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 | 花开有声 他们被爱照亮
来源:群众新闻 2024-06-01 20:36
让爱有声!走进陕西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四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前。
5月27日上午9时,室外操场上,音乐声响亮,孩子们跟随老师活蹦乱跳地做户外活动。这家主要接收学龄前听障儿童开展听觉言语康复和学前教育的单位,目前有90余名儿童在训。
3岁5个月的男孩小乐(化名)左耳配戴助听器,右耳因为听力损失严重于2023年植入人工耳蜗。“刚好植入满一年了,老师很耐心,环境很有爱,孩子从刚开始人工耳蜗开机后的不适应到现在回家主动分享学校学的知识,进步很大。”小乐的妈妈贺女士告诉记者,她周内每天上午7点50分把孩子送到康复中心,下午4点30分接回家。
5月27日,陕西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教室内,孩子们玩“比一比谁重”科学活动。
1岁11个月的可可(化名)在亲子班,需要父母陪同上课,主要做语言康复训练。因为双耳听力损失并不严重,可可双侧耳只需配戴助听器就可以补偿听力。
“孩子是去年5月下旬来的中心,现在不仅会叫爸爸妈妈,看到物体、颜色、形状也会自主表达,吐字也挺清晰。”可可的妈妈夏女士说,“我们平时也很关注健全孩子开口说话的时间,因为孩子干预早,训练早,所以和同龄孩子开口说话的时间差不多。”
记者了解到,助听器用于对中、重度听力损失患者进行听力补偿,相当于一个声音放大器,将外界声音放大,让听障者能听到声音;人工耳蜗是通过电刺激帮助重度、极重度听障者重建听力,用于帮助配戴助听器没有明显改善者。
费用方面,目前省内18周岁以下的听障儿童经评估审核后可免费植入单侧人工耳蜗,有需求的18周岁以下听力残疾人经评估后可免费配两台助听器。此外,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可免费申请康复训练和人工耳蜗调机。
5月27日,在陕西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教室里,孩子们沉浸在区角活动中。
配好助听设备后,孩子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听得明白、说得清楚。据陕西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听力语言训练科负责人钟迪介绍,中心按照“医教结合、综合干预、全面康复、融合发展”的理念,对孩子的听说能力和发育水平进行综合评估,采取集体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对孩子“一对一”教学,开设包括听觉口语法、言语矫治、行为干预、学前教育等课程,在帮助孩子恢复听说能力的同时,注重孩子身心全面发展,使孩子早日进入普通幼儿园或小学就读。
2021年6月,陕西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与西安市莲湖区第八幼儿园合作成立了“陕西省听障儿童康复教育融合基地”,每年都有孩子在康复中心经过一段时间康复训练后,进入莲湖区第八幼儿园上学,中心的老师会每天到幼儿园给孩子上个别化训练和言语矫治的课程,目前有9名听障儿童在园读书。
西安市莲湖区第八幼儿园园长王勤表示,这种融合教育模式对健全儿童和听障儿童、双方老师、家长都是受益的,不仅让听障儿童获得了个人发展的良好机会,同时康复机构和幼儿园的老师通过每个月的学习研讨,特殊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5月27日,在西安市莲湖区第八幼儿园的融合教室内,老师正通过语言推理练习,对孩子进行个性化训练。
上午10时,记者来到陕西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一间间教室,孩子们沉浸在学习、手工、画画、区角活动中。亲子室里,老师正带着6对亲子家庭做“夹珠子”的互动游戏;单训室里,个别化老师在给4岁2个月的“耳蜗宝宝”做数量推理练习;集体教室里,中班的孩子们排练《宝贝宝贝》六一儿童节节目……
据了解,目前新生儿听力残疾的发生率为千分之二左右。陕西通过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现了对有康复需求的听障儿童应救尽救。目前对听障儿童的救助政策主要有助听器验配、人工耳蜗植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等。从效果来看,85%以上的听障儿童恢复了听说能力,进入了普通幼儿园或小学就读。(文/图 记者 张佳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