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雄的赞歌永流传

来源:西安日报 2022-10-28 15:35

e2843576b8751cc75b65df0bd9890b2f.jpeg

《拯救迷途部落——记老红军李延培的英雄事迹》

作者:韩有峰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2月

■韩有峰

小说《林海雪原》中,侦察英雄杨子荣只身上山勇闯匪巢,和战友们剿灭“座山雕”匪帮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但很少有人知道,解放战争后期,还有一位孤胆英雄,以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勇闯兴安岭,成功劝降因受蒙骗误入歧途的鄂伦春猎人,将这个中国东北地区人口较少的民族带领下山,过上了新生活,成就了一段更为传奇的英雄故事。这位英雄,就是来自陕北高原的红军老战士,也是这个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的主人公——李延培。

李延培,1917年12月出生,陕北清涧人,1935年3月参加陕北的红26军,随军参加了东征、西征战役、榆林桥战役、直罗镇战役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延培隶属八路军115师,后调任新四军第三师担任十旅二十九团二营营长,先后参加过平型关、淮阴、温塘等著名战役。1945年抗战胜利后,李延培作为党指派先期进军东北的优秀干部中的一员,跟随东北人民自治军到达黑龙江北安开展扩军建政工作。在东北,他参加过义县、清河门、鹜欢池等战斗,曾转战四平、长春、葫芦岛、沈阳等地。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四野大军南下时,黑龙江军事部于天放部长为剿匪、建政及土改的需要,亲自点将留下李延培,并委以警卫团政委职务。从此,李延培又投入到清剿国民党残余政治土匪的战斗中来。

部队在北安、逊克剿匪时,遇到了被国民党政治土匪蒙骗而顽强抵抗的鄂伦春族莫金生、莫东生部,如何解决该部便成为剿匪部队及人民政府棘手的问题。鉴于此,东北局根据中央有关剿匪斗争的指示精神指出:“莫东生、莫金生的问题是民族问题,应区别于国民党组织的政治土匪、惯匪、顽匪等匪徒。”要求黑龙江省剿匪部队要从以武装围剿为主调整为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武装围剿为辅的作战方针。从此,黑龙江省剿匪部队开始选派连、营级干部战士进山,向受蒙骗的莫金生、莫东生等鄂伦春族人进行耐心的宣传教育工作。但是由于暗藏在其内部的国民党特务分子的挑拨,先后有十二名优秀干部战士被杀害。为了彻底肃清国民党挺进军残匪及拯救被蒙骗的这部分鄂伦春人,李延培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冒着九死一生的极大危险,以黑龙江军事部谈判代表的身份深入虎穴,揭露国民党政治土匪的阴谋和反动本质,耐心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终使这部分鄂伦春人摆脱了国民党土匪的胁迫,下山定居,过上了安定幸福的新生活。

我是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名鄂伦春族学者。在几十年的研究工作中,撰写出版了黑龙江省志中的《鄂伦春族志》,以及《黑龙江鄂伦春族》《黑龙江鄂伦春族下山定居五十年》等论著,并发表了几十篇研究鄂伦春族历史的论文。1969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逊克县新鄂公社,先后当过教师和公社主任。在此期间,我有了许多与鄂伦春族群众打交道的机会,不仅听到更多的人讲述这段历史故事,而且还直接接触到了莫金生、莫东生、莫德林等人,对他们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尤为难得的是,我还有幸听到了莫德生、莫玉生、莫义生、莫秀珍及莫宝凤、孟兴全等当事人的亲口讲述,得到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因研究和写作的需要,这些年,我查阅了大量有关档案、志书及回忆录等文献资料,其中确有许多珍贵的内容,受益匪浅。但同时我也发现一个问题,有些资料的记载过于简略,尤其是有关档案、志书类,对于有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记述,往往是略略几句一带而过,有的甚至没有记载,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在拜读黑龙江省军区原副司令员王钧的回忆录时,看到了有关李延培和穆景祥(同李延培一起上山的作战参谋)两位英雄的记载时,我才将在群众中传颂几十年的两个“老八路”的真实身份搞清楚。

从这以后,在写作过程中凡是写到鄂伦春族的近现代史时,我都会根据所了解和掌握的真实资料来记述李延培和穆景祥两位英雄,从而让世人知道在黑龙江省北安市曾经发生过的这段真实的传奇故事,同时也想告诫我们的后人,不要忘记英雄,要学习英雄、颂扬英雄,这也是我写作本书的最终目的。

此文系《拯救迷途部落——记老红军李延培的英雄事迹》一书《前言》,刊发时有删改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