个工作日,资金支付周期实现一次付清,实现政府采购全周期、全过程电子化。
梯度培育企业发展壮大
出台《宝塔区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宝塔区优化营商环境大力促进投资和新经济发展的激励措施》《企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代办领办服务制度》等措施,扎实推进“五上”企业入库工作,建立“五上”企业培育库,全区新增“五上”企业62户,在库总量达703户,超过全市三分之一,兑现奖补资金765万元,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60亿元,占全区GDP比重42%;深入实施企业四项工程,申报通过高新技术企业17家,组织企业申报市级科技项目32个,全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4项。
完善人才服务保障
印发《宝塔区关于激励本土人才创新创业十条措施(暂行)》《宝塔区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开展“宝塔英才”评审工作,共评选“宝塔英才”22名,建立4个本土人才服务站,积极开展科技培训、产业技术服务,激发本土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四、 突破监管执法瓶颈 市场活力加速迸发
开启“信用+双随机”监管新模式
促进政府监管向社会共治转变,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6次,检查主体数量58户,发现问题2户;开展部门内部双随机抽查9次,检查主体数量253户,检查事项72项,发现问题19户,检查结果公示率100%。
持续规范执法检查
积极推行“互联网+”智慧监管,行政执法检查主动扫“宝塔营商码”登记报备,做到“凡检必留痕”;非行政执法检查适时报批、扫码登记,做到“无事不扰”。
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方式
自执行“清单以来”,对5起轻微违法行为作出不予处罚,1起不予立案,对20余起违法行为实施减轻处罚,责令整改100余起。
不断加强招标投标监管
健全招投标运行机制,全面推行一个项目一套人马,全程负责,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完成远程异地评标8个,已确定远程开标时间4个。
持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坚持“普法+执法、服务+监管”工作原则,推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快裁快办,做好稳岗就业和降费工作,开展专项执法检查12次,提供技能培训60期3049人,减免失业保险费568户726.42万元,落实稳岗补贴1.55万元。
积极防范和化解拖欠企业账款
坚持“边界清晰、突出重点、源头治理、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集中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成立清欠账款工作专班,推动拖欠企业账款清理各项工作,累计清欠账款9332万元。
五、 突破市场竞争壁垒 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不断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进一步整合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资源,设立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站、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保护创新的浓厚氛围,共查处侵犯知识产权违法案件12起(侵犯注册商标权)。
探索多元解纷路径
探索建立诉源治理“3+2+N”工作机制,印发《关于建立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的意见》,不断加大矛盾纠纷源头排查化解力度,共受理民事案件11848件,诉前调处6069件,成功化解5409件,成功化解率89.13%。
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治理
制定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广泛收集问题线索,成立区级领导带队的督查组,聚焦政务服务、要素保障、监管执法、法治建设等方面,累计督查32次,收集问题线索17件,建立问题台账,逐项推动整改落实,推动工作作风转变、服务水平提升;2023年共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领域问题8起,党纪政务处分9人。
健全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
不断深化“法治体检”行动,全面推行“2小时快调”等矛盾纠纷化解模式,探索完善“街所联动、社所联勤”工作机制,设立4个品牌调解室、9个行业调委会和19个乡镇街道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20余件,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其中,枣园等9个司法所被命名为全省新时代“六好司法所”。
下一步,延安市宝塔区将充分发挥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引领示范作用,坚持改革求突破,紧盯问题出实招,见行见效抓落实,持续优化政策、要素、法治、政务、政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使宝塔区成为创业投资、立业发展、兴业图强的首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