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曲艺新生代上演“崛起进行时”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8-23 18:35
日前,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评选揭晓“入围奖”名单,记者昨日从相关单位了解到,我市青年曲艺工作者窦晨光、常鹏旭凭借合作的相声《骗你没商量》,赵银磊、李俊杰凭借合作的相声《学豫剧》双双入围新人奖,张玉浩表演、卢鑫助演的相声《倒打灯》入围表演奖。
中国曲艺“牡丹奖”是由中国文联、中国曲协共同主办的全国曲艺最高奖,有如此多的新生代演员在同一届赛事上崭露头角,一时间,西安相声再度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和热议,更折射出本土相声为代表的曲艺艺术赓续传承求发展,走向全国的不歇脚步。
实力说话:本土曲艺在“牡丹奖”传递“交接棒”
陕西曾是国内曲艺重镇,虽然在上世纪末,因为市场萎缩等各种原因,一度进入低潮,但本土相声人一直在坚守与暗练内功。
2014年10月18日,第八届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举行,由于海涛、周春晓表演的相声《南腔北调》获节目奖,王茵的论文《相声在陕西的传承与发展》获理论奖,苗阜获新人奖——厚积薄发的西安曲艺人,助力三秦曲艺实现在“牡丹奖”上零的突破。
此后,西安曲艺工作者一次次在牡丹奖上,传递起传承接力的“交接棒”,引发了让人瞩目的“陕西相声现象”——2016年第九届,王声表演相声《西游新说》获新人奖;2018年第十届,快板演员杨锦龙获表演奖,相声演员纪鸣亮获新人奖;2020年第十一届,相声新秀卢鑫表演相声《我们不一样》获新人奖。
据了解,今年入围“牡丹奖”的三组“西安选手”,虽然年轻,却都在曲艺领域摸爬滚打,淬炼多年。其中,窦晨光、常鹏旭均为西安演艺集团•西安市说唱艺术团的青年演员,此前曾在东方卫视《相声有新人》,天津卫视《笑礼相迎》等节目中获得优秀名次;赵银磊、李俊杰来自西安青曲社,是观众喜欢的年轻演员;张玉浩和卢鑫则是西安专业相声社团“相声新势力”中的老搭档,二人不仅拥趸众多,更曾登上央视春晚,向全国观众展现“西安相声”的新魅力。
能够入围“牡丹奖”,对这些年轻的相声演员而言,是荣誉,更是激励。窦晨光说:“作为一名青年相声演员,这既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也是一次对我个人能力的检验。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相声演员同台切磋交流,让我在得到历练的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曲艺艺术是我的热爱,是我的事业,未来,我将仍然不断学习,取长补短,稳步前进,以更好的表演、更好的舞台回馈观众,回馈西安城的文化沃土、艺术舞台。”
青春探索:让传统与创新、潮流融合共振
加强传承人才队伍建设,注重青年人才培养,潜心优秀作品创作,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助力更多有深度、有温度、有凝聚力的作品诞生——正如窦晨光所说,在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西安这片文化沃土给了年轻创作者更多的滋养与舞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曲艺力量在这里蓬勃生长。
从西安市说唱艺术团,到珍友社、青曲社,相声新势力、天禧苑、新曲社……如今,西安的相声力量遍布城中,各个“相生园子”已经成为各地游客来西安旅游的知名“打卡目标”之一。
守护相声老传统,更融入潮流新文化——记者在采访中深切感受到,西安相声年轻一代除了苦练功底,更在节目的与时俱进上下了很大功夫。除了原汁原味表演和弘扬传统艺术,他们自创的新节目,往往在继承传统相声的精髓上,巧妙融入了陕西所特有的历史文化积淀,接入有梗又取材生活的现代语言元素和“包袱”,和观众的现场互动也更加热烈,深受80、90甚至00后观众喜爱。
就在上月,卢鑫、张玉浩领衔的“相声新势力”曲艺社团为西安市民带来了大型原创相声剧《诸葛亮不亮》,这是“相声新势力”独立开发的本土原创相声喜剧,该剧改编自三国典故中最具含金量的经典回目“三顾茅庐”,选取了相声名篇《批三国》等作品的包袱结构,并采用了标准的话剧舞台式四幕剧结构。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全程展现了相声与京剧两大传统艺术的完美结合,再加上流行元素的智趣融合,把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用新颖方式进行表达,演出现场人气可谓爆棚,现场观众开怀大笑声贯穿全剧始终。
接力前行,青春扬帆。本土知名喜剧表演艺术家石国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新一代的曲艺人不忘初心,今后能为讲好陕西故事、中国故事作出新贡献,为陕西曲艺事业争光,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欢乐。”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欢 实习生 袁艺函 受访者供图