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配奶茶竟致上吐下泻引发碱中毒 医生:秋季为腹泻流行季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8-30 20:42
一顿火锅配上冰奶茶,是当下很多年轻人外出吃饭的标配,然而近日有人却因此引发了碱中毒。长沙一女子就是吃了这么一顿“神仙组合”,上吐下泻后四肢麻木……医生表示:如果再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低钾性猝死。这是怎么回事?
据媒体报道,长沙的梁女士在与朋友聚餐吃完火锅后,又喝了冰奶茶,不料当天晚上就上吐下泻。起初并未直接前往医院,以为休息一晚后会有缓解,不料第二天一早症状愈加严重,出现了四肢麻木无法动弹的情况,这才紧急就医,确诊为急性肠胃炎引起的低钾低钙性碱中毒。所幸予以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正常人体内pH值为7.35~7.45,碱中毒是指体内酸丢失过多或者从体外摄入碱过多的临床情况,此时人体内pH值多大于7.45。
日前本报(西安晚报)还曾报道95后女生因催婚焦虑过度引起碱中毒,它是各种原因导致快速呼吸、拼命喘气,继而出现体内二氧化碳不断被呼出,最终排出过多,致使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低碳酸血症,血PH值升高呈碱性,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状。可是,吃火锅配奶茶又没有快速呼吸、拼命喘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西安市红会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彦军解释,碱中毒分为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两种。之前女孩因催婚焦虑导致的是呼吸性碱中毒;而代谢性碱中毒,是由于细胞外液丢失大量的酸性物质或者吸收大量的碱,以致血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增高,从而引起的pH值升高。这位火锅配奶茶的长沙患者的低钾性碱中毒,是一种血钾浓度降低导致的细胞外液碱中毒状态,就属于第二种情况。
患者因急性肠胃炎呕吐后,酸性胃液大量丢失,容易导致酸碱平衡紊乱及电解质紊乱,其中最多见的就是低钾低钙性碱中毒。低钾低钙性碱中毒可以出现以下症状:呼吸加快,手指或四肢抽搐,口周或四肢麻木、刺痛,肌肉颤动,全身乏力,精神兴奋或反应迟钝甚至昏迷,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王彦军提醒,早发现、早治疗是碱中毒防治的关键,不要拖延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王彦军还提醒,秋季为腹泻流行季节,气温变化大,细菌和病毒容易滋生,如进食不洁食物或刺激性食物,很容易导致急性胃肠炎。“秋季腹泻重在预防,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手,注意餐具消毒及环境卫生,多饮水、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生冷等食物,不吃剩饭剩菜及腐烂变质食物,如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相
生活中这些“因吃致病”的事您得多注意
其实,在生活中,一不小心把自己吃进医院的事情并不鲜见。记者梳理此前媒体报道的一些典型“因吃致病”案例,给大家提个醒。
●孕妇少吃或者不吃生冷食物
2017年,一位杭州90后准妈妈突然出现高热、寒战、肌肉酸痛,随后发生强烈宫缩。在怀孕29周就生下了宝宝,但宝宝出生时已经没了心跳,她自己也躺在医院里接受治疗。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叫做单增李斯特菌的细菌。
健康人群感染单增李斯特菌的概率并不高,但孕妇感染的概率比普通人高20倍左右,并且孕妇感染后易造成流产,新生儿感染则多数致死。
提醒:少吃或者不吃生冷食物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单增李斯特菌。比如:冷的熟鸡肉、冷的加工肉类(火腿、培根、午餐肉)、菜场买的凉菜、生肉等。
●隔夜食品要尽量少吃
隔夜食品是细菌最喜欢的“温床”。广西的于奶奶因连续十余天反复发热等症状住院治疗,医院经询问并进一步检测,判断于奶奶很可能是食用隔夜蛋糕后肠道屏障受损,引起细菌移位入血。
肠道屏障受损可能导致肠道功能损害,引起细菌移位,继而出现脓毒症,即人们平常说的“败血症”,这属于急危重症,严重时会导致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提醒:隔夜食品要尽量少吃,尤其隔夜菜叶不要吃。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吃隔夜食品,也要采用低温储存。
●不认识的蘑菇一定不要乱吃
全国各地每年都会有多起由毒蘑菇引发过食物中毒事件,患者会出现腹泻、呕吐、冒虚汗、视力模糊等中毒症状。
提醒:不认识的蘑菇一定不要乱吃,一旦误食毒菇,要立即采取催吐处理,并及时到正规医院救治。
●选择正规店家购买米粉
2020年广东发生了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11位顾客食用河粉后先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经相关部门调查,疑因米酵菌酸中毒引起。
河粉是湿米粉的一种,湿米粉还包括肠粉、米线(米粉)、凉皮等。湿米粉以及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在高温潮湿环境下很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产生有致命危害的毒素——米酵菌酸。
提醒:尽量不要自制湿米粉,如要自制的话,一定要保证原料安全,没有霉变,谷物浸泡要勤换水。要选择正规店家购买米粉,注意生产日期、保存期等信息。湿米粉需要在低温下储存、运输和销售,建议现买现吃。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